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谈恋爱时:众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
恋爱三个月后:???是我间歇性失明还是味觉失常?
这大概是小C第101次向我吐槽她的爱情:
为什么总是我遇到这种事情?我是被下了降头还是受了诅咒?
爱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怎么每次都和我想的不一样?
我当初到底是怎么看上他的?哎!谈什么恋爱,是手机不好玩?还是电视不好看?
可是吐槽得再多,也依然无法解决她内心的困惑。明明刚在一起时还是“水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怎么才过三个月,心上人就成了心上的人渣?
当初千挑万选的意中人,抱着共度余生的想法在一起,却在几个月后,不可自抑地对这段关系感到失望、嫌恶、气愤,甚至对当初那个信誓旦旦以为遇到真爱的自己感到羞愧,以至于产生分手的想法。这样的体验很多人都有过。从一开始以为遇到真爱的满心期待,到后来的期待落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01、理想化的爱情注定长久不了
在恋爱初期,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在和身边这个真实的人恋爱,而是在和自己想象中的爱情谈恋爱。有人说,女生恋爱时的内心戏很丰富:在和喜欢的人说了几句话后,就已经忍不住想好了要和他举办怎样的婚礼,开始思考以后生出的宝宝叫什么名字才好听。是的,我们总是热衷于脑补,替自己想象出了一场恢弘盛大的爱情故事,却往往忽略了对方也许并不愿意按照我们的剧本配合表演。
这种在关系一开始,不自觉地将别人想象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对象,并期待着对方可以拯救自己,带领自己获得幸福的过程,称之为理想化的过程。
理想化过程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一见钟情”:初次见到一个人,就认定对方是那个可以带给自己一辈子幸福的人。这种“认定”,靠的不是对自己的理解,也不是对对方的理解,而是自己强大的脑补和想象,也就是对对方的理想化。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理想化别人呢?那些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我们越对自己不满意,对别人和外界就会有越高的期待,就越希望别人是完美的。这是将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
“你这么好,我的幸福就靠你了。”
“你这么厉害,可一定要帮帮我。”
这些话实际上都在表达一个意思:虽然我不够好,但是没关系,还有你啊!
听上去这似乎是一条捷径,只要找到一个足够完美、强大、优秀的人,我们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做,轻松收获幸福人生。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理想化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注定是要破灭的,这些期待注定会落空。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你去过你自己的人生,替你去实现你想要实现的幸福。没有人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
习惯理想化的人总是期待由别人来拯救自己、帮助自己、引领自己走向幸福,而不是靠自己去努力变得更好。也正因此,理想化的人总是很难自我成长,因为他们始终在等着别人来替他们成长。
那为什么这些人会习惯性地理想化别人呢?
02、理想化源于婴儿对妈妈的期待
我们每个人最初的理想化对象,其实是自己的妈妈。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我们希望自己的抚育者是强大的、完美的、无条件爱着我们的。我们希望不论自己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她都可以满足我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不会离开我们。这就是理想化最初的样子。
但事实上,在现实层面,妈妈们也只是普通人,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因此,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分离,产生恐慌、不安等情绪。这就是最初的理想化破灭:我们发现,妈妈没办法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对待我们,没办法立刻知晓我们的所有需要,也没办法满足我们的所有需要。
不过,理想化虽然破灭了,我们的这份期待却没有消失——也许只是运气不好呢?也许下一个人就可以做到呢?因此,当我们逐渐长大成人,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去理想化别人,企图填补自己在婴儿时期没有被满足的期待。
于是,虽然我们在生理层面已经是成年人,但是我们心理的某个部分,却依然停留在婴儿时期,并且不断重复着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理想化过程,希望下一次可以不再失望。
我们不断重复着这一过程,而每一次期待的落空,就像压在骆驼背上的又一根稻草,你会忍不住质问自己:还可以这样坚持多久?
03、学会去理想化,找到自己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持续失望,并不是由于不够努力,而只是走错了方向。虽然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婴儿时期的小小期待,但在其他更多的部分,我们已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了。而这恰恰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点——自己已经长大了。
我们不再是那个没有任何能力与力量,只能待在那里等着别人去爱、去哺育的婴儿了。现在的你,即使没有任何人照顾,也可以活下去了,因为你学会了照顾自己。你知道每天要按时吃饭、多喝水,你知道做什么可以让自己开心,你知道怎样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些你都学会了。
你拥有着自己生命的主导权,不需要再等着别人去爱、去照顾,而是可以主动学会去爱。成年人的爱和婴儿时期的爱最大的不同是,婴儿时期的我们只能被动索取爱、等待爱,如果抚育者没有给到我们想要的爱,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愤怒,这种愤怒的实质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我只能依靠你,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
但成年人的爱是平等的关系,是充满互动的过程。你不需要他是完美的,正如你也不需要让自己很完美。正因为你们都不完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而不是强行扮演“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角色。
如果一定要有拯救,那也是两个人在琐碎的疲惫生活中相互拯救,一同遥望星辰大海,而不是彼此消耗,怨气横生,一再暴露自己的匮乏。
理想化让我们只想在原地等着被某个完美的对象所拯救,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一生,而往往忽略了自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如果你在以往的亲密关系中,总是习惯性地理想化他人,忍不住怀疑自己为什么就是遇不到那个对的人;如果你已经有点习得性无助,忍不住对爱情一再感到失望,那么不妨换一个思路,想一想除了满怀怨气地站在原地等待,也许还可以主动地去做一点什么。
这可以是通过学习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了解自己真实的样子;也可以是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在亲密关系中遇到冲突和矛盾时,尝试着去澄清和沟通,而不是直接放弃;还可以是其他很多让你有所感悟和成长的方式。你会发现,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你的力量可以很强大。
众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与其苦大仇深地满世界去找草莓,不如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一颗香甜可口的小草莓。毕竟,一颗草莓,也解救不了谁的人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99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5556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7425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880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376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