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看不懂的书,从题意理解,做出这样的判断时,读者往往只读了书的一部分,这一点希望可以达成共识。为什么会这样呢?题解中提到了百年孤独这本书,刚好是我去年寒假啃完的,这本书看不懂的原因其实十分简单,因为作者在书中用的人名都太长、太复杂、太难记忆与区分了。一堆何塞阿尔卡蒂奥,一堆奥雷里亚诺,开始读时我也一直搞不懂作者为何要这样做,但是当我啃完几百页后,作者自己解释了这两个名字的内涵,那时我才豁然开朗,书中每个人物看似荒诞但早已书写好的宿命,让我唏嘘不已。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开始读一本书后导致我们感觉到看不懂的种种原因,或许正是作者的一个谜语,这个谜语的答案,会在我们读完这本书,或是读到后面时,通过作者的笔,或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得出。于是,这本书也就不再难懂,甚至,它会在你的脑中留下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本书所表达的东西也在你心中变得更加深刻,相信我,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过程。
再来看第二个词,“硬看”,什么意思,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硬着头皮看下去,这刚好也让我想到了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在路上》,这本书我看了至少五遍,每次都停在第一百页左右的位置,这次会看,我特地做了笔记,然后我就发现,当我以极其缓慢的进度阅读时,作者的文字彻底把我吸引,杰克凯鲁亚克的文字像疯子一样,极度晦涩难懂,但我发现在三百多页的混乱文字中,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将我击中的文字。如杰克凯鲁亚克自己在书中所讲,每一本书就是一个牡蛎,当你选择拿起这本书时,你定是知道了书中有着珍珠,一本难啃的书意味着撬开牡蛎的过程有些困难,但只要读下去,在书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你会发现你自己的珍珠,这本书带给你的宝贵财富。
有人会说硬看是囫囵吞枣,起不到任何效果,但是我反而认为,我们读书往往记住的不是这本书里所讲的所有,而是这本书里的名场面与你自己的感悟。这里的“硬看”其实只是一个桥梁,它通向的是在书中你看到的每一颗珍珠,而如果你只是因为这起不到什么效果就选择放弃的话,那这本书里原本可以打动你的内容也要与你擦肩而过了。
最后,我认为一本书的完整性在阅读时应该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如果我在百年孤独的前半部分停下,我就无法知道书中人物的孤独,如果我在后半部分停下,我就无法在看到最后马孔多被飓风卷走时体会到那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决定了这本书的,是它的每一页,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作为读者,我觉得只有把这本书看完,我才能真正了解了这本书,才能让它在我心中,留下属于它的完美色彩。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062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85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6243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711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56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