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咨询:揭开同性之恋的神秘面纱
作者:李建学 2020-11-15 10:46:04 两性心理

虽说同性恋正逐渐被接受,但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在,发现、确定并接受同性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编今天跟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同性恋者认同自己身份的几个阶段。

科普: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同性恋的身份认同?

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就是指同性恋者认为自己是否是同性恋及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心理学者理查德提出了,同性恋身份认同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身份感知、身份认同迷惑、身份认同预设和身份认同固定。

并认为,同性恋身份认同的形成阶段不遵循直线进展、逐级递升,而是在各个阶段反复,进展速度也是不同。

Cass对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阶段做了更细致的划分,认为同性恋身份认同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认同困惑——发现自己的不同,性倾向开始偏向个性化

2.认同比较——开始怀疑自己可能是同性恋,积极寻找相关信息

3.认同容忍——认为自己应该是同性恋,积极寻求与同性恋群体接触

4.认同接受——接受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开始对一部分人暴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5.认同骄傲——批判异性恋,以自己的性倾向为傲,活跃在同性恋群体中

6.认同整合——对异性恋不再有敌对态度,心理与行为,性倾向与自我完全统一。

这六个阶段,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各个阶段的经历会有所不同,而且,每个阶段的发生时间和停留时间也因人而异。

性心理咨询:揭开同性之恋的神秘面纱

网友一:

我从小就不想结婚,至少不想和男性结婚,不想像妈妈那样,嫁一个对自己不好的男人,婚姻破裂,人生不幸福,导致整个家庭都很痛苦。

小时候我就比较喜欢跟女孩子在一起,喜欢呵护女孩子,瞧不起男生,青春期时更抗拒男生。

当时没有听说过“同性恋”这个词,只是觉得既然自己不喜欢男生,那今后单身也很好啊,或跟某个女孩子陪伴到老也很好,做自己就好,干嘛管别人怎么说,所以那时也过得挺自在、开心的。

年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容易隐瞒,对所有的压力都可以置之不顾。但到了27岁,已经比较确定自己是同性恋,看着身边的人恋爱结婚,自己也开始急了,可同性恋始终不是主流,这么多年也没有遇到特别喜欢的人。

而且,生在普通家庭,母亲生活劳苦,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她怎么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她根本就无法理解,连我自己也无法理解。

我该怎样接受自己?即使接受自己,别人又怎能接受我,我的未来该怎么办呢?感觉好迷茫、好绝望。

网友二:

我是女生,之前一直喜欢女生,那时不知道有“同性恋”这个词,所以跟女生相处得特别自然,她们也很喜欢我。

大学时遇到一个特别喜欢的女生,她比我大两届,看起来很A、很男性化,别人都说她“雌雄莫辨”。她追得我,很懂我,很贴心,也很浪漫,我也很喜欢她,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很快我们就在一起了,渡过三年非常美好的时光。

但不知怎么的,这个事情被她父母知道了,就很反对我们在一起,强迫她毕业回老家发展。她压力很大,怕我受到伤害,也怕给不了我一个未来。

那时我压力也很大,校园的爱情很美好,但现实真的很残酷,不仅她父母难以接受,我父母如果知道了,只怕也接受不了。

分手后,整个人特别迷茫,也特别颓废,很绝望。当时我现在的男朋友知道了,就来追求我。其实,大二的时候,他就很喜欢我,想追我,也知道我是个同性恋。后来,我们在一起了。

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纯同性恋,遇到现男友,又怀疑自己之前是不是被误导了。再后来,了解了一些资料,觉得自己应该是双性恋。

男朋友也觉得我应该是双性恋,能接受我的过去。现在我们在一起五年了,挺幸福的,也见过家长了,准备结婚的,他人很好,很有责任心,对我也很好,一直告诉我要向前看。我挺感激他的,也挺盼望婚后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宝宝,有个幸福的家庭。

一般来讲,大部分同性恋者在青春期时,性倾向开始个性化偏向,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同。而这个意识的萌芽时间是不固定的,这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联。

因为在以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文化下,同性恋者很难像异性恋者一样从小就认知自己的性取向,年幼的同性恋者充其量只会疑惑自己为什么不像周围人一样对异性感兴趣,但不会立马确定自己就是同性恋。

