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没有天赋也能成为天才
作者:恰好 2021-10-28 17:19:59 心理百科

你听过“1万小时定律”吗?

该定律声称,只要在一个领域中学习、工作1万个小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同事,她对自己上份工作评价道:“我不是有了8年的工作经验,而是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了8年”

8年时间,早已在该领域工作时间超过1万小时的她,对自己的业务熟稔于心,每日工作内容都能够顺畅完成。她认为自己在领域内,虽不能算是顶尖高手,但也算得上绰绰有余的老手了。

直到公司宣布破产面临要重新找工作的她,才恍然意识到,她只是持续了做8年,在1年内就已经熟练的业务。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

有人,在流水线做了8年,只是稍微比新手熟练;有人,行医10年,只是比实习医生优秀一些;有人,教师15年,只是比新教师略显经验老到......

这些突出的经验,在新手进入领域的一两年内便能抵达到他们的位置。

只要我们观察过这些现象,不难发现,影响到我们是否能够在一个领域、专业上获得更加精进能力的并非取决于时间。

那是什么呢?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通过对各个领域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进行研究后发现,从新手到专业的核心不是时间、也不是天赋,而是:“刻意练习”。

01、进入刻意练习的门栏:有目的练习

艾利克森教授发现,若我们希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但是,进入刻意练习前,我们必须先要进入“有目的练习”这一阶段。

有目的性练习主要为四个部分:

1. 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在学习一个技能时,我们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以“他人”目标来制定自己的计划、或者是走一步算一步,不制定目标。

这两种方式,都属于“全或无、非黑即白”的思维。

我们需要一个“终极目标”,但也需要脚踏现实,了解自己能够企及的目标——跳一跳,蹦得到目标。

除此之外,还要明确计划目标的具体措施。

比如:这次考试我考了60分,下次我希望能够获得75分的成绩。我以这个分数作为适合自己的特定目标。

但它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目标。更加具体的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也就是将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为了提升15分,你得做什么?”

首先,你得知道被扣除的40分,问题出现在哪里,怎么纠正错误。

其次,你要掌握被扣除的知识点,然后,对于下次的考试内容进行进一步了解和规划......诸如此类。

2. 专注于目标

担忧、焦虑负面情绪与分散注意力等影响到目标的行为,都会使你止步不前。当我们内心处于担忧未来、懊悔过去时,便需要耗费过多能量在情绪上,而错失“此时此刻”的时间。

所以,想要取得进步,就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先将其余的事情放置在另一边。

3. 反馈不可或缺

无论你正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辨别“不足之处”以及“不足原因”。

正如,这届奥运的“苏神”,他曾说过自己的训练需要通过“比赛”的方式,去感受自己的能力范围。对于他而言,通过竞赛的对比方式,使得他能够真正置身其中,去获得具体的反馈,从而不断去提升自己的短跑速度。

不同领域,反馈的方式各种各样。你可以通过自省或是他人指出,了解到自己的具体不足。这样你才能够对自己在哪些方面要提高、以及与目标实际的差距有清晰的认知。

4. 走出舒适区

有研究发现,训练了三四十年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上,比刚从医学院毕业两三年的医生略差些。

这表明,那些医生大多数并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或是未能维持住自己的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大多安于现状,而未将自己推出舒适区。

像知识更新特别迅速的领域,若想让自己维持在原有的位置上,都必须接受继续教育。若停滞不前,可能连原有的位置都会被新人替代。

对于其它领域也一样,想要让自己能力逐渐提升,不落于人后,你就必须走向上的阶梯而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甚至是滑梯。

02、打开门槛,进入“刻意练习”阶段

当你坚持上述的练习原则,那么你可以为之加“两个条件”,为其添砖加瓦,使得练习变得更加精准,方向更加明确。

《刻意练习》没有天赋也能成为天才

而这就是“刻意练习”。

1. 有一个“客观标准”来评价成果且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领域

你所在的领域,不是一个尚待开发的领域,而是已经出现过达到一定水平的“杰出者”。限制这个条件的原因是,你可以有一个“客观标准”来评价自己的成绩。

比如:音乐、物理、数学等这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专业领域,即可以用“刻意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成绩。

而职场上的人力资源、咨询师等等这些不存在一个客观标准可以衡量的行业则无法使用刻意练习。

2. 拥有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这个导师必须所在领域上达到一定水平,有能力帮助你提高水平。TA能够给予你针对性反馈、根据你的能力设计具体的训练方式。

导师对于你最大的优势是,他明确的了解在该领域内的巨人肩膀的位置在哪里,了解通往这个位置的“直达路”在哪里。

所以,拥有一位导师,能够让你减少很多岔路,而直接走上正确的路径。

03、练习的关键:心理表征

其实,“刻意练习”在“有目的练习”的基础上,加以两个条件的关键原因是:清晰、明朗的方向能够为我们加速创建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模板。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比如说,一只狗。

假设你从未见过狗,那别人跟你介绍狗的概念时。对你而言,“狗”这个词汇,便没有什么意义。

相反,如果你是养狗达人。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对狗的了解便更加详尽、准确。甚至对于不同狗细节上的区别,你都能辨析一清二楚。

对于这两种人,第一种人无法形成对狗的“心理表征”;第二种人,对狗的“心理表征”则比大多数人更加“专业”。

如果将我们大多数人和养狗达人做对比。

我们看到不同种类的狗时,都将他们统称为“狗”,我们不会大多对他们有详尽了解。但是,养狗达人则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狗群系统”,在不同维度上,他们都能够对狗进行划分。

这其实就是,刻意练习中能够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

对于某个领域的杰出者来说,他们能够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卓越。

04、自创机会

现实中,并非每个人都有条件和机会有一个知己的导师帮助自己。但并不代表我们要气馁。

既然我们知道刻意练习的关键之处,那么借由在这个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下,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为自己构建“心理表征”。

艾利克森教授讲述了《穷理查智慧书》的作者“富兰克林”练习写作的故事,也许能够为我们如何自学找到一些方向。

首先,为自己创造提升技能的机会。

因一次偶然,富兰克林看到了《观察家》的英国杂志,并被里面的高质量文章所吸引。随后,他便决定自己也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在无人可以指导练习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系列提升写作的方法,成为自己的导师。

然后,牢记四原则:确定特定目标→专注→反馈→纠正。

比如:

他希望用相近的方式重写文章的一些句子的措辞。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写下对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只要能够回想到句子讲什么意思即可。(确定特定目标)

几天后,他发现只是简短描述后便结束,并无法让自己最终写出高质量文章。(反馈)

所以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后,后重新回头找到最初的文章,将两者进行比对,并有必要时纠正自己的版本。(纠正)

在确定特定目标之后,专注、反馈、纠正是无处不在的。当他完成这一阶段的“特定目标”后,他又重新制定了新的目标进入了下一轮的“专注”、“反馈”、“纠正”的循环。

在整个学习写作过程中,富兰克林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具备缜密和系统化的练习,也构筑了一个极为专业的“心理表征”。

所以,也许我们没有一位专业的导师可以引导自己,所处的领域可能还未拓展,也未有杰出的人物可以供自己参考。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遵循这些原则,便能够一步步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且由你主动去构筑它,让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祝好!

参考文献:《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 / 罗伯特·普尔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产后抑郁测试情绪管理双向情感障碍负面情绪聊天职业价值观社会心理学自愈能力思维反刍易怒症绿帽癖心理学无性婚姻心理咨询抑郁症测试偏执型人格爱情挽回边缘性人格障碍职场心理叛逆心理咨询师智力测试洁癖弗洛伊德依赖型人格障碍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