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觉”那点事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期访谈节目《博物奇妙夜》,讨论的是有关床的话题。
其中提到了夫妻分床。
年轻的访谈嘉宾说到一个事儿。到一中年朋友家做客,看到卧室布置得像标间,并排放了两张床。顿觉诧异。
对此,主持人马未都十分坦然。他说了一个理论,一个好的婚姻维持到中年以后,应该分床睡;有条件的,应该分屋睡。他的理由是,可以增加新鲜感,还可以弥补中年人睡眠质量问题,有益身心健康。
再来看看关于夫妻同床的一组数据。
2009年,有专家调查显示,中国夫妻中,无性婚姻占比25%。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保守估计已经超过33%。
电影《被光抓走的人》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感情好就是那个没那个。”
黄渤饰演的高中语文老师武文学,就在同学聚会饭桌上极力公开和老婆当天确实做了。
因为那道只带走有爱情的人的神奇的光把他和妻子张燕留了下来,为了证明他和爱人之间是有感情的。
戏谑的是,在那次毫无前戏的夫妻生活中,他与妻子谈起了评选职称一事。
“睡觉”这点事儿见证了中年夫妻的亲密关系,也如一幅婚姻自画像,绘出了他们的尴尬、钝感和疲态。
中年婚姻到底怎么了?
2.传说中的中年危机
武志红老师曾谈到过男人的中年危机。
当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时间也变得开始紧张,就会担心自己这辈子荒废了,并且很可能没有机会弥补了,因此有严重的危机感。
女人的中年危机更多来源于皮肤的松弛,身体的衰老,更年期,孩子的长大独立,青春的逝去不返。
比如,女人会经常问老公:“你觉得我美吗?你还爱我吗?”
这几年很流行的“中年少女”心理倒像是对这种危机感的一种反向“逆恐”。
中年危机感会使人提前陷入一种心慌的虚弱无力感,对自己不自信,也容易对配偶和婚姻不信任。
《被光抓走的人》这部电影像是在显微镜下放大了武文学这对夫妇的危机心理。
结婚二十余载,两人都记不清具体时间,糟糕的夫妻生活,单调无聊的沟通,一切都被生活琐碎打磨得寡淡无味。直到有一天他们成为了被光抛下的人,也就是被宣判为之间没有爱的一对。
于是,两人内心开始搅动发酵。
武文学开始怀疑自己对妻子已没有爱意,同时又怀疑着对方是不是有精神出轨。张燕也开始不自信起来。两人在家虽沉默不语,但是一旦触碰到“爱”这个敏感话题,空气似乎就要凝固爆炸。
武文学近乎疯狂地不惜花钱购买假车票谎称妻子当天不在身边,就是在掩饰内心的虚弱无力。他害怕对方出轨、婚姻失败,担心自己在学校的师表形象受影响,进而牵连自己的职称评选和晋升发展。
他的潜台词就是,我没这么糟糕,我不想失败。
这样的焦虑心慌反过来给了张燕极大的压力,两人无法沟通,只得在外找别的男人倾诉排解。
中年危机感会带来配偶双方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投射给对方就是你不爱我了,投射给婚姻就是我们回不去了。
3.平淡了就是不爱了吗?
的确,亲密关系处久了就会变得乏味和无力。
然后,被贴上“无爱”的标签。
从结婚初始的激情期,到有了孩子事业起步的磨合期,再到事业相对平稳,身体逐渐力不从心,上有老,下有小的平淡期。我们身体里的力比多、攻击性也从最初的肆意浓烈变得收敛疲惫。
曾奇峰老师以前给过一种解释,他说当关系亲密达到顶峰之后,就会各自退行,最严重时可以退行到婴儿状态。即“婴儿之爱”。特点就是,我什么都不做,你就要把我喂饱,你必须满足我的所有需要。
内心戏可能就是,你没有满足我的所有需要,因此你不再爱我了。
电影《爱在午夜来临前》中的赛琳和丈夫杰西在享受难得的度假二人时光时,发生了一些拌嘴争吵。
赛琳抱怨自己带孩子放弃了个人事业和生活,数落作家丈夫邋遢的生活习惯,厌倦无聊的生活,还有一成不变的性生活。这些都指向一个关键点,你没有看见我,没有满足我的需要。
杰西也有自己的不同观点。争论激烈时,感觉愤懑窒息的赛琳起身夺门而去。过了几分钟重新回来,抛下一句:“我不再爱你了”。
武志红老师曾说,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生命能量不被看见时,会转变成死能量,如愤怒、恨和毁灭欲。
很多中年夫妻的爱情可能就是在这样无数次“婴儿之爱”般畅想索取的幻灭后跌入“无望”的谷底,灰飞烟灭。
于是,他们变“瞎”了或变“聋”了。也渐渐感觉不到对方了。
听过一句话,一对夫妻处久后,男人听不到女人的“高音”,女人听不见男人的“低音”,他们都是在逃避对方的错误。
他们披上一层厚厚的保护壳,表面上无欲无求,无争无斗,内心却失落而匮乏。
感觉就是平淡了,不爱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平淡是对这种幻想失望的另一种防御,也是对自己未被看见的消极抵抗和毁灭。
它却是一种假象,掩饰着背后对爱的渴求和深情。
4.创造性的爱
有人会说,求而不得怎么办?特别是当婚姻中的爱情已经变成味如嚼蜡的亲情?
