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找个地儿工作,跟找个人结婚,是差不多的。同样是寻寻觅觅,试试探探,有时候浓情蜜意,也少不了拌嘴斗气,有常年忠贞的,也有频频劈腿的——都不外乎一段关系里的磕磕绊绊。
也如同婚姻,幸福的工作状态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工作状态,各有各的不幸。仔细端详一番,总能从中寻出些影响婚姻质量的蛛丝马迹。
1.找工作,迷茫初露端倪
当一个人初入职场,寻觅心仪的工作,那模样像是首次相亲:悉心整理生平过往,拣选出能给人看的,错落有致地排版到个人简历里,再捯饬捯饬,加点花纹和颜色。现在可以体面地去相亲——不对,去应聘了。
虽然不少人在学生时代便有实习经历,但那些充其量不过是露水情缘。唯有这以社会人身份,寻觅的第一份全职工作,比以往意义都更重大。它的目的很明确:结婚。
如果见面过程顺利,双方看对了眼儿,便开始尝试着建立关系了。入职的新人总是很卖命的,勤勤快快又听话;HR也是极和善可亲的,忙里忙外做好入职铺垫。——通常这是在刚进入公司的头2个月,双方都在积极塑造第一印象。
有些人的难受,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
有人发现“真正工作”以后,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明明学得是技术活儿,过来以后却需要见客户,时刻准备好大展身手,却端茶倒水自掉身价;在学校说话没遮拦,这边却得仔细琢磨着,把自己弄得人模人样,有头有脸;从前只需要应付GPA这一道鬼门关,现在可多了去,除了工作任务,还要熟悉公司事务……
总之,这个阶段感觉不适应,确实有现实原因,最常见的是公司实际面貌跟面试预期不一致,包括人际氛围、公司制度、入职培训等等。但纵然有很多“职场指南”类讯息,已对此提供了足够多的操作性建议,依然有人会持续陷入迷茫,甚至在其中迷失了自己。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留意,这种迷茫极有可能在相亲之前便初露端倪。
“我不想工作……”“比起工作,还是读书好……”类似的牢骚在即将毕业的学生里,并不少见。比起那些对未来职业生活充满期待的人,这些人对职场生活的态度是尽量拖延。对他们而言,面对即将到来的职场生活,失落显然大于期待;面对这场跟工作的婚姻,他们并不憧憬,甚至有恐婚的嫌疑。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积极选择“保研”的群体,确实有出于对学术热爱的,也有想借此提高职场竞争力的,但不排除,在这群积极分子里,也确实存在一批对工作尚未准备好的人,期待利用这个绝佳的缓冲区,暂时容纳就业的恐惧。
的确,开始上班,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个人身份的重大转变。尤其刚刚经历完“可能是史上最自由”的大学生活后,这转变格外突兀:从前,是几乎完全“自定义”的课程表;现在,是几乎完全“被定义”的工作时间表。
实际上,“上班”这个词的含义,本来就是“在规定的事件去规定的地点做规定的事”,并以“朝九晚五”为代名词。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写周报、日报;极端一点的,会要求员工写“小时报”——以小时为单位,汇报工作日当天的所作所为,包括几点到几点吃饭、打盹儿。
跟“九九六”比起来,“朝九晚五”已经算温柔。但不管多么温柔,只要有一种自由,叫做“不上班的自由”,那么但凡上班,就是对自由的失去。不仅限制了自由,还意味着责任的开始:从前的生活可以任性而为,现在背上了工作任务,以KPI之名。
从随意到规则,从自由到限制,从任性到责任——这一系列转变所带来的冲击,足以让人不知所措,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之久。因此,比起“职场指南”里那些技术性建议,更底层的问题是,如何尽量提前从心理上做好准备。比如,毕业前的Gap Year、校企联合实习等类似举措,就多少可以看做,是在为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过渡,制造缓冲地带,以便让准职场新人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减轻发展性相关的心理困扰。
2.工作的耗竭感来源于关系
对于顺利度过了初始阶段的幸运儿,工作后的3~6个月,通常是试用期,也是这段关系的关键期:在初识彼此后,双方需要明确关系、深入发展,而后续是否“转正”,宣告了本次相亲的成败。
试用期有点类似于婚前同居,虽然性质不同,但形式已无两异。像在有些公司,试用期和正式员工,仅仅只存在年假的差别。试用期也是故事最多的阶段,比如,想方设法蒙混过关是一种情形,就像是婚前对年龄、出身、经济状况等隐瞒不实。而新人单纯,往往成为弱势一方,于是“职场指南”类的讯息里,不乏如何避免被坑的经验之谈。
上面这类情形暂且不论。只假设双方都具备诚信基础,那么在此期间,是什么在影响这段关系的走向,是什么在决定关系中的幸福感呢?
