如何应对婆媳冲突?
作者:刘丹 2020-12-12 16:23:09 人际心理

在王力和李芳的个案中,我们没有提到婆婆的角色,在孩子6个月以后,李芳要上班,王力的工作也很忙,所以他们请婆婆来帮忙照顾孩子。原来王力跟李芳的冲突主要是纸尿裤的品牌问题,李芳要给孩子买最好的纸尿裤,这样对身体健康更有保障;王力说买什么牌子的都可以,楼下超市的纸尿裤质量也有保障。现在婆婆来了,王力回家的次数减少,他远离了战场。

婆婆不再关注纸尿裤品牌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告诉媳妇纸尿裤对孩子不好,尿布对身体有好处,等他大一点会爬的时候,尿布也不需要用了,穿开裆裤就可以,还能教孩子定时排便。这样的行为激起李芳更强烈的反感。

最初的一个星期里,李芳克制忍耐。一个星期后,李芳忍耐不住,她藏起了婆婆准备的旧布,婆婆急得到处转。婆婆问李芳,李芳说不知道,两人争吵了起来。李芳觉得理亏,说:“孩子慢慢大了,怎么可能让他光着屁股呢?而且你累了还要让我洗尿布,我哪有时间洗尿布呢?”

如何应对婆媳冲突?

二人的冲突升级,最后王力从公司的会议上被叫回来评理。婆婆说:“纸尿裤不仅贵,而且对身体健康没好处,孩子排便能力下降,对发育不好。”李芳认为婆婆根本不懂现代育儿,发达国家都是用纸尿裤的,经常让孩子光屁股,会让他的人格发展有阴影。尿布问题使得婆媳冲突升级,李芳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王力把李芳找回家之后把她批评了一通,认为她不应该甩手就走。可是李芳说自己实在无法应对婆婆的强词夺理。

这个案例是由一片尿布引发的持久的婆媳大战,甚至到孩子10岁的时候,婆婆和媳妇还处于僵持的状态。我们要怎么理解这种状况?在家庭咨询中用什么思路来跟这样的家庭一起工作呢?

如何应对婆媳冲突?

01、把婆婆当作外国人

婆婆住进自己家之后,儿媳从态度上要很热情,我们的文化很鼓励叫妈妈,而不是叫婆婆或者张女士、李女士。在西方的文化里,他们可能直接称呼婆婆的名字。但是请一定要注意,当你叫这个人妈妈的时候,不能真的把她当成自己的妈妈。

当婆婆刚搬到自己家里来的时候,除了日常交流上表达热情之外,问婆婆话时,可以用这样一些句型来跟婆婆交流:“妈妈,我想问一下,你们那里有什么风俗,比如过春节的时候,哪一天要开始打扫房屋?买年货是去哪里买?会去谁家走亲戚?”这样就可以了解婆婆老家的地域文化。

第二个可以问的是:“咱们张家有什么样的习惯呢?在家族里,男人有哪些必须完成的事?妻子在家里要做些什么?”这句话指向的就是家族文化。

第三个可以问的是:“你们在家里什么时候起床?起床之后干什么?周末做什么?平时的晚上做什么?”这些指向的是婆婆家庭里主要的生活习惯和模式。

这其实是有难度的,也就是说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地域文化、家族文化、家庭文化没有清晰的认识,比如你问她喜欢吃什么,她会说随便吃什么都可以。但是如果你随便做了一些菜,她可能会非常惊讶,也许在一个月甚至半年之后,她都会跟邻居或儿子说:“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在菜里面放那么多辣椒。”

她实际上愿意做一个很随意的人,也许在她自己的家里,她也的确是随意的,这顿吃白菜还是萝卜确实很随便。但是遇到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这个人喜欢在菜里加很多辣椒,这个她就不能接受了。但是这件事,她以前没有意识到,因为在她的观念里,人们不会在菜里面放很多辣椒,她根本不觉得她是在挑剔辣椒,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随意的人。

那么,媳妇要不断询问对方的文化是怎样的,还需要在最初的生活阶段里仔细观察。即便婆婆说随便吃什么都行,一点都不挑,当婆婆第一个星期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媳妇还是需要观察婆婆哪个菜吃得多一点,哪个少一点,仔细观察个人文化或者家庭文化对她的影响,而不是仅仅相信婆婆说的随便吃什么都行。

如何应对婆媳冲突?

02、给婆婆独立的空间

除了要把婆婆当成外国人之外,还要给她独立的空间。如果婆婆或者公公来到有孩子的家庭里,要给她(他)安排一个独立的空间。如果条件没那么好,也尽量安排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独立的空间里,最好还要有婆婆熟悉的东西,比如说她自己带来的一幅画、一床被子、一个枕头或枕套等。

有的儿媳为了体现热情,会把房间重新装饰一遍。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是没有特别用心去体会年纪大的人来到新环境的陌生感。当身处陌生环境的时候,人就容易紧张,容易处在系统一的焦虑紧张状态。从自己原来的家庭环境进入新的家庭环境,哪怕是到儿子的家里,老人也都会出现应激状态,何况现在自己来到了儿子跟一个新人生活的家庭里。对于婆婆来讲,即便这个儿媳叫自己妈,她仍然是从不同的文化当中来的,所以物理空间与人的双重陌生感使得婆婆处于应激状态,表现出紧张、焦虑、僵化和适应性差等状态,因此会产生很多有敌意的自我保护行为。

