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助势自杀行为?
作者:可欣 2021-10-26 16:28:21 人际心理

近日,有媒体报道,网红“罗小猫猫子”在直播期间喝下农药自杀,经抢救无效去世。报道称,知情者透露“罗小猫猫子”在直播中喝农药本意并非想自杀,只是想引起男友的重视。然而当她在直播中拿出农药时,有网友在直播间留言起哄“快喝吧”,这些人的起哄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为什么有人会助势自杀行为?

自杀助势行为

自杀事件中,行为人以围观起哄、怂恿、谩骂等方式刺激自杀者,可称为自杀现场助势,其类似于非法律语境下的“落井下石”的做法。该做法客观上正向强化了自杀决议,为现代社会法治环境下消极的帮助他人自杀的特殊类型,故可以将自杀现场中的围观起哄、谩骂以及阻碍救援等一系列行为概括为自杀现场助势行为。

自杀助势行为跟自杀关联行为不同,有法律专家认为,“罗小猫猫子”属于具有正常理智的一般人,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自杀是她自己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网友起哄与自杀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所以,在法律上,这些起哄者的行为,很难依据刑法入罪。

自杀助势行为的原因有哪些呢?

自杀助势行为的原因

旁观者效应

更多网友从道德层面谴责,觉得这些起哄的人触犯了道德底线,国外有相关文献否定了纯属道德层面的原因,将该现象的发生归纳为“旁观者效应”,认为是自杀现场围观者的复杂社会心理是现场助势行为的真正缘由。在公民社会交流日渐生疏的当下,个人责任承担变得分散,出现“旁观者效应”,如果只有一人在现场,他会无可避免地意识到责任的存在,逃避自身责任的可能性小;

如果有多人在场,就会在心理层面排斥责任集中,让旁观者在事件中承担分散的责任和义务变得理所应当。假如围观者中有少数道德缺失者起哄闹事,其他围观者出于被煽动或是出于内心安全而参与自杀事件。尽管经事件的后续报道,围观起哄者都对自身失德行为作出负面判断,但在自杀事件现场,他们仍坚持自己只是众多参与者中一员,即使自己的不端行为有多么的丑陋,也会因为被围观者们的广泛参与而得以稀释或涤清。

差序格局下的自我主义

“差序格局”形象地指向一种社会关系,以“己”为中心,像一块石子投入河中一样,水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开,越荡越远、越荡越薄,结果建立起自己和别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对于大多数围观者而言,将自杀者置于波纹圈层的远端,在私人关系中跟自杀者完全是陌生人,自杀者的生或死跟他们的联系遥远且生疏,所以就会无动于衷,甚至会助长自杀行为。

弱者心态

“弱者心态”是指在心理上过度强调个人的感受,只想得到他人的认同而对自身是否足够付出或宽容在所不问,心理上的强烈冲突和不平衡感导致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和感受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偏激。一方面他们将从心底生出的仇恨转嫁于优于自己的“强者”身上,对强于自己的人表现出不悦、不服、压抑,有时甚至夹杂某种危险的破坏性情感,同时又不失时机的对弱于自己的“弱者”施以言语重伤和诽谤,以达到自己内心的某种平衡。

这类事件带来的结果极其恶劣,触及了人们敏感的神经,人们不断讨论到底是突破了道德底线还是触犯了法律底线,无论归于道德冷漠还是归于挑战法律,都无法挽救一条生命。愿这样的事情今后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自杀现场助势行为研究》,陈智才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绿帽情节产后抑郁症依赖型人格障碍职业价值观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系统九型人格恋母情结心理学治疗师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社交恐惧职场心理职业性格PUA易怒症原生家庭恐惧心理边缘性人格障碍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思维反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