这个时候,熟悉了公司环境,调整了预期,并且工作难度也不会太大。可能已经跟直接上级有过几次正式的工作汇报,也跟同事们聚过几次餐,公司里的人际风格,逐渐鲜明起来。这个时候,团队的人际氛围所带来的感受,决定了这段职场关系的质量:上级的领导风格如何?权威层级相处模式如何?跟同事的日常如何?
这个阶段的不适应,通常集中于人际模式。对于从前撞见老师便躲着走的人,现在每日面对领导,可能会倍感别扭;倾向于特立独行的人,对于中午饭是“一个人吃”还是“跟大家吃”,纠结不已;那些重视关系、倾向融合的人,在人际距离明显的团队里,显然会感觉到孤独和被排斥;而一个社交恐惧的人,如果掉进嘻哈打闹成一片的团队,则又是另一幕惨剧……
这婚,不是结给一个人,是结给一个团队。
实际的融入,除了跟团队已有基因的吻合度,也离不开个人适应环境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对关系越是敏感,或者工作内容跟关系越是相关,那么融入情况便也越重要。
为了这件事,HR也是煞费苦心。相信很多新人都体验过入职欢迎会、新人联谊会,可能还被拉到郊外、进行过几次“素质拓展”——这些本质都是团体活动,目标是调谐团体关系。
总之,如果此阶段在工作里产生了耗竭感,往往不是工作内容造成的,而是工作里的关系造成的。能不能建立彼此信任、有安全感的关系,是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当有关于工作的纠结发生在这里,很可能冲突的主要战场,涉及的是职场人际。
3.工作之痒
婚姻有个魔咒,叫“7年之痒”,换算到工作这边,大约是2年。
这个时候,新人早已顺利融入团队,从学徒变成了熟练工,对个人负责的板块游刃有余,对公司业务、老板喜好、职级发展也都有了足够全面的了解。眼下的问题便成了:之后如何发展,何去何从。
如果说转正是确定了婚姻关系,明确了“在一起”,那么决定婚姻质量的,现在成了对于工作内容本身的体验:它是让人无精打采,还是振奋人心?它是让人感觉枯竭,还是焕发活力?它是让人停滞,还是让人成长?
譬如,有些人在工作里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工作内容的难度,跟自己的能力水平相近;或稍稍再难一点,但通过练习可以掌握并强化;整体而言,有奖励,有成就,有递进,像是设计合理的游戏关卡,让人乐在其中。工作不仅不是苦役,反而有可能令人“忘我”——这便是具备“适度挑战性”的工作,就像总能从爱人身上,不断挖掘到新的惊喜。对于享受激情婚姻的人而言,这应该算是幸福的典范。
也就难怪很多招聘广告,都不约而同把“工作内容有挑战性”当做卖点。但进一步的问题也来了:这挑战性是否“可持续”?这关系能保鲜多长时间?
