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作者:黄贝尔 2021-04-07 17:33:59 婚恋心理

人生里面的确有很多“大事”,比如生老病死,其次可能就是婚姻、教育、就业……而其中一些事情是人们主观上难以把控的(比如生死),但是关于类似婚姻这种事情,人们总觉得尽在自己的掌控中,但往往最后发现一地鸡毛。

记得2002年有部理查·基尔主演的电影叫《不忠》。讲的是主角是帅气富有的丈夫,但由于妻子的背叛,默默承受着愤怒和屈辱,最终成为杀人犯的故事。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这里牵引出一个话题:杀人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罪行,可是扼杀婚姻似乎成了一个难以被定罪的行为。

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人的生命和婚姻关系放在一起时,似乎婚姻关系的价值瞬间趋近于“零”(如果用定罪或不定罪的差异来比较的话)。

当然这里不想去深入讨论法律和伦理层面的话题,然而我们反过来想想,是不是在很多渐渐走向死亡的婚姻中,双方也会感觉自己的价值在渐渐消亡呢?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01、你们是从哪条路走向婚姻的?

“你该结婚了……”

“你想结婚吗?”

“我们结婚吧!”

几乎每个人的人生里都会听到或说出上面的话。究竟一对情侣为什么要结婚?这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也有学者归纳了两人走向婚姻的几个要素。

比如有人认为是吸引力、道德观和依附(归属)感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有其他学者归纳了走向婚姻的四条“通道”,以及背后可能隐藏的危机:

两情相悦

这当然是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双方都存在对彼此的充分好感,在这种好感的基础上,愿意把关系更进一步,并最终走向婚姻。

不过学者指出,这种因为纯粹的好感(甚至一见钟情)而结合的婚姻,同样存在危机。尤其是可能存在对伴侣不切实际的设想,而在遇到矛盾时,双方的错愕感、挫败感会非常强烈。例如会想:“他/她原来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啊?!”

价值交换

这种关系也比较常见。例如在学习、工作环境中遇到彼此,除了相互的好感,还认为对方能在某些方面给予自己帮助或推动。

这里也包括了主观上的价值匹配,或者客观上一方的确需要另一方的帮助。

这类婚姻的危机在于,双方结合的动机——或者说驱动力——并非完全是去经营一段关系,而可能是先去维系这种原本存在的目的或利益。

因此,双方遇到感情问题时,心理上的准备可能不充分,也可能产生隐忍或者无可奈何的感觉。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道德约束

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而且往往是在外力驱使下完成的婚姻结合。比如妥协于家人的安排(催婚),或者未婚先孕等等。

很明显,道德约束在这种婚姻里会形成一种“标签”。感情好也就罢了,如果出现矛盾,双方很容易先想到这个标签的存在,并且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无奈感,例如很遗憾自己没有多一点时间去了解对方。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往往多见于年龄偏大的伴侣。这种模式可能带有一种“逃避内心或外在压力”的含义。例如,觉得自己年龄渐长,实在应该找个伴了。

甚至说,两个人已经相识很久,似乎也找不出对方什么缺点,于是自然而然就结合了。

这种婚姻的危机可能在于,到了某个阶段,或者遇到某些矛盾后,当事人容易质疑这段婚姻真正的意义所在。

换句话说,在一开始就对婚姻的认识不太清楚。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02、关系中需要20%的“利他”

确实,在婚姻中出现困境或矛盾时,人们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自己身上的那种悲伤、愤怒、委屈或无助,而非对方身上的。

也就是说,人们会本能地先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至于会不会考虑对方,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自私”是人的本能,达尔文也说过:“比较自私的动物,应该会有更大机会生存下来。”

理论上来说,“经常为他人考虑”的生物会越来越少,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为其他生物付出精力而且承担风险。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见得。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有科学家把小白鼠A关在笼子里,另一个笼子里放着巧克力,两个笼子都可以被小白鼠B轻易打开。

