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7 18:41:43 婚恋心理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会是一生的,世界上从没有完美的父母,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家庭,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活质量,但是成长确实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原生家庭固然重要,但并意味着不能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自我成长,这世上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01

与原生家庭握手言和

“小时候,我最怕的事情是吃饭”

“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对我非常非常严厉,我有一度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每天早上要我到操场跑1000米,而且不许照镜子,还不让妈妈给我做新衣服。”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幼小的她,曾在阳台边上写下这样厌恶人生的话。

这个人,是被公认为“央视一姐”的董卿。

近几年凭借《诗词大会》《朗读者》,董卿又火了一把,而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向成熟稳重的她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泪流满面。“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自己何尝不像董卿一样,看似光鲜得体的背后,内心始终住着那个父亲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孩。原生家庭,可能是内心最柔软、最不能触碰、又无可奈何的地方。毕竟,你无法选择,也不是通过努力就能重来,但影响几乎将会伴你一生。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经常没有安全感、莫名地焦虑、不自信,又说不出为什么会这样;在人际互动中,经常不自觉地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学到的一些行为;过于要求完美,生怕自己搞砸,好像默认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

中国也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童年时原生家庭的影响。幼年的经历即使已经不记得,往往也会内化为潜意识中“隐形的誓言”,影响你的行为而你并不一定自知。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02

原生家庭与我——

“我总是不够好”来自原生家庭最深的影响

①“受家庭伤害后,往往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完美,你的强大只是表面。”

②“每当安静下来与自己独处的时候,内心总是空虚无助,不断地寻求安全感,但是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寻找到。”

③“往往因别人的目光而活,没有别人注视而失落,为了达到别人的期望而委屈自己,有人对自己稍微好点,都当作天大的恩德,暗含的潜台词是自己不值得被爱。”

苛责自己、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些让你得出“我总是不够好”的结论,大概是中国式原生家庭对你产生的最深的影响。

考了99分的孩子,很可能得不到渴望已久的夸奖,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一句“为什么不能再仔细点考100分?”。

久而久之,父母对你的评价,最终会内化为你对自己的认知。成年后的你,内心还住着一个过于严格的“父母”,时刻对你做出评价,鞭策你不断地追求“完美”,以抵御内心对于“要变得更好”的不安焦虑。

也正因如此,有时候你特别害怕失败、怕把手头的事搞砸。其实你“害怕”的背后,不是针对生活中的具体某件事,而是“我不够好”和“妈妈永远无法满足的要求”。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03

原生家庭,不该是你拒绝成长的理由

我们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但“原生家庭已经不能再重来,那我能怎么办?”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陷入无助感之前的自我发问。

有些伤害,代代相传,我们的父母很可能也是受害者。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同样也没有完美的家庭。

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原生家庭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改变,我们还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自我成长。并且作为父/母的你,也将会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04

如何降低原生家庭对你的负面影响?

(1) 接纳:童年无论好坏,都已经是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

接纳,不是接纳来自父母的伤害,而是接纳我们的生命中有一段,是充满苦难和荆棘的。

父母以及家庭留下的伤痛看似是人为的,但也可以看作是某种无意的过失。因为没有哪位母亲会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发誓要伤害自己的孩子。而后一系列不良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她潜意识的某些动因。

因此放下与父母纠缠,就是我们处理童年创伤的第一步。

(2) 认同:我们的父母也有不幸的童年

我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大多是从父母那里学习来的,而我们的父母亦然。

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也是他们的养育者对待他们的态度。他们的情绪处理方式,他们的养育态度,极大程度都代表着他们父母的方式。

所以他的抛弃,羞辱,和殴打,或许都是来自于他童年里的一种强迫性重复。他内化了父母的毒,然后传递给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成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受害人。

当你觉得自己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时,你几乎可以断定,你父母可能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这样你的恨或许可以减轻许多。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3) 分辨:父母的人格是否是健全的

现在的教育,奉行方法论,认为父母是一门终身职业,要经历正规训练,掌握了基本技巧才能养育好孩子,但事实上教育的本源,不是单一的方法论,而是父母的人格论。

我见过高学历的父母当街羞辱自己的孩子,也见过目不识丁的父母特别会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本身人格不健全,或者有着明显的心理疾患,带着他们去正规途径进行治疗是上策。如果他们拒绝,那就尽可能和他们保持一定的界限。

(4) 倾诉:对不起,我暂时没有亲近的能力

中国历来将孝道列在民族教育的首要位置,但是孝的背后,其实需要另一个词来支撑,就是“慈”,如果父母做不到对子女的慈爱,那么子女就很难发自内心去孝顺父母。

假如你的父母伤害了你,甚至抛弃了你,你不可能一边捂着流血的伤口一边还大声的说“我爱你,我感谢你”,这是不正常的情感反应。

最好的疗愈途径,是面对面和父母沟通,让父母知道他们当年的所作所为给你造成的影响,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不愿意孝顺他们,亲近他们,而是你暂时没有这个心理能力。

就如同演员伊能静那样,她直到四十岁还带着母亲儿时留给她的消极影响生活,一度精神崩溃到想服毒自尽。后来她接受心理治疗师的建议,通过电话告诉母亲,当年母亲那样冷落并且怨怼自己,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母亲首次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伊能静才得以将童年那一页翻过,继续开始新的生活篇章。

但要注意的是,直接地阐述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可能会让父母难以接受,所以这样的倾诉,最好是在专业的帮助下进行。但可以让他们知道,你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处理,并不是不愿意亲近他们。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5) 寻求帮助: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你

最后,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状态非常糟糕,过去的创伤极大的影响了现在的关系和生活,那请你去找专业治疗师做治疗。

如果创伤来自父亲,建议去找和父亲年龄相仿的男性治疗师,如果创伤来自母亲,建议找和母亲年纪相仿的女性治疗师。

相信治疗师这一个重要客体,给你的抱持和接纳,可以作为你理想父母的形象,帮你逐渐平复来自现实父母的那部分创伤。

从没有好的原生家庭,但可以有好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性取向焦虑职场心理霍格沃茨依赖型人格抑郁症心理测评系统自卑心理绿帽源码无性婚姻女人心理俄狄浦斯情结悲观主义聊天洁癖心理效应智力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思维反刍社交恐惧EPDS社会心理学MBTI叛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