黄磊对于婚姻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他反对婚姻中爱情变成亲情。
曾老师也说过,“老夫老妻”四个字催眠了无数人。平淡不应该是关系的必然归宿。
他分析夫妻关系走入平淡的原因之一是双方对创造力的压抑。即人格层面的压抑向亲密关系投射的结果,比如平淡的工作态度,刻板的处事方式。
并提出了一种创造性的爱,它的特征是:在亲密关系中,我既能够接受来自对方的爱,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爱。
简而言之,就是除了能看见自己的需求也能看到对方的需求,希望被对方看见也能看见对方给予的爱。
我有一位同事,结婚近25年,平时经常抱怨老公不懂浪漫风情,不陪她逛街看电影。终于年前,在她软磨硬泡下,老公陪她一起看了她心仪已久的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
哪知道,电影开始前,老公指着电影屏幕很大声地说:“不是只有芸知道吗?怎么是只有‘芒(字体原因)’知道?”全场哗然。同事脸立刻憋得像苹果。
接着,老公在看电影中差点睡着了。
第二天,她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看电影的囧态,说着说着,却马上轻松愉悦起来。
“开始觉得很尴尬,但马上又觉得很搞笑,反正影院是黑的都看不见。他那个大老粗,真是!”然后扑哧笑了起来。
听着她的描述,我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动人的光彩。
我想她感知到老公的爱了,虽然不完美,但很真实。
她也找到了两人碰撞的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恰好。
有句话是,好的亲密关系,付出的不是自己的创伤,而是智慧。
5.创造性从何而来?
曾老师曾谈到亲密关系中人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具足”状态,有你会使我更好;另一种是,我无法一个人好好活着,只有你才会使我更好。
只有 “具足”状态的人才有可能过渡到第二种爱的形式,才能拥有创造性爱的智慧和能力。
即逐渐成长为成熟、自立、拥有爱和宽容能力的自己。
而另一种,估计只能停留在"婴儿之爱"的期盼和失望中,重复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命运轮回吧。
有没有中间状态呢?也有。
就是不需要对方的爱,只需要婚姻这个壳子给予的身份,比如某夫人,某的妈妈,某某丈夫。只有这个身份才能让我更好。
唯独不是自己。
也许这种身份带来的经济、地位、权力和安全、价值感远远超越了对婚姻之内爱的渴求,那么,这种被压抑了的渴求很有可能会通过出轨释放,或者疯长在内心,化作自我攻击或向孩子攻击的利器。
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说过:“这些围墙很有趣,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久了,你开始离不开它们,那就是被体制化了。”
如果将婚姻比作围墙,在这座围墙内待久了的你我都可扪心自问一下,我是离不开婚姻里的爱人,还是离不开婚姻这道围墙?
被婚姻体制化了的也许就是曾老师所说的压抑了人格层面创造力或内心较匮乏的人。
他们失去了亲密关系的滋养,也逐渐失去了生命力,空洞而无望。
很喜欢一位智者老人说的一句话:“到了人生最后,你会发现你不是爱着一个人,而是爱着这种生活。”
生活才是创造性之源,希望才是动力之源。
我想,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的婚姻也会是有温度的吧。
婚姻,永远都像是一个开放式命题:答题人,只有你自己;关键字,希望,成长,自我救赎。
作者:婆婆纳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文学、心理学和业余写作重度爱好者;将精神分析融入生活体验,深挖文字力量的探索者;自我修行者,一直在路上,愿与你同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7569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610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509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7597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797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