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朋友问:周医生,我知道孩子很需要陪伴,也知道陪伴孩子是自己的责任,但是有时候很困难。甚至陪着孩子,我们觉得都很苦恼。希望给我一些建议。
亲爱的家长,您好。作为父母,当我们的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我们有没有在那时刻许下心愿,我要一直陪着你,直到你长大。但是因为我们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彼此陪伴,甚至觉得忘记了陪伴的愉快的方式。我想,如果您的孩子尚未成年,你就该继续陪着他成大。如果陪伴有障碍,我们就改变一下,彼此舒服的方式是我们调整的方向。
今天我推荐这本书,《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希望您读完后,你会有许多启发。
下面节选一节,让你学习为什么要从小陪孩子一起运动。
一起运动,养育自信、快乐的孩子
有一次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录制,其中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踢足球很棒,意志力和表达力更棒。对于足球训练的辛苦,他是这么对主持人说的:“踢足球有时候会受伤,比如手被划破皮什么的,但是坚持踢,比赛就会赢。”
看起来,这真是个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小孩”。然而跟这个孩子的妈妈交流后我才知道:他原来也是个瘦得弱不禁风的孩子,阳光的性格和结实的身体,都是这两年坚持踢足球带来的巨大变化。
所以,没有人生来就强大,如果你想让孩子变得强大、自信和快乐,最简单的入口就是运动。一项擅长的运动,真的可以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很多快乐。
运动,让年糕成功逆袭
年糕小时候,运动发展一直明显落后于同龄的孩子:九个半月开始爬,十五个月才会走路;在身材上,他也比同月龄的孩子瘦小。
正因如此,我们一直鼓励年糕运动。我们希望他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更希望运动的力量感的体验能为他注入自信。
年糕不愿意尝试,我们就陪他一起运动;没有找对合适的运动项目,我们就一个个尝试。终于在年糕两岁的时候,速度、力量都偏弱的他,在平衡车这个对平衡感要求很高的项目上,第一次展现出了他的运动能力。
发现自己也有能做好的事,年糕终于被点燃了练习热情。在爸爸的陪伴和努力下,两个月后他成了小区里骑平衡车最好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平衡车对核心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之后年糕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很快就掌握了平衡,可以骑着拆掉辅助轮的自行车上路。这让他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和快乐。
年糕上中班之后,幼儿园对跳绳、拍球之类的体能项目有了要求,为了达到要求,年糕需要经常在家练习。不仅如此,年糕在课余时间还参加了足球和网球训练。但是,不管是幼儿园的体能项目,还是足球、网球训练,虽然练习过程都很辛苦而乏味,但年糕都坚持下来了,并且表现得都还不错,比如拍球成绩可以保持在全班前十名,而在足球训练方面也能完成教练的指令和要求。
最重要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愿意去努力,且非常享受努力的过程。抱着成功的信念、享受奋斗的快乐,无论最后成绩如何,他总能从运动中获得自信和快乐。
从之前身体、体能条件不尽如人意,到现在积极快乐地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表现良好,年糕成功实现了逆袭。
擅长的运动,让年糕变得自信、快乐
进入集体生活之后,孩子会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从中建立自我评价、建立社交关系。这个阶段,如果孩子掌握了一个可以肯定自己的技能点,他将有很高的自我评价,在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自信。在年糕开始上幼儿园后,我对这点有了更深的感受。
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年糕放学后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走。后来我弄清楚了其中原因。年糕当时就读的幼儿园就设在小区里,很多孩子放学后会骑滑板车回家,不过年糕发现那些孩子滑板车都比他骑得好,心思敏感的他就有点受挫,不愿跟他们同行。
不过有一天,当他发现同学们都还在骑带辅助轮的自行车的时候,之前的挫折感顿时烟消云散:“我自行车骑得比他们好!”
此后,年糕经常会骑着不带辅助轮的自行车去幼儿园,还会有模有样地给大家传授经验:“我妈妈说了,可以先练平衡车再去骑自行车!”
如何利用运动,“规划”孩子的自信和快乐
我一直相信,自信和快乐是可以被规划出来的,而最简单的入口就是运动。无论哪种运动,都能给孩子带来好身体、好体能。拥有好身体的孩子,更容易自信和快乐,不会因为一次遭遇失败就放弃,也不会给许多成长机会自设藩篱。所以,自信和快乐对孩子非常重要,也是我最希望年糕拥有的品质。
而想要养育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可以从规划每日的运动开始。比如,2~3岁的孩子适合骑平衡车、玩球等;4岁以后可以练习舞蹈、跑步、跆拳道等;再大一点,可以参加一些强调团队协作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等,能让孩子享受更多被认可的乐趣。
此外,在家庭周末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户外元素,比如春天放风筝、夏天玩水、秋天爬山捡落叶等,这些活动都是在大自然中锻炼孩子的好机会。
还有关键的一点,不要给孩子否定性的评价,比如,“别拿滑板车了,他玩不好”“他体质不好,别让他累着”。父母否定性的评价,对孩子的自信而言,不亚于杀伤性武器。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行”不是真的不行,而是父母的态度让他认为自己不行。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都有自己的节奏,暂时性的落后很正常。如果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孩子“不行”的态度,孩子就会渐渐将这种态度融入对自己的评价,慢慢地,遇到做不成的事情时,他就把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可改变的因素,进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作“习得性无助”。最终让孩子学会否定自己的,正是父母挂在嘴上的一个个“不行”。
我不希望将来年糕给自己的评价只有,“反正我就是身体不好、运动不好”,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说“年糕运动好像不太行啊”。
让孩子拥有一项喜欢的运动,或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份人生大礼包,而这个大礼包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体格、更强韧的性格、更多的自信和快乐。这些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30596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420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16318 人想测
免费测试
11572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49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