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作者:所长任有病 2020-02-19 20:46:29 心理百科

截止2020年2月18日,中国已经有1870人因新冠肺炎传染病不幸离世,这意味着成千累万的家庭失去了亲人/爱人。随着防控工作的有效推进,新增确诊人数虽然下降了,但失去至爱人们的生活却不知道该如何重启了,Ta们遭受的心理创伤远比新闻报道中的要更加深远。

几乎每天从晚上到凌晨都有失眠的创业者、一线的记者、媒体人、政府公务从业者,因为失眠/ 抑郁/ 焦虑/ 惊恐症状发作,找我求助。每天早上醒来看到私信对话,全是“实在太焦虑了..."“我觉得自己很糟糕,不配活着。”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深刻体会到当下环境里,全国人均需要一个心理医生

在社会安全感被打破的时候,生物稳定性稍差,神经活动活跃的人,都免不了精神创伤。我们在心理咨询电话里做了很多的安抚和陪伴工作,然而这些反复言及的伤痛,都是为了麻痹和催眠自己。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倾诉,而是醒过来。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小萧是前天来找我的。 他的爷爷奶奶在这次疫情中不幸相继感染离世,父亲是位医生,也在一线工作时感染,现在被隔离治疗,生死未卜。

小萧说他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巨大的无力感,像梦魇一样将他紧紧围住。现在他每天夜以继日地做志愿工作,但还是彻夜失眠:“为什么我不能替爸爸生病!”但人死不能复生,生活真的还可以重启吗?小萧面对爷爷奶奶的离世,父亲的被隔离,因为自己帮不上忙,而产生了「幸存者内疚心理」。

幸存者内疚也被称为“幸存者综合症”,指的是幸存者对死去的同伴感到内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的心理状态。那些从痛苦中幸存下来的人,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可以幸福快乐的继续生活,相反他们一直饱受痛苦的煎熬。这种痛苦主要是“内疚”和“自责”组成。在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战争、空难等天灾人祸中常见这种情况。

而另一位来访者小缘,唯一好过的短暂时光是母亲刚刚去世,父亲还没有娶继母的那半个月,也曾“独享过一段时间的父爱”。

小缘说她第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废人,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无依无靠,恨不得死了算了。当天晚上,就用水果刀划破了手腕,不幸中的万幸——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为保护来访者隐私,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无论是小萧还是小缘,Ta们都在这次浩劫之中经历了生命中重要他人的离开,这些至亲作为Ta们生命中最信任,最深爱的人,是Ta们精神慰藉的提供者。

离开了至亲,使Ta们内心的负面感受瞬间爆发,短时间内无法承受,这种现象被称之「适应性障碍 」。

适应性障碍是指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又由于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以出现情绪障碍为主,伴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而影响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人真的是“一夜之间崩溃”的吗?当遭遇悲剧时,我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当我们遭遇遇到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时,会感到十分“难过”,控制不好的话甚至会出现自残行为。但其实我们的内心不是仅有“难过”这个感受,只是它更加容易被我们感知到。从负性生活事件发生初始,我们的情绪一般会经历这五个阶段: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1.拒绝/否认阶段

在拒绝/否认阶段,我们是拒绝相信或者拒绝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告诉自己,生活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比如很多人,在亲人离世之后,还保留着他们的衣物、东西等,离世的人屋子里面摆设不变,一切都营造出仿佛这个人没有离开的情况。

2.愤怒阶段

在否认阶段,我们会变得愤怒,愤怒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小缘就有可能表现出情绪激动和悲愤的情况,觉得世界上唯一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走了,现在自己是孤苦伶仃的状态。她的愤怒可能会指向父亲和继母,愤慨为什么自己得不到他们的关怀。

3.协商阶段

在协商阶段,我们面对无助和脆弱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是讨价还价,相信我们本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来帮助拯救我们所爱的人。比如“如果......事情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小缘可能会想,如果母亲还在的话,我还是有人爱的,不至于到如今的情况。如果母亲能够不离开,愿意付出一些代价,比如从此好好学习,听母亲的话等等。

4.沮丧阶段

沮丧阶段是这几个阶段中最难熬的时候。会出现类似于抑郁障碍的情况,觉得疲惫、无精打采,会突然痛哭,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感觉到愧疚,仿佛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会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再也无法感受到快乐的时光。

