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8 14:54:56 两性心理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双方都会对方进行照顾和关照,但是如果这种关照变成了一种单方面的强迫行为,那么就需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关系成瘾的情况,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其中一人有酒瘾或药瘾的家庭中,照顾方想要摆脱这种情况,但是就算是离婚后也无法割舍对方,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共依存症是什么?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共依存症是什么

有一个名词,英文叫codependency,中文有人翻成“关系成瘾”,或是“共依存症”。这个词最早是Melody Beattie 在1986年提出,用来描述很多酒瘾或药瘾个案的身边,那个不离不舍、一再被伤害却仍不忍放弃、边骂边照顾他或她的亲密家人。这个人通常是酒瘾或药瘾个案的伴侣或是父母,但也有儿女挑起这个角色的。

通常,这样牺牲的爱并无法改变对方的成瘾行为,反而是赔上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甚至健康。心理学上解读这位无可救药的「拯救者」,认为可能是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未能发展出清楚的自我界线、渴望紧密依付之关系来填实生命之虚…于是把别人的问题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一肩挑起,想要改变对方,拯救对方,终至与对方如烂泥之生命和成一团而陷于无法自拔的痛苦的关系中!

不论是甚么心理机转造成codependency,其实这样损己却未必利他的行为是相当普遍的,并非只存在于酒药瘾个案的家人;本文一开始所提到那位自我牺牲的女士也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

想想自己或周遭的家庭,有多少做妻子的从婚前的爱娇美女,在婚后逐渐变成邋遢唠叨的黄脸婆?她爱丈夫,为丈夫打点生活大小事,但也管东管西,期待丈夫完美表现;却忘了如何善待自己,保养自己!有了孩子后,这些妻子更是把她们对丈夫的爱转移或扩大,变本加厉投注到孩子身上,于是接下来的二十年完全失去自我、奉献家庭!问题是,人非耶稣,岂能无私的奉献?在关爱的同时难免有委屈抱怨;更别说「为了他好」所附带的无穷意见,甚至到坚持自己是对的,控制对方,要对方听自己的…终至成为惹人厌的婆婆妈妈而自怨自艾!

不论男女,都有可能不自觉陷入这种过于沉重的爱,让对方感受被控制、快窒息,反而做出更多反抗、令人生气的行为,或是干脆逃之夭夭。为了避免这样两败俱伤的下场,我们最好先学习如何照顾好自己,而且永远把自己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毕竟无法保全自己,如何照顾他人?即使眼看最亲爱的人正在沉沦,也要先把自己关照好才有能力去拉他一把;否则很可能是一起被拖下水而救不了他呀!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共依存症是什么

1、你总是第一个给他/她打电话,而且你总是一直的打。

有时候你甚至大早晨起来还没下床就打,接着就是一天中无数时间无数次的打,你生活中的恋人永远不可能第一个给你打电话,应为你总是先于他们打了。更不用提因为你打的太频繁了,以至于他们都能猜到电话是你打过来的,而且猜对的概率能达到98%。可以说你已经迷恋的走火入魔了,请把电话放下五分钟吧!

2、你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你是不是把你自己时间的每一分钟都用来和你的男友在一起?你是不是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想着和自己女友的下次约会?你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的朋友们和自己的爱好都搁置了起来,除非你的男友说今天他要和他的哥们们出去玩儿?除非你是刚刚和你的爱人相逢而正经历着新的恋情初期的那种高潮的感觉,否则的话你就是太粘人了,或者说走火入魔了。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

3、你总一直担心给甩了。

缺乏安全感是粘人行为的根源,所以如果你有这种没有安全感的感觉,你需要问自己为什么了。其实是这种恐惧感使你总是想时刻陪在另一个人的身边,这样的话你就能给自己确信这个人还在你身边,还没有甩了你。

4、你宁愿让自己无聊透顶也愿意陪在你的恋人傍边

如果他告诉你他周末要读小说《日瓦格医生》,不会和任何人说很多话的,那么你是不是会要求来他这里看着他读小说?或者你会更聪明些,比如说可以帮他清洁下手表什么的,这样你就又看以看着他又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你实际上的那么的走火入魔。

5、你内心并不快乐

粘人的迷恋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痴迷和其它的一些自我价值认同问题的结合体,这样的人,无论男人或女人,他们除了和他们痴迷的人最初相遇相恋的那段时间外,很少会感到幸福与快乐。因为从那之后,他们马上就会开始担心如果一旦对方离开后,自己会出现的感受。

关系成瘾的征兆有哪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恐惧症心理治疗自闭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绿帽情结职业性格EPDS情绪管理情商测试男人心理心理测评系统叛逆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负面情绪恐惧症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亲密关系心理医生职场心理智商心理学家焦虑症控制情绪边缘性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