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名参加了史老师的督导,最初的动因是对于心理评估的几个概念理解不清晰,但在个案评估中又必须要用到这部分知识,果断报名参加了老师的督导。上完课,经过了咨询实践,再来沉淀、反思时,体会深刻的有以下4点。
对于“危机事件”的定义和解除信号进一步明确化
我原来理解的“危机事件”,主要是涉及生命健康的部分,主要关注的是“自杀、自伤”这种极端危机。通过老师讲解和翻看笔记,这才回顾起来,危机事件分为发展性危机、情境性危机、存在性危机和丧失性危机,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自杀风险,对其处理具体如下:
(1)让来访者打热线联系电话,确保求助者有一条求助热线(启明灯-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6525-580, 24小时热线);
(2)有自杀想法,无自杀行为:“你会做什么来防止这个极端想法再出现”?通过提问,帮助来访者增强对抗意识,帮助其寻找到对抗的方法;
(3)有自杀行为,只要有过一次自杀行为,要转介;
(4)有自杀行为,正在医院治疗的,要由家属陪同来咨询,由家属保证来访者的生命安全;
(5)咨询师一定要通知家属,并向家属交代清楚其具体情况;
对于“幻觉、妄想、分裂”的理解更准确,有助于对来访者曾经的“个案概念化”定性进行探讨,帮助其减缓一些痛苦
对于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准确识别和评估来访者的具体症状,在此基础上,帮助来访者澄清一些疑惑,帮助其解脱一些原有观念的束缚。督导时,史老师专门举了“被害妄想”的例子,我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概念的要点。
有个来访者在咨询时,曾提到自己被定性为“分裂样人格障碍”,多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有“分裂”倾向并受其困扰,总认为自己内部有两个人格在起作用。且受佛教等的影响,认为自己有特异功能,可以“凭空”看到一些画面,进一步将其导向“幻觉、妄想”的方向。在咨询过程中,我也多次被其描述的画面误导,但是又觉得和上课时讲到的概念不一样。
史老师督导课后,我再用这几个概念去评估来访者的行为表现,对于其曾经的“分裂样人格障碍”还是很好奇,如果下次来访者还来咨询,我想对于这个曾经的“分裂”表现会做更多探讨,帮助其澄清一些疑惑,帮助来访者减少这些曾经“定性”带来的痛苦。
“有病与无病”的三个标准要做深入理解和准确评估
督导课时,史老师专门针对“有病与无病”的三个标准:统一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做了详细解释。咨询过程中,我对于主客观是否统一,有无幻听,幻觉、妄想,有无自知力这一条是评估准确的,但是对于“协调性”和“稳定性”是有疑惑的。
史老师讲到“内在是否协调,知情意是否统一”时,说要对来访者的“笑”进行评估。我想到的是,来访者的这个笑,到底是“苦笑”?还是不受控制的笑?他在其他场合讲到这件事时,有没有笑?他知不知道自己在笑?我想这都是需要评估的啊!
老师讲到“性格是否相对稳定,是否无外因发生大变”时,提到两个问题:
一是“来访者性格变化”与我们讲的“性格相对稳定”是否一致?我当时想到的是,来访者经历困扰后,“很痛苦”走不出来,和其曾经面对痛苦依然“很潇洒”的表现是不同的,但是这个和我们讲的“性格不稳定”中的“性格”确实是有点不同。我们讲的性格是指“内向和外向”、“热情和冷漠”、“花钱仔细和挥金如土”等,而“痛苦”和“潇洒”,其实只是一种对待问题情感态度的表现。可是来访者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性格大变”?是否还有其他方面体现其性格大变?这些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二是老师提到“是来访者认为自己性格大变?还是其他人观察到的”?我对此也进行了澄清。来自他人的评价和反馈让来访者很担心,觉得自己的问题很严重,但我也在反思,他在哪些场合会“性格大变”?在所有场合都会吗?这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只有准确理解概念,帮助其澄清疑惑,才可以让来访者准确理解自己的行为,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痛苦。
咨询师的原有经历是经验也是牵绊,评估过后,保持“空杯”心态更重要
在督导课时,好多小伙伴都提到了“咨询师想多了、被吓到了”,可是我还是很坚信老师讲的:评估先行!只有准确的评估,才可以践行“善行”的原则,才可以让来访者受益。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自己是会受到原有经历的影响,比如我曾经多次接受“危机课程培训”,这一点让我在看到“极端想法”这几个字时,会敏感地意识到,来访者对其生命有过极端想法,这时候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这个极端想法,帮助来访者寻找到对抗极端想法的方法,因为生命是第一位的。这也许会让我对于“危机”有点过分评估,但为了来访者的福祉和安全,作为新手的我不得不谨慎。但以后我更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评估结束后,我觉得咨询师就应该放开自我,让自己以一种“空杯”的心态,走进来访者的故事世界,去倾听来访者的心声,关注来访者的需求,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来访者。任何一个咨询师,曾经的经历、学识和观念,只能够作为一种理解来访者的“切入点”,而在哪一个“角度”切入,能够更好地与来访者共情,更够最大限度地让来访者受益,要完全以来访者的诉求和故事为主,这时候的咨询师一定要保持“空杯”心态,不要把自己卷入其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善行”,为来访者谋福祉。
总之,每一次上课都是一种享受,无论是同伴的分享,还是自己接受督导,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知识的拓宽,又有思维的拓展。每一次老师的点拨,都有一种“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想”的感觉,好像是“拨开云雾见曙光”的感觉。还有很多不足,不断践行,不断提升。
作者:牛艳香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第八期心理咨询实践研修班初阶学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9652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246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19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0743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714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