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一开始确实有挑战,让人带着成就感工作过一段时日,但随着业务熟练起来,现有的关卡快闯完了,新鲜有趣的关卡又发明不出来。适配度开始降低,工作内容越来越失去挑战,越来越不满足胃口。就像是通关之后的游戏,就算再有情怀,一再重玩也难免乏味。于是“是去是留”的考虑,也便随之萌芽。
在员工这边,实际的选择并不容易。没有了挑战固然乏味,但这段已然熟悉的关系本身,却又带来“安全感”——留下来,考验的是耐性,是对这段关系重新恢复的信心;走出去,需要的是勇气,是重新开始一段新关系的顾虑。
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惧。
而在公司这边,如何安排工作任务,如何设计回报体系,职业上升路径是否可期,公司业务空间是否足具……这些因素都决定着,到底这段关系能不能经得起“2年之痒”的检验,能不能经得起下一个、再下一个“2年之痒”的检验。
自然,实际的情况因人而异,因公司和行业性质而异。就像有人喜欢“有激情的婚姻”,也有人喜欢“细水长流的温情”,有人受不了婚后的冷却,有人倒也习惯了无性的婚姻。关键在于,当前工作所带来的“感觉”和“体验”,跟此阶段的愿望是不是适配。
况且,不是每个人都会“痒”,更不是痒了就非得变。我有一个挚友,本科毕业后就留在高校任教,这一痒就是十五年,倒也没什么动静。最终在闲暇之余,发挥特长,自学设计,去某创业团队谋了份差事。这一招很是两全,算是以“出轨”的方式,完美地释放了多余的精力。
解决方案总是各有不同的。重点在于,当曾经的可乐冒完了泡,失去了唇齿的刺激,也不再提神醒脑,该如何调谐自己,与新的局面达成一致。无论是选择重建,或是选择重启,重点都不仅在于清楚自己“选择了什么”,也在于清楚自己“放弃了什么”。
4.要自由还是要确定?
上文所描述的光景,还算得上是“有爱的婚姻”,尤其适用于大型企事业单位、适用于倡导“以公司为家”的企业文化。而反过来,在某些行业,在通过频频跳槽实现升值的大背景里,有些人竟渐渐地把这做成了一桩桩“买卖婚”:卖我两年命,买一轮跳槽加薪的机会。
于是,离婚再婚最常见,从一而终才反常。甚至有人认为再婚的次数,直接反应了视野的广度。当然,情况并非如此极端,也并非每个人都这般剑走偏锋。只是在以升值为首要目的、为跳槽而跳槽的背后,未免添了些薄情的味道。
既然有这类“要婚不要爱”的现实主义者,自然也便有“要爱不要婚”的理想主义者。
工作意味着自由的丧失,婚姻可能是爱情的坟墓,浪漫与现实难两存。故此,便有了一个角色,叫做“自由职业者”,来妥协这个问题。
但凡在工作的限制和自由的热爱间徘徊过的人,恐怕都多少对这个角色有过憧憬。只是在这浪漫色彩之下,却又幽幽弥漫着“不确定”的恐惧: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这段爱情能撑多久?下一段爱情又在哪里?——这时才发现,工作的时间表虽然是限制,却也恰恰是这个限制,给人提供了框架,提供了指引,提供了“确定”。
这是“自由度”与“确定感”的对决:是当个安全的“不自由上班族”,还是当个不太安全的“自由职业者”呢?还真是个难题,怪不得有人纠结至深,难以抉择。
于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广告,又开始对工作的自由度加以强调,可能是意图打造一个“自由的工作者”形象,来一定程度解决这个难题吧。
5.到此为止,所讨论的关于工作的种种“不幸”和转机,都暗含了婚姻平等的前提。但更真实的情况却是,婚姻里的不平等,是始终存在的: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员工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表态的权力,只有“被安排”的宿命,就如同前段时间的网易员工“病重被辞退”事件,多少所反映出的问题。
实际情况往往更间接、也更复杂。曾经听某位高层,说公司管理,有句话印象深刻:“有时候,公司里的‘混乱’,是特意制造的。”
经历过企业内部动荡的人,该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已经不仅仅是说,某个员工的去留是“被领导决定”;实际上,员工可能连这一重被特别关注的“待遇”都没有,仅仅只能处于重重利害关系里,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被动地接受链条最末端的结局。
这种最为不幸的婚姻,已经超纲,就只好交给“公斗”剧去演绎吧。
作者:予一念,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多所企业及互联网创业团队有工作积累。曾任某互联网心理平台产品总监,助力互联网环境下专业心理咨询的推动。二级心理咨询师,性与性别少数群体友善。当前为来访提供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8371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862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408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6219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217502 人想测
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