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梁舍予 2020-02-05 19:27:31 心理百科

1月20日,家人在微信给我发来一条关于疫情的链接,这是我第一次收到的关于疫情的信息,此前,我对疫情还一无所知。当时睡眼惺忪的我,打着哈欠点开链接,瞟了一眼,只留意了几个关键字眼,看到一张医护人员全副武装接诊的照片。心想,好像有点严重。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但那时的我没有太在意,照常工作和生活。直到1月23日一大早收到武汉封城的消息,才意识到,一场人类和病毒的战役打响了。

作为经历过非典的人,面对这场战役,多少有些心有余悸。我开始拼命回想17年前的一些事情,那时的我在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着什么。

这样做还不够,我还孜孜不倦地拜访“度娘”,企图向她索要足够多的关于当年非典的信息,以此来对比现在的境况,在心理层面“评估”和“预测”疫情的动向。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然而不久后,我已经无需再访问“度娘”了,因为,铺天盖地的微信消息向我袭来。戒掉“刷圈”多年的我,再次不由自主一头扎进朋友圈里。设置免打扰多年的各种群,也重新列入我爬楼的名单。

新增确诊病例X个,重症病例X个,死亡病例X个,心跳随着数据一上一下,忐忑不安。

各地公布病例具体情况,年龄,暴露史接触史,逗留场所,赶紧看看有没有自己附近的。

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一定要看,生怕遗漏重大专业信息,既恐惧又期待。

无良商家竟捡二手口罩再次销售,趁火打劫发国难财,全民公愤。

每天,这些或正或负的信息就这样一个挨一个进入我们视线,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拒绝,因为事关生命,哪有置之度外之理?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于是,就在这十天八天的时间,此前极少刷圈的我,变得对疫情信息“上瘾”,刷手机成了一整天不分时段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伴随着这种“瘾”,紧接着的是无法控制的紧张、惧怕与怀疑。并且,这些紧张、惧怕、怀疑的情绪不一定针对疫情本身,而是具有弥散性地蔓延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比如前两天,家里冰箱空了,我不得不披盔戴甲鼓起勇气外出采购。即便在车上也是如履薄冰之势,脑海中涌现各种不好的幻想,再三提醒自己千万别出什么差错,比如交通事故,即便是轻微的碰撞,也难免要下车跟人有言语上的交流,倘若惊动了交警、拖车等部门就更糟糕了。

又如某天晚上,孩子在家吃鱼吞了骨头,哇哇大哭,我急得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心想这下完了,这非常时期去医院,那风险无异于上战场。所幸后来问题在家得以解决。

事实上,我跟自己说过不止一遍:不要再看那些信息了,放下手机,做点别的吧。

但似乎很难做到,即便知道过量且鱼龙混杂的信息已经搞得自己神经兮兮了,还是忍不住去看。

这股疫情信息瘾,就如烟瘾一样难戒!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我做了一番自我分析。

首先,这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我们在面对重大公共灾难性事件时,在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会表现得与平时不一样,以此来缓冲事件带给我们的冲击。

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这次事件中,通过大量的信息冲刷,我们快速意识到危险,同时获知戴口罩的重要性,适度的害怕也阻挡了我们到处作死乱逛的“野心”。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我们焦虑地滑动着手指,有助于保持警惕,使我们不至于像平时那样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从而调整应对措施,保存自身。

比如,上述提到的外出采购时对诸如交通事故的担忧,足以让我驾车时自觉添加了几分专注,最大限度降低出错率;而孩子误吞鱼骨的事,促使我在疫情期间断了给孩子吃鱼的心,虽然有点因噎废食,但至少可以避免非常时期这种“非技术性”就诊,减少添乱。

其次,我有一种企图使自己陷入“替代性创伤”的嫌疑。

替代性创伤,简而言之,你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没有切肤之痛,但你目睹了这一切,在心理上就像经历着一样,从而产生与经历者等同的情绪、躯体反应,卷入当事人的创伤经历中。

