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抑郁也是重中之重,您对于青少年抑郁症又有多少了解呢,很多人都很难将抑郁与孩子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近几年来患有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青少年抑郁症就像一匹闯入丛林的野马,踩踏了原本该茁壮成长的苗,说出情绪让孩子少抑郁
青少年抑郁症病因
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失恋、身患疾病、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
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交流、不喜欢出头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另外,急性抑郁发作的青少年,病前个性多倔强、违拗,或有被动一攻击的特点。慢性抑郁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现出无能、被动、好纠缠、依赖和孤独的特点。
家族遗传性因素对青少年抑郁起一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青少年引发抑郁症的原因。约50%抑郁青少年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对双生子的研究也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达70%以上,而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19%。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
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 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二、坦途无悦。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三、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四、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五、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全国约17%的高中生表示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超过13%的人曾制定过自杀计划,7.4%的人在过去一年内曾试图自杀。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能够准确而具体地描述自己的负面情绪,有助于青少年远离抑郁,保持精神健康。
研究团队招募233名平均年龄为16岁的青少年(其中54%是女性),并对他们的抑郁情绪进行了诊断性评估。接下来,参试者在一周时间内每天4次汇报他们的情绪状态。为期一年半的随访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不擅于辨别和表达自我负面情绪的年轻人更容易在经历生活压力事件后出现抑郁症状。研究结论发表在《情感》期刊上。
研究主要作者、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丽莎·斯塔尔解释称,与幼儿期和成年期相比,人在青少年时期对负面情绪区别能力最低,因此抑郁症发病率也比较高。理解、分辨负面情绪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应用适当词句来准确表达情绪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内心。
具体来说,相对于笼统地回答“我感觉不好”,如果能确切地说出 “我感到恼火”“我觉得沮丧”“我很羞愧”等感受,有助于得出更佳的解决方案。
说出情绪,让孩子少抑郁!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540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5004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396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7156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275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