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权利图舒服和自由,但会不会太不负责任了
作者:李松蔚 2019-12-24 18:17:38 心理百科

人有跟随感受的自由,舒服就做,不舒服就可以不做,这是常识。有人对常识有疑问:人固然有权利图舒服,但会不会太不负责任了?

这个疑问很有代表性,值得多说几句。

「要忍受一定的不舒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道理都跟特定的语境有关。脱离了语境只谈道理,就变成刻舟求剑。一个孩子喜欢玩耍,不喜欢上学,讲道理的人会说他这样不对,如果放任这种感受,人就会堕落。这话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但孩子也是真的不舒服,「不舒服就可以拒绝」,这是常识。常识是更接近原始的状态,更基础和更底层的东西。人跟随自己的感受,大概率可以趋利避害,为什么说它是更基础的?因为这是动物本能,是在漫长演化中形成的保护机制。

过期的食物吃了肚子疼,就不要吃,再吃会损害你的健康,甚至有生命危险。肚子疼是在保护你。跟随这种感受,你会有更大的概率活下来。

感受本身包含了生存所必要的大量信息,比理智的处理速度更快。理智要判断一种食物是不是对身体有害,需要测算它的成分和剂量,需要生物化学知识,需要定量评估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只有专家才弄得懂,大多数人弄不懂,没关系。你总之有不舒服的感觉,身体的感受是直观的。

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里,需要快速且直观的反应。每次都等理智判断清楚再行动,这种人早被这种环境淘汰了。吃到不舒服的东西就不吃,做着不舒服的事情就拒绝,难受时对自己多照顾一点,相处起来不舒服的人就离远一些。这些就是常识,不需要任何高深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快速使用。

人有权利图舒服和自由,但会不会太不负责任了

身体最知道怎么样保护你。

但这些本能的保护机制,现在反而需要一遍遍地重申。因为有一种新的正确:我们受了教育,学了道理,教导我们克服本能,走出舒适区,对自己狠一点。这是什么语境下的策略呢?——是在舒舒服服,允许你慢速反应的时候。就是说,等环境变好,有保障了,你已经足够安全,不必时刻紧绷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更细致,更有谋略的反应,谋求安全之后更长远的发展。套用一句流行语,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危险的时候,人只要活着,等到安全了,人就想活得更有质量。

并非「应该」那样做,只是一种选择。

为了更高的质量,可以选择无视身体的信号。在没有健康负担的情况下,为了身材健美,哪怕疼痛也可以选择咬牙多做几组运动。医疗体系健全的前提下,有些药吃下去让你更不舒服,但你选择相信医生的话,继续吃。工作996很累,如果你判断自己还年轻顶得住,为了未来你选择多坚持一段。严厉的老板让人不舒服,但你感觉他最多也就是骂骂你,你选择多跟他待一段时间学点东西……这些选择都是在克服本能,为了更大的好处。

而这一切的好,都要以活着为前提。

只有你活得安全,稳定,没有威胁的时候,理智才会从容判断:本能的声音让我停下,但我要慢慢想一想……嗯,我估计没有问题,可以继续!

你看,这并不是适合危险状态的策略。

两种策略对应两种不同语境。学了那么多道理,这一点不能忘。危险的时候就跟随本能,不舒服了就跑。等确定安全了以后,你再慢慢考虑要不要「忍受不舒服」。人在和平时期才喜欢冒险。那些鼓吹「走出舒适区」的理论,没有讲出故事的全貌。走出舒适区是反本能的,是冒险,并没有天然的正确性。它降低我们的反应效率,打开身体的屏障,增加暴露于风险的概率。当然有好处,让我们有机会做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成为更高级或者不一样的人。而不必遵循本能的声音——那声音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做出的安全限定。

打破这个限定,可以跑更快,好处更多。就像限速60的公路,有人在没有摄像头的时候也可能狂奔过80。但只是一次成功的冒险而已。

冒险挺好,但它是个人的选择。你可能会听别人劝:「假如你愿意,可以选择冒一点险」,这话你听不听随便。但如果他说的是:「你不应该顺着自己,你必须大胆一点!」,那就不要听。冒险永远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必需品,它需要以安全为基础。这是关键。哪怕最严厉的健身教练,也会让你根据身体的感觉量力而行,不会叫你「什么疼痛都不要管」。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再多忍耐一下?一旦进入细节的探讨,当然就很复杂,因人因事而不同。但如果有什么简单结论的话,就一句话——只有先保证自己活着,才有机会慢慢探讨。

记住这一点,就不会怀疑常识。

如果说世上真有什么精神控制,方法不外乎就是对一个人感受的真实性或是合理性进行全盘否定:你不应该这样感受,或者你不该沉溺于你的感受。你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走出舒适区才是更好的你:妈妈就应该多付出一点,爸爸就应该多赚一点钱,孩子应该是努力学习的,工作应该是全身心投入的。你觉得很痛苦?不不,你必须忍受痛苦,痛苦是你进步的阶梯……最有迷惑性的是,这些说法有时是对的。公正地说,它们有可能是对的,有可能同时也是安全的,但不一定总是。

它们「不一定」安全,这就够了。

这样的态度有其冒险性。如果我请你不要相信自己的本能,「相信我,我才知道怎么对你好!」,无论我是不是真的知道,让你放弃自己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是在安全,稳定,没有特别大的危险,可以从容选择的语境里,才适用的策略。

用不用这种策略,取决于你在哪里。

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当然没有问题。我有时也喜欢思维上的挑战,问自己「你感受到的都是真的吗」。我怀疑自己的一切,怀疑头脑里建构的整个世界都是假的——这叫「颠覆」——很过瘾,它让我头脑变得更灵活。但这种时候我坐在沙发上,刚吃完饭,手边有一杯茶,天气又舒服。让我觉得陷入一会儿虚无也没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我身处险境,周身疼痛,我就不会再这么想,不再质疑感受的真实。我只会遵从本能,转身就跑。当然,健身房里的疼痛除外,教练说:「痛都是你想出来的!你只要不想就不会痛!」听上去非常精神控制,但我也愿意听一听,因为知道随时可以停下。

划重点:任何选择,都可以停下。

所以我一直在说自由,自由,自由,停下的自由,随心所欲的自由。自由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停下,也可以不停。但如果有声音告诉你:「你不应该停,因为你没有这样的自由!」,你就要警惕了。这个声音可能对你好,也可能毁了你。是不是真的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法确定它好不好。而只要你没法确定,它就是有风险的。那你就不如停下来,先把自己保护好。活着是一切的前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焦虑存在主义绿帽癖恐惧心理冥想源码依赖型人格心理健康叛逆心理测评原生家庭九型人格双相情感障碍MBTI测试思维反刍心理学心理测评系统女人心理性取向抑郁症心理医生智商产后抑郁咨询师树洞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边缘性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