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romatic,称为‘回避型依恋’,他们恋爱中擅长拿表面的忽冷忽热,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和缺爱。他们看似爱上一个人的概率很小,其实一旦解锁了ta心门的密码,ta对你的信任和专一便会超越所有人。”
确认关系后,我被她刻意疏远了
按照国际惯例,先简单自我介绍。
本人女,坐标十八线城市,平平无奇的大四毕业生,与女朋友为四年同窗,亦属彩虹族群的两员Bisexual。
我没因为这是姑娘间的恋爱,而觉得它多了别扭和不同,反而是她的回避型依恋,才显得整体充满了特别。
大三开始,我们的感情 “渐入佳境”。有了交集后,某些情愫由量变引起了质变。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理所当然地来了。
在她第n次笑闹着说:“做我女朋友吧”时,我认真点了头。翌日我兴奋地和小姐妹官宣,听到对象是她,没人相信她是个Bisexual。
她的回避由此初露端倪。
不过大三那会,我对回避性依恋人格一无所知。只知道当这层关系改变后,一切忽然微妙起来——回消息上,就算她游戏下线了很久,就算她已读,也要隔半小时,甚至几小时才回我几个字;她面露难堪表明了对身体接触的抵抗,而这不过是我们以前很寻常的玩闹;浑身上下透着欲言又止的扭捏。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几天前过平安夜,收到我礼袋里的纸条时,她还分外惊喜。她回礼上也写着:我很可爱,她也要好好爱我了。
可是这之后,我们之间似乎出现了一面高墙,使我产生了难以接近她的疏离。我发觉她在一味将我往外推。
很快,我迎来了断崖式分手。她以“我还没有做好准备”为由打发了我。一切经历了半个月就糊涂结束。
她很久以后才愿意坦白,“没有准备”是搪塞我的借口,我的专注令她为难,最后成了负担,她无法做出置换,所以只好逃离。
她说,她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被冷暴力后,我坚持打开了她的心扉
分手后,只僵持了一周,我们的对话框又热闹了,但我一直能感觉,那面墙始终横亘在中间。
当我表现出对她的关心,她会明显转移话题;我质问她为什么老不回消息,她辩解说“我不喜欢打字”,后来我因此和她冷战过几次,她的冷暴力,我不得不妥协;我们不提那场分手,聊天仅限于段子,没有袒露心扉的对话;她总是条件反射拍开我碰到她的手,她说反感过于亲密。
小姐妹奉劝我“放弃吧,她是捂不热的石头”。
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的。
她那么讨厌麻烦,却不厌其烦给我准备手工的礼物;大三下,我生病请假的半个月,是我头次收到她几十条类似有“我想你”的消息。
我瞧出她行为的矛盾,但我只当她慢热,没有停下靠近的步伐。
直到大四开学的备考。
月假的每晚,我都语音给她梳理巩固,有时不放心地磨到凌晨。除此以外,我们竟也会闲话家常。
她说其实她都看在眼里,她冷漠,是掩盖内心的纠结。她听着我每晚混乱的讲解,心想这人怎么这么好。
于是她尝试来试探。
她第一次跟人谈起她的原生家庭,报备她的行程,释放那一堆负能量。像是听到了墙外嘹亮的回音,她试探着伸出手,终于决定瓦解这面墙。
回归重点,何为回避型依恋?
心理学家把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分为三类: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
在建立亲密关系上存在某种障碍,甚至无法和人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心理学专用术语:回避型依恋。
每种依恋其实都是通过自身经历而形成的防御。比起“安全型依恋”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可以保持稳定的恋爱。“回避型依恋”显得复杂很多,它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大多有原生家庭刻下的烙印,使得ta们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很高,从而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显得困难。
不少回避都有精分的灵魂,ta能在自己的社交圈对答如流,表面很合群,内心实际进退有度。一旦进入亲密关系,整体呈现出的就是逃避,甚至会有恐慌心态。
- 我渴望爱情,但当它真正来临时… -
毕竟每位回避的程度不一,以她的表现为投射,对号入座这个依恋的特征:
对伴侣有意无意的挑刺,时不时的贬损;
无法信任外界,也反感被黏;
不善表达,对伴侣的负面情绪偏向冷漠,难有共情;
很多的所感所想不愿主动开口,习惯自我消化情绪,总让伴侣来揣度;
渴望被理解,却打心底抗拒亲密的接触,常常思考怎么逃离伴侣的热情;
......
