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至今,相信人们也是经历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是很特殊的,环境的转变,压力的突袭,让不少人暴露除了自身的弱点,过于放纵自我,身体不适,焦虑紧张,余粮不足等等,再加上生活医疗物资短期内紧缺,各种谣言,假消息的趁虚而入,更进一步的促发了各种应激反应,疫情之下,暴露了人们的五大生活漏洞!快来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巴菲特曾经说过:
“只有当潮水褪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平时,多少人肆意挥霍身体、精神、金钱。让生活陷入“垃圾健康”状态却浑不自知。
一场疫情,是时候让中国人正视这5种健康漏洞了。
01.
健康漏洞:身体健康
每天上涨的死亡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离开。一场疫情,夺去了他们生的希望。死去的人生前痛苦挣扎,活着的人无限惋惜。
人们终于意识到了生老病死的残忍。正应了那句: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多少人由衷感叹,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活着是多么幸运。
在《奇葩说》,邱晨曾经分享自己一段患癌经历。她说手机上有一个倒计时,219天前,她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在接受治疗后,邱晨脖子上留下了一道很长的疤。别人问她怎么回事,她轻松地说,“换了个头。”但知道真相的人都笑不出来。她说,“死亡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死亡不会跟我们讨价还价,它对我们一视同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放下内心的偏见和傲慢,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漫不经心。
茨威格曾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有太多的人,趁着身体健康,拼命工作,肆意玩乐。还不以为意地自我调侃: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长的夜。殊不知,人生只有一次,身体才是最宝贵的财产。
之前看过一条微博,让我记忆犹新:“我以为一般来停尸房的逝者大多是老人,但是我没想到年轻人这么多。这世上,所有的猝不及防,都是蓄谋已久。如果一味透支身体,无视健康,最终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次疫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每个人一次全面自省和调整生活作息的机会。毕竟在生死面前,其他的都是小事。
02.
健康漏洞:心理健康
除了感染的人,在疫情中,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情绪的瘟疫”。许多人淹没在各类负面信息中,情绪过度卷入,但又无能为力:“焦虑地持续刷手机,越看越沮丧” ;“呼吸不畅、胸闷、莫名地想哭” ;“坐立难安,什么事情都做不进去”。
曾经看到一个新闻:家住湖北的周先生,疫情期间能吃能喝,体温一直正常,却每天反复量体温。平时内向的他,还变得精神亢奋。一天晚上泡脚后,体温上升了一点,竟在家崩溃大哭。父亲抱着他说:“不担心你得肺炎,就怕你精神出了问题。”
面对新型肺炎,大家难免精神紧张。特别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被不断重复、不断出现。每一件坏事的刷屏,都会对人产生心理负担。这给我们的心理素质,来了一次突击测试。面对从未遇到的困境,心态健康的人能及时调整自己。稳定的情绪,让他们面对问题时态度积极,思路专注且清晰。能冷静识别、分析出有效信息。而焦虑的人,由于担心和无措的累积。在信息过载中无法专注,陷入盲从。
一般来说,这类人在平时往往不善于觉察、处理负向情绪,凡事憋在心里,即便对亲近的人也避而不谈。就像一个皮球,越撑越大,最终在疫情中爆发出来。
在往后的日子里,一定要注意,在觉察到负面情绪后,要及时倾诉出来。让情绪被他人看见,除了缓解一时的焦虑,还能带来链接感和安全感。面对危机和困难,我们需要负重前行。但扛过之后,也别忘了将重担放下。以健康的心态看待事情,不要忽略身边每一个关心我们的人。
03.
