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喜欢我?
作者:李越 2021-08-03 14:57:27 婚恋心理

大家好,我是子休。

今天我要给大家解答人类三大谜题之一,来自我们能顶半边天的女性提问最多的、百度上有一亿个词条、亲测知乎滚动了三分钟还能有不重样类似问题的一个终极问题——“他到底喜不喜欢我?”

如果可以统计我接的咨询问题出现热度的话,这个问题,绝对名列第一位!

不管是青涩的小姑娘,还是成熟风韵的女性;不管是刚刚起步、未经世事的学生,还是摸爬滚打、宦海风云的高知......几乎每一个咨询里,这个问题都要被提起。

你如果再仔细观察网络上所有的词条,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心理平台,不同的公众号、营销号,都给出了这样的标题:

《男人爱上你的10个特征》,《做到这10点,就跟他一辈子吧》,《爱她就应该这样做《快转给你的姐妹们看看吧,别再上当受骗了》,《男人爱上你就会这样》等等......

点进去之后,你就会看到这样的话语:

爱上一个人,通过他的眼睛就能知道,爱上你,他绝不会xxxxx...,他绝对会xxxx....,诸如此类。

哇,如果这些是真的,你不觉得,是在把我们新时代女性当傻子吗?我要想欺骗一个女生太容易了吧?

见面之前翻开百度,把十条金句背一遍,然后对照着做一遍,那请问:我是爱上了还是没爱上呢?

有人说了:“这个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嘛。”

好,那么有一哥们,很喜欢一个女孩,他也做到了上述十条一段时间,可是姑娘一直没有反馈,他不得不放弃,那请问,他是喜欢上了还是没喜欢上呢?

“哼,他放弃了,说明他不喜欢。”

好,一般我们对说出这种话的人,我们称之为绿茶。不过这个超纲了,我们咱不讨论。

回到我们的主题,相信即使我不把这些话列上来,你也知道它们有多不靠谱,那么究竟有没有什么方法,帮我们辨别一个人到底喜不喜欢我们呢?

这得从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向说起。

从小我们看小说,思考问题就喜欢非黑即白:“哦,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好人我们要支持,坏人我们要抵制”。

我们对事情也喜欢这样去判断:这个是好事,那个是坏事,好事我们多做,坏事我们不要做。

但是随着我们长大,我们慢慢的发现,所有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化。

“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爱因斯坦因为量子力学促使了原子弹的发明,“胖子”和“小男孩”一瞬间导致无数生命灰飞烟灭,那么这个时候,你说爱因斯坦是好是坏呢?

但是量子力学推倒了人类已知经典力学建立的大厦,促进了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核威慑的存在,近几十年的大规模战争其实在进一步的减少。那你说用这个去评判爱因斯坦是好是坏?

还记得亦正亦邪的英雄电影《毒液》么?站在地球人的角度,除了哈哈一笑外,它大概是个惩奸除恶的侠客,但是对于它的同胞来说,它大概是个为了一己私利卖国的“毒奸”了。

好,扯远了,你看到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评判标准就不一样,你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是也”。现在回到“喜不喜欢”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这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来自于对方心中想法的概念,所有的喜欢都可能变成过度的美化和揣测,所有的不喜欢也都可能是自以为是的诛心。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喜欢我?

从行为学的角度说,如果我们把大家所认可的“喜欢”的表现形式,通过统计找到这个事情行为表象的共通点,那么就必须得承认这种结果是大样本统计得出的。

大样本统计得出就不得不承认,我们要去判断一个单一个体行为的动机时,它具有差异性。

霸道总裁啥也不问拉着你就走是喜欢,小奶狗贴心关照照顾情绪也是喜欢,那些默默奉献不吭一声,您甭管他结局如何,也是喜欢......

之前女孩子们那么喜欢玩的玛丽苏游戏《恋与制作人》,四个主角截然不同的性格,导致的不同甚至矛盾的行为,但是都喜欢女主角啊,你没办法定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

再深入一些,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真的对吗?

它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观点,不过因为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宣传被广而告之的“公信力”。这个“公信力”,可能诱导着没有这个动机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做出符合行为预测的行为。

通俗点说,比如大家都认可了喜欢是什么样的观点,那么如一开始所说,我只要按照这个行为做事,你甭管我目的是啥,那我就是喜欢。

那么“骗炮”啊、“捡炮”啊这些都不存在了,因为“我是喜欢的”,我在某一阶段,做的事情符合这个行为,如果这个标准成立,那被骗的的只会更多。

到现在,我们得出了第一个结论:

喜欢与否这个问题,由于行为和动机不具备统一性,所以本质上,是没办法得出一个确切结论的。

虽然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可以通过脑部神经肌电水平和身体激素水平,对于这心理动机进行更多的观测,但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相处的对象都抓到医院或实验室去,所以不具备可行性。

我们继续往下讨论,上面讨论问题时,有两个重要的变量因素没有着重考虑,现在我们继续把这个问题复杂化。

第一个变量,喜欢的对象——你。

因为我们作为被喜欢的对象,作为一个人,也是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的,在这里我们先统一一个观点:

你,这个个体,你的颜值,你的阅历,你的内涵,你的知识,你的钱......这些都是你,这些所有构成起来的,才叫一个你,这是不可分割的。

但是喜欢这个概念,却是可分割的。

比如说你在app上刷到那些萌宠,"哇,好可爱",这个时候你喜欢的只是它长得可爱,摸起来舒服,而它跑你脸上拉屎、撕家,这些事则是你不喜欢的。

对应到人也一样:

属于你的某一个特质,可能会被人喜欢,你的某一个特质,可能又不被喜欢。

当我们讨论一个人喜不喜欢你时,如果答案是喜欢,那么可能喜欢的其实确实就是某一部分,如果答案是不喜欢,那么可能其实是不喜欢某一部分。

第二个变量,时间。

对于喜欢这一心理活动的两个对应主体,对方和你都处在时间的变化中,而时间及时间所造成的周边变量:

比如有一天这个人被催眠了,喝了忘情水了,你有一天看上别人了,发现他对你的生活造成困扰和拖累了,都会对应喜欢与否的变化,要不我们就没有分手这个说法了。

而这个变化,由喜欢变为不喜欢,或是由不喜欢变为喜欢,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但却不是完全对立的行为。

这里的时间长度上也没有特殊的约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这里暂不探讨。

那么第二个结论其实也出来了:

喜欢与否,跟作用对象的变化和由时间推进带来的双方变化都有关系,而这两个变量涉及的面极其广,没有办法做到定量分析,所以喜欢与否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

了解了这两个初步结论,我们可以发现:

通过二元化的思维,单一的凭借某些行为或者某些行为的改变,去判断一个人喜欢与否、喜欢过没有,是一件极其不靠谱的事情。

这个事情需要多元化的分析和判断,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事件的发生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准确,因为回到第一个结论,这种通过行为判断动机的方式本身也不可取。

好了,这个问题到此,你可以开始回想了:

当你接受不了分手时,所找寻的那些点点滴滴他明明喜欢你的证明,那些他曾经做过的一切一切,跟这个时间节点,对方不想跟你继续这段关系矛盾吗?

那些证明真的能证明这个节点他是喜欢你的吗?那些“我相信他爱我,你看之前他都怎样怎样,他一定是有别的原因才会和我分开的”这种判断存在逻辑因果关系吗?

当你控诉男人的无情,将这种情绪转为愤恨,认为对方自始至终都在骗你,都在玩弄你的感情,这种甩锅的判断准确吗?

当你单一的因为某一天他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或是忘了给你回电话,或是没有给你回微信,或是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哄你时,你快速地判断:他变了,他已经不喜欢你了,然后恼羞成怒,批判对方,你这时的判断,又是理智的吗?

甚至,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不是洗地,但是出轨、骗炮、这些行为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真的可以说他到底喜不喜欢你吗?

我相信你也明白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这种简单的二元化的答案,他喜不喜欢、喜欢过没有,这个问题除了他自己,可能永远没有答案。

甚至,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多的来源于激素水平和神经肌电水平,他自己,可能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而影响他行为的,更多的是你们双方的合作基础,我在《谈恋爱要像谈生意一样,合作共赢才能长久》一文中有过论述。

回到一开始,也许,在很多阶段,你就不应该过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如果有男生追你,你不需要去考虑他是真心还是套路,你只需要考虑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对这个事情的预期又有多少。

如果你们还在一起,那么过多的思考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在增加你的焦虑,增加双方交流的负担;

如果你们已经分开,思考这个问题更会让你陷入自我的怀疑和对感情、对对方的憎恨。

有时候憎恨不是坏事,它可能可以帮助一些人快速的抽离,但是过多的憎恨,会严重影响你对感情、对未来的另一半的信心和判断力,甚至是对自己造成伤害。

回到“真心”or“套路”的问题,我们再尝试一下用这种多元化分析的方式分析下这两个词,你会发现,这两个词可能本来就不是对立的。

真心是如果定义为是心理的活动,那么套路是实际的行为,这两个词,没有逻辑因果关系,也没有对立的关系。

比如真的喜欢你,为了得到你,用了一些方法或套路,那么这不是真心吗?

再多元化一下真心这个词,跟上述证明过程一样,什么又叫做真心呢?

我们常给很多人说:“你要学会单纯且聪明”,应对这个问题,我想:

单纯就是如果你跟对方还在一块,你也仍然想跟对方在一块,对方也没有跟你说想要跟你分开或触及你的原则和底线,那么,对方就是喜欢你的。

如果你们已经分开,或是追求不成,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用去找证明,也不用去读心或诛心,你就当对方是不喜欢你的就好了。

而聪明就是,学会这种多元化的方式去分析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至少,它能够帮助你更快的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快的进步,也能帮你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

而看清这些本质,本来就是让自己更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依据自己的目的来做选择,而不是根据别人的喜欢与否来改变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九型人格情绪管理女人心理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医生抑郁症测试心理恐惧症自闭症洁癖心理咨询桃花运MBTI自卑职场心理焦虑症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抑郁症霍格沃茨负面情绪思维反刍情商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测试偏执型人格EPDS智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