回避型依恋人群的矛盾离不开内心的缺乏自信,他们一方面不信有人会真心接纳自己,大多时都显得不在乎;另一方面内心会有觉得伤害了伴侣的愧疚。
回避这个副本不好刷,这种历程就像你想把所有的爱意捧给她,然而沾沾自喜来到她的心门前,却磕到门上那把沉重的密码锁,你进不去,她不出来。
她上秒能主动与我分享趣事,下秒就不闻不问。我一个乐天派,总能被她的忽冷忽热整得自闭。
我想每位伴侣,都是因为足够喜欢,所以会冒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去蹚这趟浑水。心甘,才会情愿。
那回避是不是不会喜欢人?
其实不是,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七情六欲是人之本性,所以回避也会爱上人,不同的是她们爱上了,会逃避。我认为一味的逃避大多真假参半,回避若是真心喜欢,你一定能长期感受到ta纠结的情感状态。
对ta们而言,“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
当ta们回避时,不要逼迫去改变,应该引导ta走出怪圈。
两年是细水长流的升温过程,我的攻略:以不变应万变。
她突然对某句话爆发也好,用冷暴力应对矛盾也罢,其中的煎熬一度让我崩坏,但最后我都会主动去承担我的那部分错误。
目的无非就是向回避传达“我很爱你,很在乎你的感受”,等她作出回响,那冲突就能慢慢翻篇了。
所以,能当场解决的矛盾,我会委婉开口,避免隔夜仇。僵持不下的冷战留着套路,毕竟世上无难事。
有效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我仍记得大四晚修,我隔几天就耍心机拉她去操场遛弯聊天,各种幌子都用烂了,实际想制造单独相处交流的场景。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信任都是由此逐渐建立。夜晚最易卸下面具,从她被扼制的美术特长,到打压式童年,她愿意讲的我就倾听,不愿的也不踩雷。
给ta“我不会走”的安全感。把她撂的狠话,一笑而过;即使被训斥“滚”,我也不说分手;夸赞她进步的每个细节,比如她难得给我整理发丝,外出会想给我带东西时。
逐渐渗入彼此的生活,毫不吝啬爱的表达。回避正是缺爱,所以能给伴侣的分量太少,那就需要伴侣先去填满,ta才有多余的份来给予。
保持距离。一开始我也因为她玩消失,各种情绪化,后来理解她对自我地盘的高度需求,我学着尊重她的小世界。
现在她想闭关,我就一边忙我的事。她知道我在这,我不会打扰她,但我也不会离开。营造一种放松的氛围对双方都太重要了。
提升自我。不在过程迷失,随时告诫自己自爱。别说回避,没有谁不希望自己对象能内外兼修。
如果对象判定是回避,自己也确认过眼神的话,接下来就保持心大和厚脸皮吧。
如果痛苦远远大于欢乐,我的建议是及时止损。
前期的引导不容小觑,这时期推动ta做出的改变意愿,是步入正常恋爱的唯一捷径了。不然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依恋模式不会一成不变,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爱去填满ta的缺口,才有机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努力修炼,终成正果
现在她担任了我的情绪树洞,会聆听我叽咕说一通,尽管她只懂回复简单的几字。
闹矛盾时,她仍有分手、拒绝沟通的表现,但庆幸的是,给她时间冷静后,就会来服软。
她慢慢对我讲些心里话,她知道自己太难爱上谁,也没想到有人会爱她。
她终于解体了自己厚重的心墙,然后邀请我共赏她不为人知的花园深处。
最后我想说,每位陪伴回避成长的伴侣都难得可贵。与其他类型相比,伴侣收到的心灵洗涤与恋爱经验也是大相径庭。
至少,你会学会与另一个灵魂握手言和,理性战胜感性地沟通问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827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258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82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5729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42618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