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一个热门提问: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透过回答你会发现,它其实更像一个树洞,字字句句充斥着一群成年人的控诉:父母感情不和,父母乱发脾气,父母逼迫孩子学习,父母控制孩子生活……
有网友说:大到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人格,甚至需要用余下的一生去修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生家庭”仿佛成为悲伤之源,万恶之根,似乎生命中的每一个不如意,都能够在原生家庭的影子里找到原因。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总是本能地将原因聚焦在原生养育上,一代又一代往上溯源。
面对铺天盖地的讨伐声,不禁令人质疑:这些年来,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否被过度夸大?
01
父母,不是孩子的人生底色
人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为了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新时代的父母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武装自己,却在教育实践里患得患失,生怕自己的不当言行,带给孩子长远影响。
然而,心理学实验却会告诉你: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其实没那么重要!甚至,有的时候,父母可能还不如一只黑猩猩来得重要。
实验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斯罗普·凯洛格和妻子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抱回一只7个半月大的黑猩猩和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唐纳德共同抚养,猩猩享受和人一样的抚养待遇,接受一样的成长训练。
坐一样的凳子,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饮料,
即便父母逗乐他们的时候,都会选择同一个身体位置挠痒痒。
黑猩猩和唐纳德相伴长大,教授设计了很多测试,也记录下他们在方方面面的表现。
是孩子更聪明,还是黑猩猩更聪明?是孩子影响了黑猩猩成长,还是黑猩猩影响了孩子成长?
测试记录结果令人震惊:在相伴的9个月时间里,黑猩猩的表现比同龄的唐纳德更加优秀!
它比孩子更早学会用勺子吃饭,更早学会拧门把手开门;它懂得借助凳子,去取悬在房顶的饼干;它在犯错误的时候,会用拥抱和亲吻方式央求父母原谅。
黑猩猩就像孩子王,带着唐纳德到处调皮捣蛋;反观唐纳德,他却更像个“小跟班”,唯一的特长就是表现出很强的模仿力。
他模仿黑猩猩索要食物时发出叫声,模仿拿到食物后发出猩猩特有的喘息,模仿猩猩走路姿势,用四肢行走的时间比双脚走路时间更长。
甚至,他还学会了猩猩的一些坏习惯,用嘴咬人,用嘴叼东西……
在为期9个月的实验过程中,唐纳德仅仅学会了3个英语单词,相比同龄美国小朋友19个月就能说50多个单词,并可以把单词组合成短语,唐纳德拉开明显差距。
原计划5年的实验在9个月后被紧急叫停,唐纳德和黑猩猩都被送回了原来的生活轨道。
明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的行为举止为什么却会更像猩猩?
《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指出:
一个人长期的人格发展=基因(50%)+同辈环境(40%+)+家庭教养(10%)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更深的是来自“同伴”的力量。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哪怕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他们会对陌生人警觉,却会对同龄婴儿示好,用成人听不懂的“婴儿语”,交流着彼此的悄悄话。
你也会发现,无论身处哪个环境,孩子本能会和孩子打成一片,玩得忘乎所以,那些父母出门前的训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无论身处哪个阶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第一时间寻找的目标,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同类,哪怕对方是一只黑猩猩。
因为,在孩子心中,同龄同伴是“我们”,父母却是“他们”。
02
同伴,才是孩子的“心理群体”
很多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教养设想”,充满期待地认为:
父母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爱与尊重对待孩子。
那么,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势必优秀。
他们能更快适应适合,更好管理自己的生活,拥有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却发现: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孩子认为自己所属的同辈的“心理群体”。
譬如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他曾经是妈妈眼里的乖宝宝,听话、成绩优异,每天过着学校、书店、家三点一线的生活。
改变,从朱朝阳邀请曾经的小伙伴严良带着普普走进家门后,他的生活开始失控。
严良教会了朱朝阳用喊“你大爷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愤怒与仇恨,也教他用打架进行自我防卫;
而普普一句“朝阳哥哥你真聪明”,则让朱朝阳获得了在学校从未得到过的认同感。
严良和普普带来的友谊,向朱朝阳的生活开启了另一扇看风景的窗;而在同伴的分享中,朱朝阳也体验到了更丰富的人生尝试。
三个小伙伴仿佛“命运共同体”,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随着剧情发展,朱朝阳彻底沉沦,帮助张东升偷出冷库钥匙,对警察几次撒谎,写下并不真实的日记以求自保……
中国老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孩子认同了他眼里值得靠近的同辈为自己的归属群体,他们就会努力成为那个群体的模样。
换句话说,同辈群体才是塑造孩子行为和性格的炼厂,决定了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
“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两个样?”