5.接受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是接受阶段,这时候经历了失落和悲痛的我们会意识到生活必须要继续下去,开始接受失去生命中重要他人的事实。这时候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本来的人生规划上,虽然悲痛但是仍然能够继续前行。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从一开始的愤怒,恐惧,到后来的无助,绝望,小缘好几次的自残行为都让自己深陷危险境地之中,她也提到,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所以才会控制不住的想自残和自杀。区分之前的悲痛情绪和抑郁症,主要可以依据以下三点:

1.症状持续时间抑郁症患者几乎总是感到抑郁,但悲痛的人通常会有波动的症状,或者一波一波的出现抑郁症状。

2.是否接受社会支持患有抑郁症的人常常选择孤立自己,甚至回避他人,但悲痛的人可能会避免一些热闹的社交场合,不过不会拒绝接受亲人的一些情感上的支持。

3.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悲痛的人仍然可以去工作或上学,他们有时候会觉得参加这些活动有助于他们分神,让自己不是时时刻刻的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以至于不能去上班或做其他事情。

但持续的悲痛有可能发展成抑郁,并且在过去有抑郁经历的人,可能会因为悲痛的体验触发抑郁反复,而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更加严重。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经历了失落和悲痛之后,我们会意识到:生活必须要继续下去。有些人可以开始接受失去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事实,有些人也会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不妨遵照这7点,试着一步一步让自己走出来:

1.承认和正视自己的情绪每个人处理痛苦和失落的方式不同,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感受以及为什么这么感受。我可能会感到悲伤、沮丧、生气、受伤、困惑或者有其他一些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与我们对失去至亲的感受或原因没有直接联系。然而它们确实与经历过的创伤有关,也需要时间来治愈和恢复。

2.谈论自己的痛苦即使没有朋友和家人来讨论自己的痛苦和悲伤,也不需要独自承担。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互助小组,在成员之间谈论自己和他们的生活,分享彼此的经验,因为知道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才能好地引起共鸣。

3.谈谈自己的渴望很多经历悲伤、愤怒、孤寂的人,会通过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物质滥用来自我来调节。因为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身体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渴望,希望通过不健康的方式,去填补这种不适的感情状态。所以通过谈论自己渴望某些东西来占据自己的时间,并且创造时间去做一些替代性的活动,比如去运动、冲澡、做一些手工之类。

4.创造性的使用自己的时间大多数人处理悲伤和失落的方式不一样, 但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找一个创造性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而不是一直专注于感受情绪消极的一面。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5.了解悲伤不是线性悲伤的过程是有不同的阶段,但是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情绪是可以有起有落,可以在这一刻感到悲伤,下一刻感到愤怒。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好,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痛不欲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6.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选择去锻炼一直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应对悲伤和失落,能够让身体产生多巴胺等让自己感到轻松、愉快。

7.关注自己精神健康悲伤经常以创伤的形式展现,所以虽然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悲伤,能够处理悲伤及其起亚复杂情绪反应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处理和理解你的情绪。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妈妈去世了,我该怎么活下去

至亲至爱的离开,是难以割舍的眷恋和难以名状的悲伤,我知道任何的文字在生离死别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我知道任何的安慰劝解在阴阳两隔面前都格外软弱无言。 “我们走入生命,离开生命,就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这是世间最大的公平。我们都会生老病死,至亲至爱固然也无法逃避。

忍受和体察不可避免的苦痛,正如学习和感受生命中的爱意,一样属于细密平淡的时间漏斗中的某一节。

那些曾“几乎死掉”的人们,后来怎么样了?

一位朋友告诉我:“后来活着的日子里,我连吵架都吵得很认真。”

参考资料:

Recovering emotionally from disaster, APA help center,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retrieved on Feb 13 2020

The process of grief, RosulutionRTK, retrieved on Feb 13 2020

8 Tips for Dealing with Grief and Loss in Recovery , Life in Recovery, August 9 2018.

Self-harm coping tips and distractions, Self-harm coping tips and distractions, Julia Pearlman, Themix,  Aug 29 2015.

Differences between grief and depression, Coping with Depression After a Loved One’s Death, etrieved on Feb 13 202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抑郁症测试负面情绪心理学家心理医生源码易怒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心理医生心理测评系统九型人格性取向情商恐惧症心理健康测试依赖型人格绿帽男人心理MBTI自卑心理分院测试控制情绪智商测试恋母情结职业价值观孤独症桃花运焦虑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