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作者:岩读 2020-09-03 11:00:11 心理百科

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下面哪朵花更美?

大家一定觉得这个问题莫名其妙,当然是盛开的鲜花更美了。

可是,你有想过为什么吗?为什么盛开的花是美的,枯萎的花就不美呢?

「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美之为美,何为美?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美,因为不用定义,看到就能感受到。但是我们却不知道美是什么,我们无法对美进行一个确切的定义。

对于美的定义,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一直都在探索着。《文艺心理学》就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今天岩读将和大家分享,朱光潜先生是如何对美做出定义的。

「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01、美是什么?

对于美究竟是什么,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与外界客观存在的物体无关,仅仅发乎于心,类似于“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另一种认为美和其他的一般物体一样,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们只是通过感官接收到了美,才在心中有了美的感觉,如同鲜花是客观存在一般,鲜花的美也是一种客观存在(鲜花的色彩、线条、芬芳等的组合,就是鲜花的美)。

「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不在主观感受,也不在客观实在,而在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美不是客观实在:对于美是一种客观实在的观点,朱光潜先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果美是一种客观实在的话,那么只要人的感官之所及,就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可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就像生长在花园中的一朵鲜花,它就生长在那里,存在于那里,只要人们看到了,就能感受到这里存在一朵鲜花,并且人们对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的感知是相同的。但是鲜花的美则不然,即使看到了同样一朵鲜花,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觉,人们对它美的程度会因为所谓的“偏好”而有所差异,甚至有人根本不会感觉到它的美。

同样,对于艺术作品,有的人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有些人却无法感受到;有些人现在感受不到,几十年后却又能感受到了。因此可见,美,不是一种客观实在,需要借助我们的主观意念才能实现。

美不是主观感受:同样的,朱光潜先生认为,美亦不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如果美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无关,仅仅发乎于心,那么由于每个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偏好”,对美也就有着不同的感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认为的美,都有自己所认为的不美。可是,这也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如果每个人对美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所认为的美都不同,那么为什么有些事物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美的?就算有人不认为《蒙娜丽莎》美,但是依然不妨碍我们对它是美的认定。况且,如果美是一种完全的主观感受,那么美学的意义又在于哪里呢?

我们会发现,完全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实在似乎都不合理。而在书中,作者将两者的关系进行调和,认为美在于主观感受与客观实在的关系。客观实在是材料,主观感受是工具,只有通过主观感受的加工,客观实在才会让我们感受到美。

就像我们面对一道数学题,虽然在题目给定的条件下,答案是客观存在的唯一,但只有当我们通过计算才能得出这个答案。就像问题1+1,大多数人都能算出来,答案为2,其中的“1+1”就是这个运算中结果“2”的“材料”,而“运算法则”则是得出运算结果“2”的“工具”。但是面对稍难一些的问题例如9×9,这个运算的结果“81”是客观存在的,材料也是给定的,但是能否顺利算出结果,就需要人们对运算工具的熟练掌握了。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02、形式与内容的融合

认识到了美是什么后,还需要意识到,美有形式和内容之分。如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是思乡,可以是怀古,也可以是咏物等;而形式也可以是诗,词还有散文。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形式与内容相互协作而产生的,是内容与形式相互融合的状态,内容凭借形式得到了展现,形式也因内容而生动,两者相得益彰。

作为审美对象,不论是美的自然物,还是人化的艺术品,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文学的形象思维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更要有头有尾自成整体。

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虽然采用断续、跳跃式的日记体形式,以现代派的意识流式的表现手法,写了许多狂人所特有的荒诞的、似乎缺乏逻辑性的内心独白,但全文的艺术效果并不是支离破碎、模糊不清、缺乏中心的。

相反,给人特别鲜明、完整的艺术美感。为什么?就是因为作品的典型人物是个与众不同的“精神迫害狂”,要想表现出他的个性真实感,就必须运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既要写出他病态的言行,又要通过他病态的胡言乱语、胡思乱想喻示着他清醒的、顽强的反封建战士的战斗意识。这是主题的需要,也是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需要。

而意识流的内心独白和打破时间、空间界限的日记体裁最能达到写实象征相结合的效果,所以鲁迅先生就大胆地创新了这种民族小说的新形式,从而树立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典型。

「文艺心理学」我的审美观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通过美可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每一件与我们共存的细微事物,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体会到生命除开向前之外的其他意义。

你对于“美”有什么样的理解呢?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参考书目

[1]朱光潜.文艺主观感受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谢丽娟.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整体美构成探析.作家.2012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源码心理学女人心理安全感洁癖容貌焦虑社会心理学双相情感障碍PUA强迫症存在主义自愈能力依赖型人格社交恐惧分院测试思维反刍绿帽心理医生倾诉职场心理边缘性人格障碍俄狄浦斯情结EPDS心理社交恐惧症亲密关系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