“为什么孩子一出家门,就变了样?”
答案,或就在于此。
孩子不是被父母教导着适应社会的,他是在外界同龄人群体里找到自我,在社会环境里适应外界文化,从而成为社会的合格一分子。
诚然,父母对孩子必然有影响,但最终只有“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或者“孩子处于家庭情境里时”,影响效应才显现。
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比起原生家庭,家外面同龄人的圈子,才是孩子更在意的群体。
他们并不想做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他们只想做自己认为的“成功孩子”。
03
好的原生家庭,从孩子“被看见”开始
明明竭尽所能给了孩子最理想的生活,孩子却偏偏不领情,犯着拧劲站在父母的对立面。
很多父母在育儿中感到沮丧,但实际上,那些“拧巴”的童年,都源于“孩子从未被父母看见”。
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镜子》,有个叫“家明”的问题孩子对着摄像机绝望地质问:
“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跟着他们想法来做,无论干什么都必须要经过他们同意,我要是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那我又有什么用?”
买衣服鞋子,父母说了算;
买宠物,回家就被父母扔;
想骑车去远一点地方,话音未落,遭到拒绝……
为此,家明不惜用自残、辍学的方式反抗父母,追求他想当流浪歌手、四处旅行的理想。
对此,做父亲的不以为然,他觉得那不过是小孩子闹脾气的把戏,哄一哄,过阵子也就好了。
他把儿子送进行动学校改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导师能够劝孩子回头继续上学。
然而,导师却对父亲直言:孩子想要离家出走不是他真实的想法,而是父亲逼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为了缓和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父亲最终改变态度买了一只宠物狗回家。
事实正如他父亲预料的那样,家明并不像他口中讨伐的那么喜欢小动物,没过一阵子,他就对猫狗失去了兴趣,养宠物也不再成为心结。
的确,父亲以过来人的经验提前预知儿子不会长久喜欢的性情,但他却忽略了孩子渴望养宠物是他的需求一直被忽略的无力感。
比起得到,孩子更渴望的是被父母看见,被父母尊重。
亲子矛盾在一次次的积累中爆发,看似孩子在为养猫狗与父母发生冲突,但其实,不被看见的伤,才是让他站在父母对立面的真实原因。
很多时候,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诉求总是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
殊不知,正是不断拒绝孩子的这些小事,最终推孩子远离父母,逃离家门。
没有一个人可以自成孤岛,每个人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孩子更是如此。
为人父母,需要透过孩子的行为,洞察到行为背后孩子的心理需求。
任何时候,顺畅的沟通是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础:
用心倾听:父母应该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拿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向孩子灌输道理。
仔细询问:父母不该武断替孩子做出判断,质问孩子,而是应该多询问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真实情况。
走心的教育: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他们才愿意交付信任。只有当孩子视家长为“同类”,家长在孩子心里,才会占有重要一席。
04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所谓幸运,其实是一个孩子从小拥有一个良好友爱的生长环境;但所谓不幸,是一个孩子长期处在一个缺爱或压抑的环境中,难以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开明的父母会为孩子温柔地掀开人生序幕,孩子带着在原生家庭得到的每一份关爱,坚定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哪怕白昼交替、四季轮转,他们都会昂首向前,不惧黑暗,不畏严寒。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35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70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22757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89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371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