科学家发现,小白鼠B并不会对着巧克力贪嘴,也会打开小白鼠A的笼子,并拿出大概30%的巧克力与其“共享”。同样的“利他行为”也在大猩猩身上被观察到。

回到关系问题上,不得不提一下去年在进化心理学领域发表的一篇研究。该研究首次从基因和神经科学层面探讨了“浪漫关系和健康关系中,基因和神经系统的差异”。复杂的术语就不讲了,这里直接讲结论:

浪漫的爱情关系中,研究发现双方有更多的冲动、能量和自我肯定。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研究发现双方有更多“共情”和“利他精神”。

用简单的话来说,浪漫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好,往往会本着“我想对你好”,或者“我觉得这样我们会更快乐”的冲动。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而利他精神则不一样,其出发点是:

“我想知道你的感受和需求”

“这样做你可能会感到更舒服”

“我会给你一个喘息的空间”

因此,可以看到,浪漫关系中的人,其行为和目的尽管很“浪漫”,但似乎带有着一种主观,甚至是进攻性。

利他主义的人,其行为特质往往是先“向后退一步”,为对方腾出一个小小的空间,接纳对方的情绪,甚至是任性,再去寻求一种平衡。

上面提及的四条婚姻通道,具体是哪条也许并不太重要,毕竟两个人的相遇和结合也是一种概率事件。

但是,爱情上的概率,并不成为每个人抛弃理性思维的理由。尤其是,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婚姻本身带有着一些目的性,或者无奈,反而就更应该在主观上去为自己的婚姻描绘一个新的图景。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如何培养自己在婚姻中的“利他精神”?也许这是个很庞大的话题,但也不妨我们去了解一些非常基本而实用的技巧:

1. 尽量避免参与到家庭纷争中

其实面对矛盾时,人们很多的思维和行为,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例如我们目睹家人如何争吵,如何谩骂对方,如何冷战,自然而然就烙印在我们心里。

因此,在生活中,要尽量去回避那些无意义的家庭纷争(尤其是来自于大家庭的)。由于中国式婚姻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比较紧密,因此更加要避免把自己的婚姻牵扯进原生家庭的纷争,或者一些不匹配的价值观中。

2. 多做提升自我认知的事情

这里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提升”,一个是“自我”。面对婚姻中的矛盾,很多人把期望投射到了对方身上。

例如质疑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质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人……过多把精力消耗在对伴侣的质疑上,只会进一步降低自我认知。

在生活中、工作中,其实可以找到很多提升自我,而又无需进行无意义消耗的事情。

稳定的婚姻关系中离不开“共情”和利他精神

3. 用胡萝卜,而不是大棒

如果对方做错了,请拿“胡萝卜”打他,而不是用“大棒”。毕竟胡萝卜打完了还能啃几口。如果对方有进步,请给他更多的“胡萝卜”。

人们都喜欢温柔,喜欢赞美,如果婚姻里面只剩否定和批驳,只会让那些做得不好的人,对下一步的生活更加望而却步。

4. 你很平凡,没有必要自卑,也无需自负

是的,其实每个人都很平凡。在你眼里那个一无是处的伴侣,放在人群中并不会比其他人差太多;在你心目中那个心高气傲的自己,放在人群中也会泯然于众生。

婚姻的幸福只会在良好的互动和互利中产生,绝不会诞生于自卑或自负中。

也无需给自己太多压力,毕竟,小白鼠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呢?

参考资料

Acevedo, B. P., Poulin, M. J., Collins, N. L., & Brown, L. L. (2020). After the Honeymoon: Neural and Genetic Correlates of Romantic Love in Newlywed Marriag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634.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闭症负面情绪冥想倾诉心理恐惧症回避型人格障碍容貌焦虑绿帽癖心理测评系统产后抑郁症爱情挽回依赖型人格九型人格PUA性取向情商无性婚姻九型人格心理医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强迫症思维反刍心理治疗心理洁癖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