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8 12:09:17 心理百科

恋童癖是以未成年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一种病理性性偏好。恋童癖性欲指向的范围一般是青春期以前或未发育的儿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洛丽塔》这部电影,主角亨伯特喜欢12岁少女洛丽塔,电影的结尾还营造出一种感动的氛围,让人觉得亨伯特对洛丽塔是真爱,其实在此看这部电影才意识到洛丽塔并不快乐,虽然她表明开心,亨伯特是爱的义无反顾,却不知道自己对这个小女孩造成了怎样的伤害,我们不否认他真的喜欢洛丽塔,但也不可否认,他就是一个恋童癖。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什么是恋童癖?具体的往下了解吧!

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

恋童癖是什么?

恋童癖(Pedophilia),在美国精神医院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将其修订为“恋童障碍”(pedophilic disorder)。

诊断标准如下:

A. 至少6 个月,通过与青春期前的单个或多个儿童(通常年龄为13岁或更小)的性活动从而激起个体反复的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B. 个体实施了这些性冲动,或这些性冲动或性幻想引起显著的痛苦或人际交往困难。

C. 个体至少16岁,且比诊断标准A中提及的儿童至少年长5岁。

注:不包括个体在青春期前后期与12岁或13岁的人有持续的性关系情况。

因为在青少年发展期,很难把恋童与对年龄相符的性兴趣及性好奇区分。因此,诊断标准C要求最低年龄16岁,并且比诊断标准A中提及的儿童至少年长5岁。

诊断标准A要求恋童障碍的症状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旨在确保针对儿童的性吸引不只是暂时性的。然而,如果有临床证据证实,个体对儿童的性吸引是持续的,即使6个月的病程无法被精确确定,仍然可以做出该诊断。

而大量使用儿童的色情影像是恋童障碍的一个有用的评测指标。就是说,如果你想判断身边一个人是不是恋童癖,可以从他是否收集或大量观看儿童的色情影像进行推测。

另外,心理生理学对性兴趣的实验室评测,有时对诊断男性恋童障碍也是有用的,诊断女性恋童障碍未必有用。例如,在被试观看儿童色情影像的时间,阴茎体积描述记法和阴道光电脉搏波描记法可供使用。即评测其是否有性唤起。

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

患病率:

恋童障碍人群患病率未知。在男性人群中,恋童障碍最高可能的患病率约为3%-5%,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男性,一百个人中,就有3-5个人可能存在恋童障碍。恋童障碍在女性人群的患病率更为不确定。

发展与病程:

有恋童障碍的成年男性可能表示他们在青春期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对儿童的强烈性兴趣。

恋童看似是一个终生的情况,然而,恋童障碍必须包含其他随时改变的因素,比如:主观的因素(如内疚感、羞耻感、强烈的性挫败或孤独),或对儿童实施性行为的倾向。因此,恋童障碍的病程随着年龄可能会有波动,增加或减少。

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

恋童障碍的成因?

风险及预后因素:

由于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直接导致恋童障碍的原因,以下几点仅可作为风险的预测因素。即当有以下因素存在时,更可能产生恋童障碍。

气质的:恋童和反社会直接看似有某种交互作用,具有以上两种特质的男性更有可能对儿童实时性行为。因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以被作为男性恋童障碍的风险因素。

环境的:恋童的成年男性经常报告他们曾经在童年遭受过性虐待。然而,并不清楚这一相关性是否反映了童年曾受虐待对成年后恋童有因果因素。

遗传与生理的:由于恋童是恋童障碍诊断的必要条件,任何增加恋童的因素也会增加恋童障碍的风险。一些证据显示,子宫内的神经发育紊乱增加了恋童取向的可能性。

补充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DSM-5的诊断标准:

A. 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模式,始于15岁,表现为下列3项(或更多)症状:

1. 不能遵守与合法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表现为多次做出可遭拘捕的行动。

2.欺诈,表现为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多次说谎,使用假名或诈骗他人。

3. 冲动性或事先不做计划。

4. 易激惹和攻击性,表现为重复性地斗殴或攻击。

5. 鲁莽地不顾他人或自身的安全。

6. 一贯不负责任,表现为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履行经济义务。

7. 缺乏懊悔之心,表现为做出伤害、虐待或偷窃他人的行为后显得不在乎或合理化。

B.个体至少18岁。

C.有证据表明品行障碍出现于15岁之前。

D.反社会行为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的病程之中。

恋童癖是一种心理变态?

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看到一篇文章说,学龄前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极其有限,自我保护能力更是几乎为零。家长的性教育做得再好,你能够要求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理解到自己正在被性侵犯?即使他们能够意识到,你又让他们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我保护?!”

说得有道理。所以对孩子们的保护更多得靠大人,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儿童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推广、幼教行业的规范监管,都迫在眉睫,这意味着对今后类似的事件再发生能起到多大的预防作用。

另外,对儿童自我保护和性教育的方面,也不容忽视。

1. 首先,当事件未发生时,家长应提前预防,做好儿童自我保护的教育,尤其是性教育。

2. 如果非常非常不幸,这件事发生在了我们自己的家庭。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而不是责难。

因为我们必须要知道孩子能说出这件事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对父母抱有了多大信任。

曾有过类似童年遭遇的来访者,他们说,很多时候他们选择隐瞒,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难以启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说了也没用”,因为父母“不会理解”。他们认为父母也有自己的情绪困扰,根本不知道怎么关心自己。

所以,你知道,“理解”、“关心”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了吗。

而对于受害者,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保护。

对于他们,也许这些童年创伤会伴随一生,影响到他们的亲密关系,他们的工作,生活,价值观等等,严重者甚至会自杀。

这种童年创伤,即便是经过长期的心理治疗,也可能没有办法完全痊愈。也许,他们只能在绝望和坚强中,通过升华自己的痛苦,找到自己受苦的意义,心里才会好受一点。

而令人遗憾的是,不论我们多么努力,这个世界的恶都不会完全消除。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应该拼尽全力,为孩子筑起一道篱笆。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焦虑症控制情绪容貌焦虑源码职场心理绿帽情节双向情感障碍社交恐惧焦虑易怒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效应MBTI桃花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情商测试性取向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正念女人心理无性婚姻存在主义亲子关系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