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作者:cc 2022-12-19 14:42:00 心理百科


知乎有一个热门提问: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透过回答你会发现,它其实更像一个树洞,字字句句充斥着一群成年人的控诉:父母感情不和,父母乱发脾气,父母逼迫孩子学习,父母控制孩子生活……

有网友说:大到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甚至需要用余下的一生去修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生家庭”仿佛成为悲伤之源,万恶之根,似乎生命中的每一个不如意,都能够在原生家庭的影子里找到原因。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总是本能地将原因聚焦在原生养育上,一代又一代往上溯源。

面对铺天盖地的讨伐声,不禁令人质疑:这些年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否被过度夸大?

01

父母,不是孩子的人生底色

人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为了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新时代的父母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武装自己,却在教育实践里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不当言行,带给孩子长远影响。

然而,心理学实验却会告诉你: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其实没那么重要!甚至,有的时候,父母可能还不如一只黑猩猩来得重要。

实验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斯罗普·凯洛格和妻子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抱回一只7个半月大的黑猩猩和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唐纳德共同抚养,猩猩享受和人一样的抚养待遇,接受一样的成长训练。

坐一样的凳子,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饮料,

即便父母逗乐他们的时候,都会选择同一个身体位置挠痒痒。

黑猩猩和唐纳德相伴长大,教授设计了很多测试,也记录下他们在方方面面的表现。

是孩子更聪明,还是黑猩猩更聪明?是孩子影响了黑猩猩成长,还是黑猩猩影响了孩子成长?

测试记录结果令人震惊:在相伴的9个月时间里,黑猩猩的表现比同龄的唐纳德更加优秀!

它比孩子更早学会用勺子吃饭,更早学会拧门把手开门;它懂得借助凳子,去取悬在房顶的饼干;它在犯错误的时候,会用拥抱和亲吻方式央求父母原谅。

黑猩猩就像孩子王,带着唐纳德到处调皮捣蛋;反观唐纳德,他却更像个“小跟班”,唯一的特长就是表现出很强的模仿力。

他模仿黑猩猩索要食物时发出叫声,模仿拿到食物后发出猩猩特有的喘息,模仿猩猩走路姿势,用四肢行走的时间比双脚走路时间更长。

甚至,他还学会了猩猩的一些坏习惯,用嘴咬人,用嘴叼东西……

在为期9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唐纳德仅仅学会了3个英语单词,相比同龄美国小朋友19个月就能说50多个单词,并可以把单词组合成短语,唐纳德拉开明显差距。

原计划5年的实验在9个月后被紧急叫停,唐纳德和黑猩猩都被送回了原来的生活轨道。

明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的行为举止为什么却会更像猩猩?

《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指出:

一个人长期的人格发展=基因(50%)+同辈环境(40%+)+家庭教养(10%)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更深的是来自“同伴”的力量。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哪怕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他们会对陌生人警觉,却会对同龄婴儿示好,用成人听不懂的“婴儿语”,交流着彼此的悄悄话。

你也会发现,无论身处哪个环境,孩子本能会和孩子打成一片,玩得忘乎所以,那些父母出门前的训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无论身处哪个阶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第一时间寻找的目标,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同类,哪怕对方是一只黑猩猩。

因为,在孩子心中,同龄同伴是“我们”,父母却是“他们”。

02

同伴,才是孩子的“心理群体”

很多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教养设想”,充满期待地认为:

父母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爱与尊重对待孩子。

那么,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势必优秀。

他们能更快适应适合,更好管理自己的生活,拥有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却发现: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孩子认为自己所属的同辈的“心理群体”。

譬如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他曾经是妈妈眼里的乖宝宝,听话、成绩优异,每天过着学校、书店、家三点一线的生活。

改变,从朱朝阳邀请曾经的小伙伴严良带着普普走进家门后,他的生活开始失控。

严良教会了朱朝阳用喊“你大爷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愤怒与仇恨,也教他用打架进行自我防卫;

