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的知与行
笔者近期在与朋友的电话中,听了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朋友趁孩子暑假,想带全家老小一起去某市旅游。结果被父母婉拒了。言下之意就是觉得孙辈好不容易有个暑假,应该玩得尽兴。而老人则需要很多休息时间,夹在中间的子女还要分出心来照顾父母。于是便以一种“谦让”的姿态选择了退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一书中,把人生定义为8个阶段:婴儿、幼儿、学前、少年、青年、成年、中年和晚年。他认为一个人在晚年所面对的课题是“整合与绝望的对抗”。意思就是,人们到了晚年需要面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价值这一命题,如果找不到价值感,则生命容易被绝望所包围。
尤其是在这个传统文化依然兴盛,新晋思潮又不断萌发的混沌时代,逐渐老去的一代人既希望含饴弄孙,又不敢奢望养儿防老。纠结于其中难免会衍生出各种情绪,而其中又以抑郁情绪最为突出。据美国犹他州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当中抑郁症的“终生普及率”在女性中约为20.4%,而男性约为9.6%[1]。
哪些人易得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跟其他年龄层的抑郁症一样,致病机理不见得是单一的。大多数的抑郁症都是由于多重原因综合导致的。根据一些研究和社会调查,某些老年人群体存在特有的抑郁诱发因素。
01、青壮年时比较完美主义,控制欲较强
这类人通常在年轻时拥有比较苛刻的生活标准,或者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比如性格有些偏执,对某些事物有着自己的原则,喜欢控制他人,习惯于领导别人等等。在年老后,发现无论是从认知上、能力上、社会关系上,都处于一个衰落的状态。内心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就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02、对退休生活缺乏规划,或被其他事物困扰
年轻时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但疏于对退休后的生活做出适当的规划和安排。在退休后发现很多地方出现“失衡”,例如自己不再被社会需要,或者财务上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还有些老年人在退休后被其他事务所困扰,例如照顾孙辈的责任全部落到自己头上。这些都容易让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
03、生理老化,或被慢性疾病困扰
一些老年病必然会造成生理上的痛苦,生理痛苦导致抑郁,而抑郁又会加重疾病的痛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例如,如果一个老年人有腰椎疼痛问题,如果此时有抑郁症并发,那么他原来的疼痛指数可能就会加倍。而且,某些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也容易诱发抑郁。因此须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04、家族里有抑郁病史,或在老年经历创伤
前面提到,女性老年群体罹患抑郁的比例要高很多。这是由于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女性通过遗传而导致抑郁易发的比例都有比男性高。而很多外因也容易诱发抑郁。比如身边亲人或者伴侣重病、离世等等。
老年抑郁的预防与治疗
和普通的抑郁症一样,人体大脑中的各种物质的分泌和平衡,在老年抑郁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物质包括: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等。这些年来,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加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补充,能够缓解老年抑郁的症状。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DHA,以及含Omega-3的补充剂等等。这些成分除了能够缓解抑郁外,也能有助于老年人维持正常的认知能力[2][3][4]。
当然,来自于科研领域的结果,并不代表它们是一劳永逸,或者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且,在面对老年抑郁的问题上,首先应该聆听医生的专业建议,并谨慎地甄别市面上打着老年保健旗号的各种商业产品,以防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另外,在面对处方类抗抑郁药的使用时,老年群体可能会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往往需要比年轻人更长的时间,来适应一种抗抑郁药物,以及获得明显的症状改善。有文献指出,老年人可能需要4-8周[5],才能看到药物产生的初始效果。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的跟进是非常重要的,家人在这一点上也应该给予相应的理解、支持和监督。
家人能做些什么?
由于老年人在行动和认知能力上,都处于一个渐趋“下行”的方向上,他们和年轻人的“上行”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姿态。比如家里的子女期望老年人多参与户外活动,得到的反馈往往是否定或拒绝。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维持心理健康这个问题上,家人需要注意一些误区和要点:
01、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性
如果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应确保他们有着独立、私密的居住空间。而且能在确保安全的地理范围内自由活动。并尊重他们经济上的独立性。
02、维持老年人的功能性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功能性”和其自身的自我价值、自我认同感是紧密相关的。老年人同样也有这个需求。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老年人更加需要别人认可自己的功能性。他们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怜悯,他们需要的是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因此,子女在一些问题上可以非常坦诚地让老人们来帮忙,比如帮自己买东西,偶然带带孩子。而在老年人在一些问题上拒绝自己时,也应该尊重,并且理解老人可能需要在其他方面去实现功能性、寻求价值感。
03、聆听老年人的心里话
在进入老年后,一些人可能由于价值感的缺失,而向其他方面去寻求寄托。比如自己的个人爱好、新的社会群体,甚至是宗教等等。只要这些寄托是常态的、健康的,家人就不应过多地猜忌和阻止。当老人向家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应该给予尽可能多的聆听、包容和认同。
04、展现同理、善用资源
家人如果发现老人接触的事物有可能对其造成伤害时,也应该先聆听他们的感受,询问他们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精神支持”或满足感,展现足够的同理心。然后,询问在他们近期的生活中,家人和子女是否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获取他们的信任感。最后再利用尽可能多的专业资源,向老年人传递正确的信息,从而修正他们的行为。在沟通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用任何否定、打压甚至带有鄙视意义的词汇。
每个人都会走到“暮色染霜鬓,炉边欲眠寐”的那一天。因此,提早去了解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参考资料
[1] Steffens, D. C., Skoog, I., Norton, M. C., Hart, A. D., Tschanz, J. T., Plassman, B. L., ... & Breitner, J. C. (2000).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its treatment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the Cache County stud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7(6), 601-607.
[2] Tiemeier, H., van Tuijl, H. R., Hofman, A., Kiliaan, A. J., & Breteler, M. M. (2003). Plasma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depression are associated in the elderly: the Rotterdam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78(1), 40-46.
[3] Rizzo, A. M., Corsetto, P. A., Montorfano, G., Opizzi, A., Faliva, M., Giacosa, A., ... & Rondanelli, M. (201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A/EPA ratio in depressed and non depressed elderly females: omega-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correlates with improved symptoms but does not change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Nutrition Journal, 11(1), 1-11.
[4] Baierle, M., Vencato, P. H., Oldenburg, L., Bordignon, S., Zibetti, M., Trentini, C. M., ... & Garcia, S. C. (2014). Fatty acid sta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ognitive decline and homocysteine levels in the elderly. Nutrients, 6(9), 3624-3640.
[5] 庄凯迪, & 蔡佳芬. (2008). 老年人的抑郁症. 台湾老年医学暨老年学杂志, 3(4), 239-247.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103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3394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161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593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0065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