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例子越来越多,这些人带着生活的不自在感生存者,甚至带着对生命的抗拒乃至绝望生存者,他们的心理相比一定是灰暗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深感同情,但是对于我们苍白的能够理解你的空话来说,也是对于他们没有任何帮助,让他们更为困顿,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逃离强迫症的魔掌!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
强迫行为来自于内心的无法控制,但实际是对生存的自我保护和内在需要,同时,也是一场“超我”与“自我”的较量。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指出,如果在2岁的婴儿没解决好肛欲期的成长过渡问题,成长后就极有可能形成强迫症状。这是一场“超我”与“自我”的较量。“自我和超我在强迫症状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当自我在防御对抗俄狄浦斯情结的力比多要求时,它只能退行到较早的施虐性的肛门期水平,结果“超我变得特别严肃和不友好,自我屈从于超我,通过反向形成,表现为富有责任、遗憾和情结等形式”。在这场“超我”与“自我”的较量中,患者不能或不知道用言语表达来解决其内在的心理冲突,相反采用以控制为特点的防御方式,如退行、反向形成、理智化、见诸行动等。
强迫行为,也是对人际关系的反抗,他们在这种反抗中获得强烈的快感,从而加重了强迫行为向纵深发展。
来访者:是正在高四复读的学生。初中时和一长相一般看上去有些不卫生的女生同桌,由于偶然的机会看见她脚上沾有粪便,觉得特别“脏”,从此引发洗涤强迫。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认为他会慢慢放下不再与之作斗争。但事实上并未如愿,而是变得更加厉害——不喜欢看见那个同学,不喜欢进这个班级,不喜欢到这学校。之后父母给他转学到另一所学校,但依旧未解决问题,在路上害怕触碰到不干净的泥土或花草,害怕看见或接触乞丐,害怕同学触碰到身体等,回家后洗澡需要两个小时,同时需要用酒精反复擦洗身体各个部位,每次洗澡消耗酒精量1瓶500ML。
在咨询中,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与父母的关系是比较糟糕的。母亲经常唠叨他的洁癖,并不能站在一个强迫症患者儿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反而强迫他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她经常侵犯他的个人边界而不道歉。由于时间积累太久,儿子产生了对母亲的不信任,以致对母亲迟到的道歉也丝毫不接受,因为他觉得母亲“道歉也没有,她做不到”!父亲是个暴力的人,脾气差,这位学生说,父亲一回来,他就心情不好,“是超级不爽的那种”,他只会指责、怒斥儿子,甚至嘲讽他的洁癖问题,说儿子没出息等等。该学生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在父母看来,姐姐弟弟都比自己好比自己听话,因而更受父母欢迎。
我问他,当你看到父母为你的强迫洗涤、使用酒精而苦恼时,你是什么感受?他说,“暗爽!”典型的对父母关系的反抗!
这既是对人际关系的抗拒,也是对父母的“被动攻击”——你们不理解我让我难受,我也不想好,我也要让你们难受!在这个反抗和“被动攻击”中,他获得了攻击的快感。
在弗洛伊德的治疗案例中,“鼠人”关于强迫症的精神分析的经典的临床个案。“鼠人”自童年起即受到严重程度不一且令人痛苦的强迫症状困扰。在来治疗前不久,他作为预备役军官参加某地一次军事演习,每天生活非常紧张,症状曾经在短期内有所减轻。有一天在行军途中休息时,听一位军官讲故事,谈到古埃及使用的一种残酷的体罚,用一个罐子倒置在犯人的屁股上,里面放几只老鼠,老鼠没处跑,就钻进犯人的肛门。自从听了这个故事以后,病人增加了一个强迫观念,要把这个惩罚施加在他的女友和他死去数年的父亲身上,这个念头反复出现,为此他很焦急,才来找到弗洛伊德要求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发现“鼠人”与他父亲的关系问题很大,他既是在公然反抗他的父亲,也是在挑衅他的父亲对他恋爱生活的不赞同。在现实中,当鼠人的父亲尚且健在的时候,曾对“鼠人”心爱的那位女子有过批评的看法。弗洛伊德根据他有关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发现,即便是在他的父亲过世以后,鼠人也还是会把他的父亲看作一个干涉自己恋爱关系的满怀敌意之人。这个案例也非常明显地反映了强迫症对关系的反抗。
具有强迫问题的患者,都有完美主义人格问题,他们责任感极强,凡事尽善尽美,缺乏心理灵活性,在这个强迫完美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不论是哪一种,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很多来访者,往往责任感强、细心、极强,强迫观念强,他们容不得在工作中出现半点差错,也不允许自己在生活中有半点马虎。在他们的常态里,有太多的“必须”、“一定”、“务必”,而不存在“可能、还好、也许”等中间地带。在生活中,他们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
由于不具备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弹性或心理灵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他们基本上是心理僵化的。如果他们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或处事方法,他们会觉得无法忍受,“比杀了我还难受”。他们的思维总是这样,“要么完美,要么毁灭”,没有中间选项。
他们会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但也经常处于绝望中,以致于发出“你放过我吧”的哀嚎与怒吼!
但是,救赎他们的,终究还是他们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562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93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407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1883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973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