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中的各种应用软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互相之间联系越来越方便,但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几乎没有了“休息”,因为方便联系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会随时的响起消息提醒我们有人找,各种消息充斥这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些需要专心做事的人有时候会很烦恼,被微信打断之后你还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吗?
有很多人都深受各种通讯app的困扰,经常被各种消息打扰,想要关闭但是又怕错过重要的通知,但是不关闭就经常会被打断自己的专注的状态,其实,传说有一群人时不被打扰的那就是“千禧一代”!“千禧一代”指的是在1982-2000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几乎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一起成长。因此,他们一直被认为能够更熟练地习惯和使用各类电子产品,并且与老一辈人相比能更好地应对电子产品产生的干扰,那么这是否是真的呢?
心理学研究者近期做了这样一个研究——“千禧一代”是否能更好地在电子产品的干扰中切换注意力?
注意力切换这个概念大家或许有些陌生,比如我在打下这段字的同时收到了一条微信消息,在回复了微信之后再继续回来打字,这就是典型的注意力切换。
注意力切换可以分为自愿完成的以及非自愿完成的。如果你在背完单词后想要看一集最新的电视剧,那就是自愿完成了注意力切换。但是如果你在背单词的同时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老板的紧急邮件,那么就是非自愿地被邮件干扰,不得不进行注意力切换。
而电子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经常突然地发来消息,那么将会导致大量非自愿的注意力切换。研究发现,与自愿的注意力切换相比,人们通常需要调动更多的精力来完成非自愿的注意力切换,会对任务表现产生损害。比如在听课的同时回复微信消息与课间统一回复微信消息相比,通常来说前者的听课效果会更差。
那么这种影响是否会在“千禧一代”身上出现呢?研究者模拟了一个典型的工作环境,并设置了来自电子产品的突然干扰,招募一群年轻人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由此来探究受到电子产品干扰的年轻人会不会在注意力切换之后对任务表现产生影响呢?
结果发现,在受到干扰的条件下,在电子产品之间的注意力切换并不会损害到他们的工作任务表现。可见,至少对于”千禧一代“来说,似乎是可以无视来自电子产品的干扰的。
那么为什么“千禧一代”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会更高呢?
或许, 在他们的生长环境中,电子产品已经“充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即时通讯设备,因此在研究时弹出一些干扰可能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就像平常生活一样,更能够轻松融入实验的场景之中,由此不会对工作表现产生影响。
在并非针对“千禧一代”,而是针对老一辈人群的研究发现,当被电子产品打断后,人们大约需要25分钟才能够专注到原来的任务中,并且有41%的打断甚至会导致被中断的任务完全停止
研究者认为,这种在“千禧一代”和老一辈身上出现的不同结果可能是由于一种认知差异——“千禧一代”以即时通讯程序作为主要沟通工具,而使用它们会让交谈时间更短、速度更快,进而带来较少的干扰,反而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手段。同时,微信这类通讯工具在作为聊天工具的同时,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
但其实我觉得,可能00后这批人更适合“千禧一代”的名字吧,并且他们才更是伴随着网络一起成长起来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557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20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950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15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9993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