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一个会发光的女人!她是怎么做到的?从《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出口成诗,《朗读者》中制片主持一人挑,再到《主持人大赛》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点评,董卿的名言名句,近几年的董卿总是能不断的给观众带去惊喜,她用高雅谈吐和仪态万千,完美的诠释了“富有诗书气自华”,作为新时代女性的标杆,她站在台上,疾病不说话,也是闪闪发光!
和董卿一样的女人还有很多,她们大多成功、自信、温暖,因为她们都有高自尊。
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妇联的口号一直是这八个大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尊排在第一位,因为如果没有自尊,就不会有自信;没有自尊自信,女性无法自立,更谈不上自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自尊感对于女性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从两岁左右,开始意识到我和他人的不同,也就是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但这个时候仅仅是躯体上的自我,直到12~18岁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完成自我同一性,也就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自我概念,即:我是一个____的人。
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自我情感、自我体验或评价。
举例来说,如果自我概念是“我是一个有洁癖的人”。
自尊感就是围绕“我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这个自我概念形成的自我情感、体验和评价。
低自尊感的人可能这样想:因为我是个肮脏的人,我需要被清洁。
高自尊感的人可能这样想:虽然有时候会有人让说我很麻烦,但我喜欢干净的环境,这没什么不好的。
如果自我概念是:我是一个诚实的人
低自尊感的人可能这样评价:因为别人总是不相信我。
高自尊感的人可能这样评价:诚实让我收获来很多珍贵友谊。
自尊与成功
有关自尊的研究发现,自尊与成功预期成正相关。低自尊感的人对外界影响更加敏感,需要他人的认同,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价,因此他们更乐于赞同他人的观点,更注重取悦他人,也倾向于按照自己尊重的人的信念和行为行事,所以他们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而高自尊感的人相信自己拥有成功工作,不太喜欢选择传统性工作,对他们的工作更为满意。
自尊与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低自尊女性常常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感受到更多的拒绝和伤害,变得容易发怒。亲密关系遇到问题时,高自尊者愿意拉近和伴侣的距离,努力修复关系,而低自尊者往往防御性的把自己隔离起来,很难有建设性行为。
低自尊女性常见问题:无条件依赖顺从,需要男性首肯,害怕冲突,过度自责,无能力表达愤怒,非自愿性行为,有更多可能受到暴力,神经性厌食症,抑郁症等
为什么有些人有高自尊,有些人没有?我们看看心理学认为有哪些影响自尊的因素:
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低自尊
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性父母,比专制型、忽略型、放任型父母,更容易培养出高自尊孩子
社会经济地位:经济地位高的人普遍自尊感高
伙伴关系:周围人对自己的认可多,自尊感高
教师评价:老师的称赞和正向期待越多,孩子自尊感越高
大众传媒: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低自尊的诸多鼓励,例如“三从四德”等,增加女性对低自尊感的认同。
除了上面这些不可控的因素之外,一个女性可以为提升自己的自尊感做些什么呢?
1、降低不切实际的预期。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有一个自尊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也就是自己内心的期待。
所以提升自尊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现实成就;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
2、做自己擅长的事
人们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是可以获得高自尊的。
股神巴菲特的挚友兼合作伙伴,查理·芒格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商人,他说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事,也就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查理·芒格的投资集中在传统工业制造业,而近年来火爆的人工智能方面,他坚决不碰,因为不懂。
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查理·芒格非常擅长学习,他喜欢做公共交通,而不是自己开车,因为可以节省开车的时间用来看书。
董卿的床头永远有一本书,所有的电子产品一律不带进卧室,每天睡前的一小时阅读,已经成为她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读书旅行,思想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多去户外旅行,体验另外一种生活和人生态度。
3、提升自尊,从接受真实的自己开始
美国一所大学的科研人员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叫“伤痕实验”。他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分别安排在10个没有镜子的房间里,告知此次研究方法:他们将通过化妆术,变成一个个面部有疤痕的丑陋的人,在指定地方观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反应。
好莱坞专业化妆师在志愿者的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他们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之后,心理学家们告诉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他们已经用湿棉纱把化妆出来的假疤痕和血迹彻底擦干净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却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脸上有一大块让人望而生厌的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急切等待医生治疗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诊室里,人来人往,志愿者们在这里可以充分观察和感受人们的种种反应。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各自向心理学家陈述了感受。
他们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志愿者A说:“候诊室里那个胖女人最讨厌,一进门就对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没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
志愿者B说:“现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来有一个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个沙发上的,没一会,他就赶紧拍屁股走开了。我脸上不就是有一块疤吗?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我吗?这样的人,可恶得很!”
志愿者C说:“我见到的陌生人中,有两个年轻女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她们穿着非常讲究,像个有知识、有修养的白领,可是我却发现,她们俩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换成两个小伙子,我一定将他们痛揍一顿!”
志愿者们滔滔不绝,普遍认为,陌生人对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厌恶、缺乏善意,而且眼睛总是很无礼地盯着自己的伤疤。
实际上,他们的脸是干净的,没有疤痕!
这个试验告诉我们:你怎么看待自己,他人就怎么看待你!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我们焦虑的、畏惧的种种,都可能只是幻想中投射的“疤痕”,
你心中有这样一道“疤痕”吗?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有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看见真实的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这是女性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201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65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83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151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855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