怎样才能让婆婆更好地适应这个环境,降低彼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一个关键的部分是帮助婆婆从系统一更快地进入系统二。我们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

在穿衣方面,有时候儿媳会买很多新衣服给婆婆,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急于让婆婆把旧的衣服扔掉全部换上新的,会给她带来焦虑,使她的熟悉感减少,陌生印记感增加。在饮食方面,为了让婆婆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生活,儿媳可以为她做熟悉口味的饭菜。在住方面,这里指的是睡眠,我们常常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招待客人,但是婆婆到底在什么样的床上睡觉更舒服,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婆婆来之前,儿媳可以让丈夫先了解婆婆习惯睡在怎样的环境里,在为她准备房间的时候,尽量跟她原来的生活接近。在行方面,很多人为了表孝心会带婆婆去旅行,这其中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婆婆对去新奇的地方仍然是充满焦虑的。我们可以在生活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再带其一起出去旅行,否则刚刚转换了环境就不断出去见新事物,婆婆会更加焦虑。

帮助婆婆从系统一进入系统二,是为了帮助她更好地进入小夫妻的生活。其实,婆婆是希望自己能够帮到小夫妻,而不是给小夫妻添麻烦的。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如果婆婆处在系统一的应激状态,就会变得非常僵化、缺乏弹性。即便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很容易维持在自己旧有的模式里,很难适应新环境,在这种状态下更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如何应对婆媳冲突?

03、主动提前明确规则

主动提前明确规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一点,也是很难做到的事。如果不主动提前明确规则的话,很容易事后积累矛盾,使得矛盾难以解决。

举个例子,有些年轻夫妻为了让孩子吃得健康,不允许在菜里面放酱油,然而很多老人会觉得酱油开胃。如果这条规则不明确说出来的话,双方会暗自用自己的方式行事,进而导致潜在矛盾的发生。

案例里王力的妈妈就喜欢用酱油做菜,李芳觉得对孩子身体不好,但她为了避免伤害到婆婆,就没有主动跟婆婆讲。每当婆婆在菜里放了酱油之后,她都不会让孩子吃这个菜,她觉得这样是给婆婆面子,但实际上,婆婆很快觉察到自己做的一些菜,李芳不让孩子吃。婆婆觉得李芳是在嫌弃自己,最后婆婆只能找儿子发泄情绪。所以我们要告诉婆婆自己的一些基本生活规则,并且用尊重的语气表达出来。这不是婆婆的错,而是各自文化的不同,婆婆吃酱油确实也并没有出现身体上的问题,但是新的育儿理念追求更健康的饮食方法。当然李芳也没有错,她只是想要让孩子更健康。

双方都没有错,那么按谁的来呢?首先,我们要让双方明确彼此的差异。对于李芳来讲,可以明确写出自己希望婆婆遵守的一些规则,并且在跟婆婆相处的时候要反复提醒:炒菜的时候不能放酱油,或者是不吃隔夜菜。因为婆婆在系统一的状态时,别人给她讲一个规则,她不一定记得住。如果不断地提醒她,就能够帮助她认识在新的环境里需要遵守的规则。也许李芳会说:“这个难道还要说吗?”是的,这个是需要说的。因为文化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家族的差异、家庭的差异、个人的差异,使得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如果李芳不说,婆婆完全不知道她到底最看重的是哪些事情。

如何应对婆媳冲突?

04、反复提醒

明确规则之后,我们要记得反复提醒,至少提醒四次。可以写下来贴在冰箱上,然后在婆婆做事情的时候进行提醒。为什么是四次呢?中国有句成语叫“事不过三”,如果过了三,就代表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婆婆跟儿媳来自不同的文化,她对儿媳的文化要有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只有反复多次耐心提醒,婆婆才有可能记得这样一个新规则,这跟我们学外语是一个道理。

05、不能要求一次改变过多

改变不能太多,要少于三条。如果超过三条,任务就太重了,如果希望婆婆适应儿媳的家庭文化,需要一次少一些规则,每次要很明确且不能超过三条。比如,婆婆炒菜本来是喜欢放酱油的,但是她知道儿媳不让放酱油后,就会克制自己不去放;儿媳愿意让孩子用纸尿裤,婆婆也会尽量不用尿布。

可是若除了这两样,还有十样要去改变,她就会很抗拒,会处在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里,觉得怎么做都不对,进而丧失信心。把在一个阶段里最重要的前三条列出来,然后反复提醒、耐心提醒,并且用尊重的态度提醒,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当婆婆做不到的时候,给她充分的理解和时间,再反复提醒,才有可能促进婆婆改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MBTI测试孤独症社会心理学思维反刍绿帽情结智商测试负面情绪情绪管理容貌焦虑亲密关系分院测试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洁癖抑郁症测试自愈能力焦虑症人际关系双相情感障碍社交恐惧强迫症产后抑郁自卑心理健康测试心理测评系统回避型人格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