当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接收到一些社会信息,开始产生怀疑,并各方了解、验证,开始“对号入座”。

研究还发现,同性恋身份认同一般只有“认同骄傲”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身份认同阶段在年龄上并无显著差异。

青春期的孩子(18岁以下的同性恋)处于认同骄傲的人最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年龄还小,并没有明确自己的身份和感情观,思想比较开放和冲动,甚至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是同性恋,是独特的,与别人不同的,因此而骄傲。

18岁~25岁时,多处于认同宽容和认同整合阶段。这个阶段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感情观念和价值观,又都是年轻人,比较开放,所以能容忍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

若交往了正能量的同性恋群体,就更能推动他们步入更高的身份认同阶段。当越认同自己的身份、所处的认同阶段越高,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就相对较低。

有心理学者认为,同性恋身份认同与个人成长经历、社会文化环境有关。

有些人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和同性接触更亲近的感性体验;

有些到了青春期,性冲动刚刚开始萌芽,产生了对同性比较强的性冲动和情感需求;

有些是在成年之后,与异性交往受挫,或与异性发生关系时感到厌恶,才确定了同性恋的身份。

而且,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着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

若周围人排斥、文化不允许,同性恋者所处身份认同阶段就较低;若周围人较接纳、文化氛围宽松,同性恋者更易确定自己的身份,也会在较高的身份认同水平上。

所以,我们也看到随着网络的发展,“耽美”“腐文化”的流行,现在大环境对同性恋者比以前更加宽容了,网上有了越来越多同性恋题材的小说、小视频,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坦诚自己同性恋的身份。

网友三:

我从记事儿起就只对男生感兴趣,虽然小时候和女生玩的特别好,但只是一种归属感,把她们当姐妹儿,因为我和直男玩不到一起。这些我从小就感受的到。

小时候喜欢看高大英俊的男生,对班里长的帅的男生也有好感。但当时对性取向没有任何概念,我只知道我喜欢男的,并不知道喜欢男的是多“不正常”的事情。

上高中后,听到“同性恋”的话题,虽然同学们看起来都很开放,但我知道他们其实内心并不接受,觉得男生喜欢男生很奇怪、是“有病”、“变态”,被人不耻。于是我开始装直男,各种骂同性恋,众人面前表现出对女生的意淫,目的就是为了洗脱所谓的同志身份。

但我内心特别压抑,因为深知自己不是这种性格的人,多年的自信也被性取向摧毁,从此一直处于一种自卑的状态直到大学后才有改善。

所幸后来遇到了懂我的人,如今可以正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至少网上很多场合我可以肆无忌惮的分享我的经历、坦白我的性取向。虽然中学时期的自卑影响至今,但我现在变得越来越好。

从怀疑到确认,同性恋身份认同的过程,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而且,当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得到证实时,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些人会积极寻求与同性恋群体接触,寻找合适的同伴;

有些人考虑到父母的感受、社会的压力而忧虑重重,犹豫不决,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

有些人知道自己是同性恋,但试着跟异性结婚生子,完成人生大事和传宗接代……

这些不同应对方式,在某些层面,也反映出:在现实生活中,同性恋者会遇到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也影响着他们现实中的人生选择——是选择跟同性恋爱结婚,还是选择跟异性恋爱结婚。

就像有些网友所说的“不是一句做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就能解决的。”

当然,如果你或身边的亲人正处于同性恋者的困扰之中,比如:

不确定自己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怀疑迷茫,不断尝试,身心疲惫;

确定自己是同性恋,但无法接受,内心矛盾,焦虑挣扎;

确定自己是同性恋,但现实压力太大,想改变;

确定自己是同性恋,但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或与伴侣的关系不稳定,分分合合;

确定自己是同性恋,但伴侣是双性恋,未来不确定,内心焦虑不安;

确定自己是同性恋,但遭遇伴侣不忠、乱性,内心受伤、难过;

确定自己可双性恋,但不知道如何选择伴侣、选择未来;

……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交恐惧症心理亲子关系哈利波特社交恐惧症智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评系统控制情绪自愈能力心理健康EPDS依赖型人格容貌焦虑心理测评自卑社会心理学职业性格情绪管理性取向女人心理职业价值观冥想源码正念抑郁症测试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