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脑海里,会不会突然产生一些这样的念头:
吃饭时,想把碗摔在地上听听声音;
切菜时,想象如果切到了手指会是怎样的画面;
在教室里上课,突然担心头顶上正旋转的吊扇会不会掉下来……
甚至还可能有更“无法无天”“大逆不道”的想法:
下楼梯,突然想推前边的人一把;想冲进办公室把老板暴走一顿;
想万一和亲兄弟姐妹结婚了会怎样……
当然,也有看似稍微“正常”些的:
万一把储蓄都花光了怎么办;万一未出生的孩子健康有问题怎么办;和我结婚的这位,真的是那个对的人吗……
八成你会暗暗担心:我怎么会突然产生这样无厘头的想法!这种胡思乱想的情况,到底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
1、大脑里的不速之客
大脑冷不丁冒出的这些念头,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侵入性思维”或“闯入性思维”(intrusive thoughts)。
在《解锁:直面闯入性思维》一书中,焦虑症专家Martin Seif和Sally Winston描述,侵入性思维是一种不请自来的想法,常常可怕、怪异、讨厌,甚至令人痛苦。
至少90%的人会承认,自己曾有过侵入性思维。
通常,侵入性思维只是在我们脑海中一闪而过,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大可不必把侵入性思维当回事,它们只是个转瞬即逝的无厘头想法。
但有一些人,却会反复纠结于这些想法,特别是对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患者等,侵入性思维一旦盘踞在思维意识中,便很难离去,它会设法让人相信它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进而不断折磨人的内心。
比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焦虑发作时,就饱受侵入性思维之苦。他的私人医生披露,丘吉尔曾表示自己时常会产生撞火车、跳船之类的念头,甚至不敢睡在有阳台的房间:
“黑色的忧郁笼罩着我。当一辆快车通过时,我不敢站在站台月台边缘,非得退到后面,最好有个枕垫之类的东西挡在我跟列车中间。我也不敢站在船边往下看,下一个动作可能就会结束一切……我还不想告别这个世界,但念头,那种一跃而下的念头却会钻进脑子里。”
有的时候,侵入性思维的念头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但折磨性丝毫不减。
比如,社交焦虑患者在犯了某个错误、说错某句话、做了某件尴尬的事情后,会产生类似这样的想法——
“要是我刚才没做那件事就好了。”
或者——
“如果刚才我换个方式回复,他就不会对我留下坏印象了。”
他们反复纠结于这些记忆中,越是试图把它们从脑海中抹去,越是适得其反。
对抑郁患者,侵入性思维则常常呈现为:对自己的极端评价(eg. 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关注消极面并对未来做极端悲观预测(eg. TA的家人似乎对我不太热情,看来我们肯定会分手)等。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一遍遍回响,使得抑郁患者把大量脑力消耗在问题本身,无法客观看待自己和现实。
即便不属于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情况,某些侵入性思维也有可能给普通人造成困扰。
比如,乘坐飞机时担心“飞机失事了怎么办”,恋爱时担心“如果我不够爱TA怎么办”……
如果反复纠缠于这些想法,很可能就会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头脑中的不速之客呢?
2、如何应对侵入性思维?
首要的一点,是别把它当回事,把它正常化。哪怕你脑中想到的是非常疯狂、愚蠢、羞耻的想法。
在《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一书中,心理学研究者谢丽尔·保罗说:
每个人都会有秘密的、奇怪的、异常的、愚蠢的以及疯狂的想法,但很少有人能够把它们大声说出来。但有这些秘密的想法并不代表你是个坏人。……思维与行动之间存在鸿沟。
谢丽尔认为,我们生活在人们总是笑脸相迎的内敛型社会文化中,没办法知道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秘密的想法,正是因为这些想法无法正常化,所以羞耻就会生根发芽,而从羞耻到焦虑,则只有一步之遥。
应对侵入性思维的第二个关键,是找到“选择节点”——如果你感觉某个侵入性想法的种子已经落在了大脑中,并且开始感到一点焦虑——把这个时间点识别出来。
而后,你可以选择我们曾经介绍过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技术,对这个想法进行“认知解离”——
在这个念头前加上“我有一个想法”,抑或把这个想法用搞怪的曲调唱出来,总之,让你意识到,这仅仅只是个想法,想法的本质只是一串文字,它不是事实。
或者,你可以采用《解锁:直面闯入性思维》中6步的建议。
比如,当在拥抱恋人时,你感觉自己好像不太投入,于是产生了一个侵入性思维:“我的身体反应说明,我并没有那么爱TA。”
那么此时你可以这样做——
1. R:recognize,识别
识别到关键时点,并对自己说:“现在有一个想法闯入我的意识,这是一个侵入性思维,我能感觉到它。”
2. J:just thoughts,仅仅是想法
轻轻地告诉自己:“这些想法是自己出现的,别理它们。”
3. A:accept and allow,接纳和允许
侵入性思维之所以成为困扰,在于我们总想对抗、否定、消灭它,结果适得其反,越想努力清除,它粘得越牢。
而接纳,意味着对这个想法不参与、不回答、不对抗、不探究、不分辨、不分析、不回避、不评价,只是允许它存在,让它随心所欲,自由来去。
4. F:float and feel,顺其自然与感受
把注意力拉至现在的感觉,你能看到、听到、闻到和触摸到什么?比如在这个例子里,你可能会看到恋人的面庞,听到TA的情话,闻到TA衣服的气味,触摸到TA的身体,让注意力去感受这些。
