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不怕你吵吵闹闹,就怕你不吵不闹,将冷暴力进行到底,喜欢用冷暴力解决问题的人,真的不要沾边,恋爱时发现一定要及时止损,因为冷暴力在感情中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虐待,它不亚于家暴虐待,尤其是婚姻中的冷暴力,对于婚后的你,是残酷的精神折磨,比身体折磨还要无比压抑,甚至会让你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长期的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谋杀。遇见这样的男人一定要当机立断,停止付出感情,趁早抽身,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孤独终老,而是跟使自己孤独的人终老。
01
“冷暴力”本质上是一种防御
之前,一档综艺节目《女儿们的恋爱》登上了微博热搜。
原因是女星郑爽和她当时的男友张恒闹矛盾了,而张恒当时的处理方式就是“冷暴力”。
节目中,因为郑爽和张恒一起做了一个时装品牌,在看样衣的时候,郑爽不满意,想要把整个设计推翻重来,而张恒觉得不妥当,认为这不够尊重团队,因此两人意见相左。
其实这是完全可以沟通的。
然而在去商场重新选衣服的路上,张恒始终面带愠色,三缄其口,无论郑爽怎么与他主动搭话,他都不理不睬,或者用极简单的几个字生硬地回应。
甚至当郑爽主动牵起他的手,他也毫无反应,最后郑爽终于承受不住这种难堪和痛苦,低着头哭了。
她哭的时候,手还一直拉着张恒的手,而张恒眼神一直看着窗外,没有和郑爽眼神交流过一次。
当时郑爽的爸爸很生气,认为女儿都哭了,他作为男朋友也不去哄,简直太差劲了。
其实,张恒的问题无关道德品质,也不是单纯的“情商低”,而是像可欣的男友一样,是一种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被吞没创伤。
可能的成长环境是:父母感情不好,父亲缺位,母亲压抑而孤独,继而把感情都投注在他身上——等于他负担了母亲对一个成年男人的情感需要。
年幼的儿子要像一个成年男子一样,哄母亲开心,在母亲不高兴的时候体会揣测她的心思,听她诉苦、抱怨,极力安慰她等等,但这都不是一个小孩子的人格力量所能承受的。
他只能把这些痛苦深埋到潜意识中去,以保证现实中的自己活下去。
但这种痛苦不会消失,他潜意识中痛恨女人的情绪,觉得女人怎么都哄不好,让他无力又愤怒。
这样的男孩长大恋爱后,如果女朋友有情绪,他就擅长“冷暴力”,这其实是一种防御,因为和女人的情绪纠缠在一起,会让他重温幼年时的沉重。
所以真相是,他处理不了你的情绪,其实是他处理不了他母亲的情绪。
但是,由于从小对母亲处处的察言观色,使得这一类男性在恋爱初期时,会表现得比一般男性更注重女性的感受,对女性更殷切,也更体贴,因此更受女性欢迎,也更容易开展一段关系。
但实际上,他们没有真正亲密的能力。
他无法面对女人的情绪,用冷漠的面孔和肢体语言拒对方于千里之外,只是一种逃避。
所以做他的伴侣会非常孤独,注定无法从他这里得到真正的情感滋养。
每个人都有被负面情绪笼罩的脆弱时刻。其实这种负面情绪可以成为很好的情侣增进了解增进情感和亲密的方式,但从小被迫安慰妈妈的孩子,恐惧情感融合,因为情感融合对他来说等于被吞没。
02 作为母亲, 怎样才能不创造这样的孩子?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写过一件事:
作为评委,他在电视台录制一档节目的时候,主持人让一位妈妈说出儿子的三个优点,这位妈妈想了想,非常骄傲地说——
“第一,他无条件地爱我;第二,他包容我,无论我怎么发脾气他都能包容;第三,他能为我做一切。”
在场的妈妈们全都激动地鼓起掌来。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样的儿子简直太理想了。
但实际上这是非常荒诞的一幕,因为这个男孩只有六七岁大,瘦瘦小小的,却扮演了他母亲的“心理父母”。
什么样的母亲会需要这样幼小的孩子当自己心理上的父母呢?
如果夫妻感情不好,母亲的人格又没有力量为自己负责,很容易就去抓取孩子,向孩子索取爱和抚慰。
因为孩子身上的活力和情感,是那么充沛和唾手可得,孩子不可能拒绝母亲。
孩子在喂养成年人(母亲)时,可能会出现一种假象——假性成长。
表现为比实际年龄更懂事、更敏感、更体贴,甚至会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注意,如果这时再受到母亲的鼓励,例如“这么小就会照顾妈妈了”“和你抱怨完妈妈心里好受多了”“你这么小的孩子,却能帮大人解决问题,你好厉害”等等,这个孩子基本就已经被埋下了将来痛苦的种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不向孩子诉苦
首先父母明确一点,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这是大人的事情。
无论夫妻感情多么恶劣,这不是孩子的错;
无论我处于多么痛苦的情绪中,这也不是孩子应该承担的。
孩子的“懂事”从来不是他自己愿意的,而是在父母营造的艰难环境中一种无奈的选择。
寻求真正的帮助
作为成年人,倾诉的最好对象也是成年人,比如同龄的朋友或亲戚。如想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去求助心理咨询师。
有的人就是非常爱所谓的“面子”,不想让自己家的事被别人知道,所以选择了孩子。
的确,孩子是个最安全可靠的垃圾桶,成人所有的情绪垃圾,连类都不分,可以直接倒在孩子这里,因为除了自杀、离家出走等少数极端办法外,孩子是没办法抛弃父母的,无论父母怎样对待他们。
如果孩子主动帮忙解决问题,及时劝阻他们
即使孩子真的主动去做了一些事,来拯救父母的关系和自己的家庭,万万不可鼓励孩子,把孩子推到一个成年人的位置上,因为无论一个孩子怎么假装懂事强大,他始终是这个家里最弱的人。
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大人间的事,我们大人自己会处理好,你只需当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孩子就好了。
法国医学博士、临床精神学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用“精神虐待”来描述冷暴力这一行为——
“冷暴力的残忍在于,它杀人于无形,表面上看不到刀光血影,但却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完全破碎,陷入到彻底的绝望和孤独中。”
而孤独,是每个人都不愿的,所以我们才追寻关系、并把沟通当作终身学习的课题。
毕竟,最可怕的不是孤独终老,而是和一个让你孤独的人终老。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终结冷暴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132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4662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112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82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90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