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适应障碍”这个词,但是不一定会对此有很深的了解呢,什么是适应障碍症你知道吗?这已经是一种精神疾病了,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都会有“适应障碍”的情况呢,最常见的就是孩子不想上学,孩子不想上学可能是得病了,就是这种适应障碍症!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适应障碍”的受害者,初中时候在我们镇上的一所初中上高中,教学质量很一般,但是当时我很努力,基本上都是半夜一点之后睡觉,老师也很重视我,给了很多的建议与关照,最终不负众望考上了我们省的一所省重点高中,在初中一直是前三名的我当得知中考成绩排全市300多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点自卑了,但是并没有一起自己的注意。
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初中的教学条件有限,所以基础并不好,所以有很多的知识点其实掌握的一般,而高中教学进度比较快,所以跟的很吃力,而我发现原本一些初中是重点中学的同学们每天几乎都不怎么听讲,后来才知道原来基本初中都接触了,觉得很简单,那个时候我就更加自卑了,记得有一次英语课上,学习一个单词“island”,其中“s”是不发音的,但是因为中考不考听力,所以我的英语笔试成绩很好,但是几乎就是哑巴英语,所以不会读,老师让我读单词的时候我的读音是错的,结果全班哄堂大笑,当时感觉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觉得好丢脸!
还有在课间的时候,经常听同学们提到各种明星,但是我却根本不了解,插不上话,好不容易听到一个结果还弄错了,使得我高中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几乎不说话的!
而我到了周末回家的时候还会与家人吵架,莫名的就生气,甚至一度不想上学啦!
我的情况其实其实就是典型的“适应障碍症”!
适应障碍会使我变成什么样?
适应障碍是在经历程度较轻、但较持久的精神应激源事件后,尤其是生活的变迁(比如升学、搬迁、入伍等)后出现的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的行为,导致社会功能(学习、工作)损害。
总的来说,适应性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典型的适应障碍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比如抑郁、焦虑,同时又有适应不良的行为(如不愿与人交往、退缩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但严重程度又达不到焦虑障碍、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标准。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适应障碍也不是一因所致。一般来说,适应障碍主要受到应激事件本身和个体适应能力的共同影响。
1、应激事件
明显的生活事件或环境变化通常是发生适应障碍的“导火线”,特别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升学、转学、入职、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一般来说,当我们一直习惯于某个环境时,所处的是对个人而言熟悉且安全的“舒适区”。在这个舒适区内,你可以轻松自如的做事,也就是掌握了舒适区里言行处事的“门道”。
当突然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人所面临的“挑战”变成了未知数。为了摸清新环境的套路,你可能要紧绷起来,随时应对周围环境的挑战,并在一次次“试错”中获得适应。可当环境中的种种挑战使你无暇顾及,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适应障碍可能就会产生。
2、适应能力
适应障碍可能主要是由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所引起。但并不是所有经历了这些类似事件的人们都会出现适应障碍,可见个体适应能力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适应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自立、性格外向、人际关系好(特别是与父母和同伴的关系)、高自尊、自我肯定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评价、性格、应对方式等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若没有发展出较为灵活、有弹性的适应能力,则可能在适应方面出现困难。
怎么帮助孩子摆脱适应障碍的“镣铐”?
1、接纳自我、欣赏他人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洞察也有了“质”的飞跃,会更敏感些。有些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并非十全十美,会感到自卑。譬如前面提到的芳芳,因为发现自己与同学在学习上的差距,产生自我怀疑。
有意识地向孩子传达“自我接纳”的重要性,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重要环节。接纳自我,并不等于放任现状或破罐子破摔,而是真诚的拥抱自己的不易,挖掘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日常中也有必要多肯定孩子,让孩子从父母的赞赏中学会欣赏他人,帮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互动。
2、调整预期、做好准备
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还是上大学,都有一个假期可以作为缓冲阶段。面对新环境是理想学校时,孩子可能兴致勃勃、形成许多期待,甚至在脑海中把即将步入的新校园加工美化了;而当即将步入的新校园不是很理想时,孩子也可能内心暗暗抱怨,带有一些偏见。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家长都有必要帮助孩子调整预期,使孩子对新环境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避免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而“耿耿于怀”。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多与正在上学的哥哥姐姐请教经验,了解新校园的整体情况以及需要学习的功课,帮助孩子“预热”新生活。
3、勇于求助,及时治疗
到了新环境中,一开始出现适应困难,是人之常情。但当孩子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进行调整时,及时求助是值得鼓励的。当适应障碍发生时,必要的心理治疗甚至相应症状的药物治疗是需要“提上日程”的。及时的治疗除了能确保孩子尽快克服困难,同时也避免长期“硬抗”造成的慢性损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家长需要有耐心,并且细心的发现这些,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495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70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2400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99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5930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