5. T:let time pass,任由时间流逝
允许时间流逝是从焦虑中康复的重要技能之一。别去想“这坏念头怎么还不消失”,你完全可以整日与这些想法相处,想法只是想法。
6. P:proceed,继续前行
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情。在这个例子里,你可以回应恋人的拥抱。对侵入性思维这种“入侵者”,最强大的反应就是继续你的生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3、侵入性思维的启发
有句话叫:凡你所经历,必有益于你。
所以,换个角度来想,侵入性思维并不完全像它的名字那样可怕,它也包含着某种需要我们发掘的资源。
谢丽尔·保罗在《焦虑的智慧》中说,侵入性思维往往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透过其隐含的喻示,我们可以直达自我的内心。
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
谢丽尔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就职于某家大公司已经15年,工作很稳定,且收入不菲。
但在孩子出生后,她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可以自由灵活支配,便辞去了工作,开始创业。
起初,她做得不错,但突然有一天,她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这真的是我想毕生致力的事业吗?就是它了吗?我是不是应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我得稳定下来才行。”
这些念头一产生就挥之不去,她坚信这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怀疑自己正在错的路上越走越远,这让她痛苦不堪。
谢丽尔发现,在大公司工作的15年里,这位来访者从未产生过类似念头,而创业后却产生了不安定的感觉,那么很可能,即便是换一个创业方向,这位女士依然会自我怀疑。
因为这个念头就在她内心深处,如影随形。只不过大公司的稳定保障,给了她足够的慰藉和安定。
谢丽尔问她:
“这个侵入性想法里到底藏了什么呢?你在渴求什么?通过它,你在逃避什么?”
经过引导,这位女士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真实渴望:
“我最主要的问题是感到不满足和无价值,很需要一个确定的位置。”
谢丽尔在书里总结道:
侵入性思维涉及很多核心诉求和情绪,但追根溯源是对确定性的渴求。很多人面对焦虑和侵入性思维的时候,采取的是“打地鼠”策略,想要根除一个又一个问题,可很快就会发现,“地鼠”一只接一只冒出来,让人更加焦虑。
要知道,有些问题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要学会与“不确定性”相处,接受这个世界不完美的状态:
这就好像没有哪个验血实验可以证明你是100%的异性恋者或同性恋者,或者你“足够”爱自己的伴侣,又或者你居住在“合适”的城市等。我们要么努力达到自信、自知,来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要么便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
……只有与无知为伍,才能真正拥有自由。只有习惯于未知并深入探索思维的深层内涵,侵入式思维才会逐渐消失。
……
在准备“侵入性思维”这个选题时,我看到的大部分参考资料,都会把它看做是一个应该如何去解决、去消除的问题。
但《焦虑的智慧》却给了我不一样的启发:原来,带来困扰的侵入式思维,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疗愈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
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每一个困扰过我们的问题,都蕴藏着一个宝贵的启示。
人生就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一程风雨接一程风雨。但风雨过后天会放晴,我们步履不停,回头一看,其实已经走了很远的路。
也是在这条路上,我们逐渐有了希腊德尔菲神庙柱子上那句箴言的答案:
人啊,认识你自己!
部分参考资料:
[1]【美】谢丽尔·保罗《焦虑的智慧:担忧和侵入式思维如何帮助我们疗愈》,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心理,2021
[2]【美】莎莉·温斯顿;马丁·塞夫《解锁:直面闯入性思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3] 知乎@WYPSY《侵入性思维 Intrusive Thoughts ▏常见心理障碍及循证干预》https://zhuanlan.zhihu.com/p/53221375
[4] 公众号@WYPSY《强迫思维|与核心自我价值相违背的侵入性思维(附评估表)》https://mp.weixin.qq.com/s/gM-DzQLrcuhLrUqum4JhxQ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39694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662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238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4203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15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