短时间内大剂量的疫情信息灌注,在心理层面无异于身临其境,卷入替代性创伤中。

我想起汶川地震。那时,我在学校饭堂就餐,总会忍不住抬头凝视电视里一个个灾难镜头,那些惨烈的情景,痛哭无助的人们,血淋淋的文字。每看一次,就多一份刺痛感,饭菜根本无法下咽。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有时有意识地“要求”自己不要看,但眼睛总会不听使唤地“触碰”到那些画面。

我想,这种不由自主,或许是一剂治愈内疚的安慰药。

这种内疚不易觉察。

出于自恋,我们潜意识上会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帮上点忙,于是竭尽所能地获取信息,证实自己还是做了点与疫情相关联的事情,增加了存在感,不至于视若无睹。由此伴随的一些负面情绪,也是我们与疫区人们远程共情的强大体现。

但当我们最终发现自己实质上无能为力时,我们会感到内疚和痛惜。越是内疚,就越是容易再度陷入替代性创伤中,因为只有陷入,才能感同身受,共尝苦楚。而这种苦,恰恰弥补了内疚感。

创伤必伴随着情绪,替代性创伤必然带来“替代性情绪”。疫情信息传递的背后,更为本质的是情绪的传递,这也为“替代性情绪”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信息可能有假,但情绪不可能假。可以说,情绪的传递,比信息传递精准得多。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当了解新冠肺炎的症状后,你可能开始对号入座,疑病重重,郁郁寡欢。疫情10日,我夜夜难眠(可点击)

当得知双黄连口服液能治病的传言后,你或许焦躁难耐,惶恐不安,疯狂抢购。

当听到肺炎疫苗已经研制出来的说法后,你又感到希望重燃,顿觉阳光普照,神清气爽。

你的情绪,就这样随着疫情信息时起时落,没了分寸,失了控制。

只关注疫情,非疫情信息自动忽略,这或许是大多数人现时的状态。疫情还未大量爆发的前期,一次家庭聚会,现场还在开玩笑说:此时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就占据发言C位。这也不无道理,毕竟全方位多方面信息更有助于拼凑出一幅完整的多维疫情图。

但同时,面对排山倒海的信息流,我们难免被疫情打乱正常生活,甚至被疫情占据、控制生活。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有位朋友给我留言,说如果她不看关于疫情的消息,或者关心点别的,就会觉得自己有点冷漠;而当她看见身边某些人愉快地刷抖音飚段子狂煲剧时,也总看不顺眼,似乎哪里不对劲。

我说,这不是你的错,我们都只是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相对于17年前的非典,这次疫情发生在信息传播更为发达的年代,这为我们增强意识有效防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沉浸于冗杂的信息和报道中,我们很难控制自己对事件的盲目放大和复制。

耳闻各类报道,发表各种评论,本身就是在跟疫区前线进行间接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适可而止,避免发展为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感联动。

如果你正卷入这种巨大情感联动无法自拔,或许可以这样做:

❶ 对自己刷手机的时间保持觉察。

关注疫情消息是必然的,但警惕被信息淹没。

假若可以,每天固定抽取30-40分钟时间关注疫情相关报道,相信这足够了。

如果做不到集中时间关注,而是习惯性地利用碎片时间翻看,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信息吞噬了自己的时间。

❷ 保持理性与克制。

这是一种在灾难前难能可贵的品质。

理性可以体现于在繁冗的信息中理智筛选,比如只看权威网站发布的消息,过滤掉各种不可靠的道听途说,提高消息对我们自身的效能度。

克制则包括对浏览时间上的自律,对垃圾消息的屏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对罪疚心理泛滥的力挽狂澜。

越刷手机越害怕,越害怕越想刷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❸ 保留同理心的同时,要适时抽离。

毕竟,大部分人维持正常状态,包括健康的躯体以及良好的心态,是对疫区的一种隐性支持,是对处于水深火热中人们的一种潜在庇护。

所以,在关注疫情之余,尽可能返回自己的稳定状态。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该煲剧的煲剧,该陪家人的陪家人。

相比过疫情信息瘾,这是在支持疫区更为节制、更为恰当的方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哈利波特绿帽心理医生社交恐惧症MBTI依赖型人格倾诉思维反刍自愈能力心理效应源码心理咨询心理自卑心理人际关系焦虑心理健康测试智商性取向情商测试社交恐惧症智力安全感亲密关系心理学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