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给我表演幼儿园学习的舞蹈。那稚嫩的小胳膊小腿儿,一脸认真的样子,实在讨人喜爱,我忍不住说:“宝贝真棒!”
谁知孩子并不领情,怒气冲冲地对我说:“谁要你说话的?这遍不算,重来!”他一定要从头播放音乐,重新开始跳舞。
上一秒天使,下一秒魔鬼,说的就是这样的孩子吧。娃娃的脸,真的说变就变。殊不知,是我们启动了娃娃们“变脸”的按钮,孩子的怒气在告诉我们:妈妈,你在就好,别说话。
1.不说话,是一种丰厚的沉默
外婆:“你快坐下,会着凉的。抬头,我要给你洗头。坐下坐下,不要动。”
浩浩:“你走,我讨厌你。”
外婆:“好,那我走了,你不要我,我就不管你了。我真的走了啊。”
浩浩:“不好。你不要走。”
我对外婆说:“你不要说话,也不要给他洗头,让他玩一下;你也不要走,他需要你在这里。你在,他就安心了。”
外婆也理解了浩浩的调皮,安静地陪在一旁。
浩浩看了看我,又转头看了看外婆,然后乖巧地说:“外婆,你来,给我洗头,我不玩了。”
浩浩很配合地洗完了头,才继续开心地玩水。
这是“天使魔鬼”版的反转,为什么孩子从一开始的调皮、赌气到顺从、乖巧过度得这么快?因为我深深地看见了他,并帮助他表达了。当外婆理解了孩子,并能安静地陪伴时,孩子感到被抱持了。
2.有时候,不说话是一种高度的亲密
丫丫在学习骑两轮车和滑板时,每次经过一个坡或一个坎,一开始都会叫我扶她。后来某一次我没跟上,她自己侥幸地冲了过去,接下来我通常不会主动去扶。我会站在旁边看着她。她也不会立即叫我帮忙,她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学习掌握平衡。
这是孩子发展能力、体验挫折与成就感最好的机会,她需要不断地试错,不断地体验,练习大脑对肢体的控制。此时,我们的沉默和“不作为”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这是颁发给孩子的一张许可证,即你有试错的权利。
3.不说话是一种由衷的欣赏
朋友分享了她与孩子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孩子很开心地给我看她的新作品,我当时在思考一件事,又不忍心拒绝她,于是我看了看,说:“嗯,挺好的。”孩子不高兴地收回了画,并且对我说:“你其实不喜欢我的画。”我说:“没有呀,我挺喜欢的,我真的觉得你画得很好。”孩子说:“你不喜欢,我的同学才是真的喜欢,她看我的画,看了好久。”
孩子是敏锐的,她不要敷衍的称赞,她需要的是被欣赏并借此来建立健康的自恋。同学懂她的画,也懂她的心,什么都没有说,远胜过妈妈的一堆解释。
此刻,不说话是一种由衷的欣赏。
4.沉默,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一天,女儿对我说,班上的很多同学都选择就读附近的初中,她有些犹豫,既不舍得跟同学们分开,又想读更好的学校。我说:“是呀,做选择真的很难。”孩子没有说话,我也没有再说什么。我沉默在她的沉默里,与她肩并肩继续散步。
孩子在面临选择时,内心充斥着多种声音,她并不需要优选方案,她需要我们去理解她内心的冲突及其带来的压力,我们的沉默,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你有选择的权利,我也相信你有应对困境的能力。
5.不说话意味着参与却不指导
孩子:“老师,爸爸妈妈要我学某某专业,说以后好就业,可是我不感兴趣。我对法律感兴趣,但我也不知道好不好,会不会以后我又不喜欢了?最近我总在想这些事情…… ”
我:“你对未来感到茫然,希望我能帮助你,可是我也不知道你的未来在哪里。我们面对不确定时都会害怕。所以,你希望有人能告诉你该怎么做,这样就不会体验到不安和焦虑,也不用对未来担责。但你又不甘心把你的未来交给别人。”
孩子对我笑笑,点点头。
对于更大一些孩子而言,不说话意味着我们“参与但不指导”:我说出了你的感受,却无法给你人生的答案。
此时无声胜有声,它给予了孩子重要的心理支撑:我与你在一起,但你的情绪没有淹没我,也不会淹没你。
6.妈妈作为孩子环境而存在
高质量的陪伴不只在于语言的交流,更在于“尽在不言中”的默契。语言固然重要,可惜的是,人一旦掌握了语言,往往会过于依赖它。
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陪伴是一种“在场”的状态。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在玩耍时,他心里知道,当他需要独处时,不会被打扰;他也知道,一直有一个重要的人在身边,并随时准备着回应他。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体验啊!
温尼科特提到过一个概念,叫“他人在场时的独处”。这是指妈妈(主要抚养者)作为孩子的环境而存在。她不需要做什么或者说什么,但又能跟孩子保持着情感的连接;孩子则在这种安静的状态中感受来自内心的各种情绪脉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的是真实,而大量真实体验的积累,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真切地活着——这是个体生命的基础,生命因此而具有了现实性意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发展出既能享受独处又能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的能力。他更能耐受分离,也不会在关系里患得患失,因为一个重要的“他人”已经住进了他的心里,使得他能够信任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是稳定的。
7.陪伴孩子时“掉了线”,怎么办?
如果我们总忍不住要对孩子做点什么、说点什么,或者常常在陪伴孩子时“掉了线”“断了网”,不必自责,因为每个人现在的样子(无论自己觉得有多糟糕),都已经是我们尽己所能所呈现的最好的状态。
心里知道,却无法做到,或许是因为我们曾经就是那个没有被好好陪伴的孩子,我们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自然也难以发展出这样的功能去成为孩子的“环境”。
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尤其是妈妈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为自己找一个“容器”,可以是配偶,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咨询师,来修补这份残缺的体验,感受生活的真实和美好,孩子也会因我们的改变受益无穷。
作者:程欢 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微课讲师,自由撰稿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3491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820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622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709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2902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