而普普一句“朝阳哥哥你真聪明”,则让朱朝阳获得了在学校从未得到过的认同感。

严良和普普带来的友谊,向朱朝阳的生活开启了另一扇看风景的窗;而在同伴的分享中,朱朝阳也体验到了更丰富的人生尝试。

三个小伙伴仿佛“命运共同体”,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随着剧情发展,朱朝阳彻底沉沦,帮助张东升偷出冷库钥匙,对警察几次撒谎,写下并不真实的日记以求自保……

中国老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孩子认同了他眼里值得靠近的同辈为自己的归属群体,他们就会努力成为那个群体的模样。

换句话说,同辈群体才是塑造孩子行为和性格的炼厂,决定了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两个样?”
“为什么孩子一出家门,就变了样?”

答案,或就在于此。

孩子不是被父母教导着适应社会的,他是在外界同龄人群体里找到自我,在社会环境里适应外界文化,从而成为社会的合格一分子。

诚然,父母对孩子必然有影响,但最终只有“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或者“孩子处于家庭情境里时”,影响效应才显现。

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比起原生家庭,家外面同龄人的圈子,才是孩子更在意的群体。

他们并不想做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他们只想做自己认为的“成功孩子”。

03

好的原生家庭,从孩子“被看见”开始

明明竭尽所能给了孩子最理想的生活,孩子却偏偏不领情,犯着拧劲站在父母的对立面。

很多父母在育儿中感到沮丧,但实际上,那些“拧巴”的童年,都源于“孩子从未被父母看见”。

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镜子》,有个叫“家明”的问题孩子对着摄像机绝望地质问:

“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跟着他们想法来做,无论干什么都必须要经过他们同意,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那我又有什么用?”

买衣服鞋子,父母说了算;

买宠物,回家就被父母扔;
想骑车去远一点地方,话音未落,遭到拒绝……

为此,家明不惜用自残、辍学的方式反抗父母,追求他想当流浪歌手、四处旅行的理想。

对此,做父亲的不以为然,他觉得那不过是小孩子闹脾气的把戏,哄一哄,过阵子也就好了。

他把儿子送进行动学校改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导师能够劝孩子回头继续上学。

然而,导师却对父亲直言:孩子想要离家出走不是他真实的想法,而是父亲逼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为了缓和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父亲最终改变态度买了一只宠物狗回家。

事实正如他父亲预料的那样,家明并不像他口中讨伐的那么喜欢小动物,没过一阵子,他就对猫狗失去了兴趣,养宠物也不再成为心结。

的确,父亲以过来人的经验提前预知儿子不会长久喜欢的性情,但他却忽略了孩子渴望养宠物是他的需求一直被忽略的无力感。

比起得到,孩子更渴望的是被父母看见,被父母尊重。

亲子矛盾在一次次的积累中爆发,看似孩子在为养猫狗与父母发生冲突,但其实,不被看见的伤,才是让他站在父母对立面的真实原因。

很多时候,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诉求总是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

殊不知,正是不断拒绝孩子的这些小事,最终推孩子远离父母,逃离家门。

没有一个人可以自成孤岛,每个人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孩子更是如此。

为人父母,需要透过孩子的行为,洞察到行为背后孩子的心理需求。

任何时候,顺畅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础:

用心倾听:父母应该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拿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向孩子灌输道理。

仔细询问:父母不该武断替孩子做出判断,质问孩子,而是应该多询问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真实情况。

走心的教育: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他们才愿意交付信任。只有当孩子视家长为“同类”,家长在孩子心里,才会占有重要一席。

04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所谓幸运,其实是一个孩子从小拥有一个良好友爱的生长环境;但所谓不幸,是一个孩子长期处在一个缺爱或压抑的环境中,难以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开明的父母会为孩子温柔地掀开人生序幕,孩子带着在原生家庭得到的每一份关爱,坚定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哪怕白昼交替、四季轮转,他们都会昂首向前,不惧黑暗,不畏严寒。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职业价值观反社会人格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偏执型人格双向情感障碍亲密关系EPDS思维反刍情商控制情绪叛逆期回避型人格障碍抑郁症桃花运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学家爱情挽回心理抑郁症测试强迫症自卑人际关系依赖型人格存在主义容貌焦虑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