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名人崇拜”?
喜爱某个明星,以及将明星视作偶像和楷模是青少年人格发展过程中十分正常的一环。但过度的痴迷行为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名人崇拜”(celebrity worship)。严重的名人崇拜甚至会导致明显的临床心理症状。
2002年McCutcheon等人提出了吸收-成瘾(absorption-addiction)的心理学模型来进一步解释名人崇拜现象。这个模型指出,名人崇拜的基础原因在于心理上的吸收。也就是说崇拜者作为一个“迷”,会对明星产生主动、狂热的投入和崇拜从而营造出一种身份感、满足感和充实感。这种心理上的吸收和投入导致崇拜者错误的认为自己和明星是有现实关系的。而长期陷入这种错觉最终会导致崇拜者的沉迷和成瘾,从而产生出更加极端的追星行为。
根据名人崇拜的吸收-成瘾模型,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名人崇拜的三个阶段:
1)社会娱乐(entertainment-social)阶段:相信大多数追星族都是从较为天真的社会娱乐阶段发展来的。在这个阶段中,粉丝喜爱一个明星可能只是觉得他/她很有趣。在空闲的时候喜欢跟朋友讨论这个明星的八卦和日常生活。这些谈论对于粉丝来说是具有社会娱乐价值的,类似于生活中的一点调味剂。
2)强烈个人(intense-personal)阶段:相对于前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粉丝的明星崇拜更加个人化。在这个阶段中,粉丝通常有如下的态度:我感觉我的偶像是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的精神伴侣。通常,这种感受是强烈的、强迫的、难以摆脱的。
3)边缘型病态(borderline-pathological)阶段:这个阶段的名人崇拜行为呈现轻微病态。这个阶段的粉丝通常会高价购买明星用过的物品,甘愿为偶像做一切事情甚至违法行为。
我们以对明星X的崇拜为例,处于第一阶段的粉丝会热衷于探讨关于X的八卦,买买X的专辑,追一追他拍的电视剧,或者在微博上给他留言。这些行为相对花费较少的时间和金钱;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的粉丝会为追星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例如,购买X代言的一系列产品,加入X的粉丝群并为他的活动打榜、投票,世界各地的参加X的见面会,为他接机。
02、名人崇拜的心理溯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名人崇拜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相似度。二者都包含了狂热献身(为了哥哥我愿意付出一切),亲密感(这个是我“男票”),以及物件崇拜(哥哥的所有专辑必须买)等因素。
以基督教为例,摩西十诫明确指出禁止崇拜除上帝以外的一切人。偶像崇拜也大都如此,同时崇拜太多idol会被其他粉丝鄙视,会被认为对idol不是真爱。其次,和很多宗教一样,粉丝群会举行一些特定的仪式。例如,偶像的生日会、第一张专辑的纪念日。不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偶像崇拜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幻想性。教徒们通常会觉得自己能跟神明沟通,神明在照顾着他们;而粉丝会觉得自家idol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在意着自己。在信仰逐渐失落的当今社会,人们很可能把对“众神”的崇拜转移到了明星身上。再加上媒介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大众传媒制造出来的“众神”填补了信仰的荒原地带。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证明,随着宗教信仰的增加,男人和女人偶像崇拜的倾向会减少。
除了上述提到的信仰失落,名人崇拜还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偶像的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中学生,并且主要表现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和非学业的自我概念上。有偶像崇拜的中学生更倾向于对同伴关系和非学业方面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由此可见,偶像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
03、偶像崇拜者通常具有哪些人格特质
Maltby等人将名人崇拜的三个维度和Eysenck人格理论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存在很多平行相关性。Eysenck在1985年提出将人格划分为三个特质:
外向(extraversion)
神经质(neuroticism)
精神质(psychoticism)
外向型人格特质通常包括活泼、积极主动、喜爱社交、敢于冒险;
神经质型人格通常表现为情绪化、紧张、心情不佳;
精神质人格则通常表现为冲动、反社会和以自我为中心。
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
以社会娱乐为目的的偶像崇拜和外向特质有关;
强烈个人化的偶像崇拜与神经质人格特质有关;
边缘型病态的偶像崇拜与精神质人格特质有关。
这个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高程度偶像崇拜者的心理健康通常较差。
04、追星和向榜样学习到底有何不同?
谈了这么多,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我以居里夫人为榜样和我以明星为榜样有什么区别吗?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二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1) 选择方式不一样:偶像的选择更具有自主性,而榜样的选择具有一定社会共同性,其种类也相对单一。举个例子,对于偶像,不论是歌手还是演员,哪个和我心意我就选择哪个;对于榜样,我们的选择大都局限于科学家、政治人物和行业楷模。
2) 相对榜样而言,偶像符号解读更具有多样性:我们对于榜样的解读基本上就是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充满正能量;对于偶像的解读可以很多样,比如:我喜欢小白因为他嘴炮一流,很能怼人。
3) 榜样学习更加内在化,偶像崇拜多浮于表面:说到这一点很多粉丝可能想打人了,“我们喜欢哥哥明明是因为他善良、敬业、脾气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选择偶像时更注重外在形象特质带来的感官愉悦。
4)更换频率不一样:偶像的更换频率与榜样相比往往更快。举个例子,如果我热爱物理学,我可能会以居里夫人为榜样,并且这个榜样是我一生的目标;而对于偶像,我可能高中的时候喜欢杨洋,上了大学,我又被小白圈了粉。
5)偶像崇拜呈现出一种夸示性文化消费心理:偶像崇拜的心理动机除了前文提到的实现自我意识,建立和谐关系,弥补信仰缺失,还有一种就是夸示性文化消费。参与偶像崇拜相关活动、购买偶像相关产品和周边除了可以满足个人喜好,还可以当作社交筹码。和购买奢侈品时的心态类似,在偶像文化消费过程中,粉丝可能会收获心理上的满足。
在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名人崇拜现象随处可见。正常的喜爱、崇拜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超过正常程度的痴迷会对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偶像崇拜行为要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千万要理智追星。
参考文献
1.李北容 , & 申荷永. (2010). 名人崇拜研究综述. 社会心理科学 , (2) , 7-12.
2.McCutcheon , L. E. , Lange , R. , & Houran , J. (2002).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ebrity worship.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3(1) , 67-87.
3.蒋宁平. (2009). 根源 , 功能与动力-传播心理视角下的明星崇拜现象. 學術論壇 , 32(12) , 171-175.
4.Maltby , J. , Houran , J. , Lange , R. , Ashe , D. , & McCutcheon , L. E. (2002). Thou shalt worship no other gods—unless they are celebritie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ebrity worship and religious orient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32(7) , 1157-1172.
5.姚计海 , & 申继亮. (2004).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 27(1) , 55-58.
6.Maltby , J. , Houran , J. , & McCutcheon , L. E. (2003). A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elebrity worship.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 191(1) , 25-29.
7.章洁 , & 詹小路. (2006). 媒介人物与中学生偶像崇拜——兼谈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区别.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6) , 144-145.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8195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396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7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64602 人想测
免费测试
69418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