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不断发展,各种直播带货兴起,人们开始了自己擅长的分类开始直播,抖音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直播数据,美食分享类环比增长283%,其中大多美食分享就是这种猎奇吃播,相信大家也很喜欢看吃播吧,觉得他们既能享受美食还可以赚到钱,让人羡慕,其实你却不知道这背后的心酸,大胃王丧命式直播,业内催吐假吃情况普遍,不少主播吃的食物都是自费,没发财却为此负债累累,某大胃王称因吃播负债数十万,那为什么还有人选择网贷进行直播?
不知道从何时起,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博主,以大胃王作为卖点,用惊人的食量收割粉丝。
抖音头部吃播博主“浪胃仙”单个平台粉丝数将近4000万,展现出惊人的商业潜力。
然而,又不是真的比别人能吃,该怎么办呢?假吃、催吐……
严重浪费粮食,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极其不负责任。
央视点名批评,全网叫停了这种丧命式直播。
大胃王都命短?吃播行业中有这种“大胃王都命短”的说法。
国内最早出名美食博主“密子君”是最早的大胃王之一。
她从业之前确实是“爱吃、能吃”的人,但是根本经不住短时间内大量地吃。
所以她想到了“催吐”这种方式。
镜头前把海量的食物都塞进胃里,结束录制之后,立刻催吐再吐出来。
催吐过程当中,胃酸倒流,会腐蚀我们的食道、牙齿、以及身体其他部分,而且反复催吐会造成身体电解质失调,导致多种疾病产生。
日常生活中反复催吐,只会对身体、精神造成巨大伤害。
有一段时间,密子君整个脸都是浮肿的,精神状态也很萎靡;真实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录视频的时候不得不开变声器。
后来,她在一期视频当中坦承,自己下了镜头就会催吐,实在受不了了,决定转型做探店美食。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胃王博主都有她的运气,能够迅速积累忠实粉丝,然后再完成转型。
沈阳一位大胃王,做了直播大胃王半年,在直播当中忽然出现身体发麻、头晕目眩等症状,送医抢救,7天后不治身亡。
即便是有这样的极端案例在先,仍然有众多人巴不得涌入这个行业。
为什么会有人前赴后继?
(1)“相对剥夺感”鼓励冒险,“要么干票大的,要么滚回家”
某位前大胃王吃播接受采访说,大胃王吃播博主底薪只有2~3千一个月,还得自掏腰包负责饭钱。
为了当吃播博主,她先后网贷了七八十万,到现在身上还有26万的债务没还清。
虽然,社会生产力进化发展,让基础生存的成本一再降低。然而,“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让人觉得自己始终是贫穷的。
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变得越来越难。
美国经济学家们曾发现,当代的美国人虽然学历普遍比自己的父辈更高,但是,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并没有跃升,甚至于,他们和同辈人的相对收入还不如父母年轻的时候。
互联网的发展,更让富人阶层的生活方式变得透明。原本看不见的差距变得可见,这让人们产生相对剥夺感——当发现自己把某个群体当做参照物,发现自己处于劣势,会产生受到剥夺的消极情绪。
直白地来讲,很多从业者并不是看不出大胃王直播有多傻、多危险,而是ta们更渴望通过这种冒险,实现自己阶层的跃升。
国内最小的“大胃王”是3岁的小佩琪,她的父母故意把女儿按照猪的方式喂养。
当舆论开始质疑父母不把孩子当人看,不顾及孩子的身体健康。佩琪妈妈终于回应:
“她爸爸,一个没用的男人,也不赚钱。”
小佩琪的妈妈和吃播博主是同样的心态——知道这行对身体不好,但是,先干票大的,等存够了钱再干点别的。
社会整体当中存在的财富相对剥夺感,让人们更能接受“冒险”要么干票大的,要么滚回家。
(2)幸存者偏差:眼里只有那些取得成就的“大胃王”
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鼓励着“幸存者偏差"——有机会能被大家知道的,是已经通过“赌一把”成功了的人。
我们去搜“大胃王”,看到的只有那些粉丝已经百万、千万级别的博主,看到的是他们日入百万、千万的新闻。
然而,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失败者的声音——更多的人,是网贷负债的大胃王博主,不仅赚不来钱,还要损害身体健康、自己贴钱干活。
即便是看到了一小部分失败者、不幸者,大部分人都是具有天生“乐观”的滤镜:
大部分人都吃不死,发生意外的也不会是我;
那些没赚到钱的是因为ta们不够聪明,我比ta们更谨慎、有眼色、有判断力,不会那么惨……
这种对“幸存冒险者”的崇拜、对自己的盲目乐观,让许多人在看得到危险的情况下,也不懂得收手,倾家荡产也要下水一博。
(3)敏化反应:越是不规律的奖励,越让人迷之自信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给鸽子喂食物的实验,什么时候喂、喂多少,全靠实验员随机的念头。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们发现,这些鸽子们都有了一些怪异的举动:
有些鸽子朝着特定方向摇头;有些鸽子不停地顺时针转动脖子;有些鸽子中邪一样扭动身体……
这些鸽子为什么有这些举动?
因为,这是它们发现的喂食规律:它们曾经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被喂食了,所以就反复实践这个规律。
我们的大脑和鸽子一样,天生喜欢寻找规律。
然而,当奖赏“时而出现,时而没有”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大脑马上沉迷在一种“马上就能抓住关键规律”的情绪当中,被多巴胺催促着继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神经元突触的联结反而被不断强化,这一现象被称作敏化现象。
吃播的博主们大多数依靠着打赏和观看流量获利,然而,这些收益时而高、时而低。
时不时获得点甜头的博主,会远比全盘错误、全盘成功的人都执迷不悟,对他们来说,这种没有规律的规律真有毒。
陷入投机心理的人,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自己的判断力都会深信不疑。
赌徒心态 vs 冒险精神
这样的投机心理,不只是这些吃播博主才有,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相同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联合会前主席Frank Farley博士认为,愿意承担重大风险对于成功至关重要。愿意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比如敢于参与竞选、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最强者发起挑战,这些都需要点冒险精神才能实现。
而且,我们也都看过掘金人的漫画:坚持深耕的人,比总是放弃的人更能挖到宝。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判断,什么时候该坚持自我,什么时候该及时止损?
有学者对比了这两类人,发现“成功的冒险者”与“自嗨的投机者”相比,情绪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成功冒险者比自嗨投机者有更少的神经质情绪,很少会出现大喜大悲的强烈情绪反差。
成功者在受挫,与别人宣泄情绪的时候,更注重寻求解决方案的沟通;而投机者在受挫的时候,更关注的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获得解决方案;
其次,成功者在“尽责性”等性格特质上,获得了极高的分数,他们在制定计划、全程跟随计划上显示了高自律性,以及对机械式程序的高容忍度。
情绪的平稳冷静、高度的自律和规划性,让他们客观上更容易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情绪上也对风险的承受力很高;相反,投机者们的神经质情绪,使他们即便最初的信息是正确的,也很难始终获保持准确的判断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情绪上的波动已经大到给自己、给身边的人产生巨大压力,不妨果断暂停一下。
任何一项事业,即便是最初是正确的,一旦是从赌徒的心态出发,就立刻走了样。
这个时代从未缺少过勇敢的“犯傻者”,真正能让你实现理想的,是理智和谨慎的灵魂。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95062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12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82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7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18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