生活漏洞:财务健康
疫情的肆虐,让没有存款的人感到冲击。特别是那些一日不复工就没有收入的家庭:没钱花、水电费交不起、房贷还不上……人们不禁感叹:“存钱真的很重要!”如果留有余粮,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也能扛一阵,也不怕失业。更不用每天一睁眼,就想到这些烦心事。
平时,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父母突发脑溢血,需要手术费十几万元。家里人一筹莫展,东借西凑也攒不齐。最后要么为了治病倾家荡产,要么病人放弃治疗,甚至自杀保财产。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人不需要钱,成年人的底气都是钱给的。可现代人处在一个消费无限便捷的时代里,欲望被无限放大,并没有太多存钱意识。忽视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的人身风险、财产风险和市场风险。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如何真正回归理性,增加生活的容错率?存钱是一种习惯,与贫富无关,它不仅为你的生活保驾护航。更是一种对自己、对家人认真负责的生活态度。作为大多数普通人,钱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来源,也是一种抵抗风险的能力。面对那些充满诱惑、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我们要非常有自制力。不要相信会花钱才会赚钱,钱存在银行里贬值,还不如花出去及时享受的鬼话。
当你开始存钱、规划收支,不再为消费环境里营造出的欲望和幻觉裹挟时。才会有“自由”与“独立”,以及在风险面前选择的权利。
04.
生活漏洞:社交健康
疫情期间,我们足不出户,社交骤降。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像也没有因此而疏远。不禁让人反思,日常的频繁社交,究竟是否真的必要。记得南洋理工大学拍过一部动画短片《魔方人生》,内容是对社交的思考。在某一个神秘次元,住着一群魔方小人。他们根据魔方正面的颜色是否相同,来判断彼此是不是同一类人。如果颜色相同,就碰杯喝茶交谈互动,不同,则拒绝交往。其中有个小人天赋异禀,他可以转动魔方拼成各种颜色,和不同的人交往。可是过频的社交让他不停地转动脑袋,最终头部的魔方碎了一地。
现实中,我们又何尝不是魔方人。努力想要融入各种圈子,广交朋友,积累人脉。到头来,不仅得不到真正稳固的关系,还在八面玲珑中迷失了自己。其实,你原本是什么颜色,自然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圈子不同,不能强融。比你厉害的圈子,硬挤进去了也会被“退”出来。而平庸的圈子,并不能为未来的人生储备点什么。反而会将你同化,变得和他们一样平庸。
古人说:“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无意义的社交,只会不断消耗你的精力,拉低生活质量。就像街边滥发的传单,只要是人,都能收。与其浪费时间接过他人肆意发放的传单,为了客套而细细阅读,浪费时间。倒不如一开始就体面婉拒,攒起珍贵的时光,留给旗鼓相当的人。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交往,不是所有的局,都值得参加。
最令人舒服的社交状态,是不卑不亢,彼此欣赏。既不惶恐落单而努力合群,也不躲在角落享受自我。
正如余华所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以真正的自我开始生活。”
05.
健康漏洞:精神健康
疫情在家“禁足”这段时间。不少人闲到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每天睁开眼就玩手机,然后浑浑噩噩到深夜。偶尔在朋友圈发一句“无聊,求聊天。”或是叫一堆外卖胡吃海喝。这次疫情,暴露了每一个人的精神健康。
这让我想起一条微博的内容:就算这些年你一事无成,也肯定已经是:拖延大师; 妥协天才; 咸鱼精英; 夜宵外卖品鉴师;“无所谓”专属代言人;“再说吧”终身成就奖得主; 熬夜脱发国服最强王者; 减肥失败大中华区形象大使;“常年缺钱”非遗传统技艺唯一指定继承人。细想真的很心酸。对娱乐的欲罢不能、对口腹之欲的不懈追求。让我们这代人,逐渐失去把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平时大家总抱怨时间都被工作、通勤占据,没空看书学习,提升自己。等到真有了十几天自由时间,没有了借口。一下子就把精神上的空虚匮乏,全部暴露出来。没有无聊的生活,只有放纵的生活态度。
正如陈道明所说:“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放纵。”如果你总感觉什么也不想做,整天躺着、玩着、吃着,虚度光阴。只能说明,精神健康出现了问题。 不如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审视自己,扎扎实实过好生活。
别让浮躁和空虚令你失去了沉淀的能力。
疫情终将会过去,生活也将回到正轨。
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在疫情中吸取到的教训。
在和平的日子里,一定要注意,别让“垃圾健康”侵蚀我们的身心。
只有在安宁的时候未雨绸缪,才能随时无惧风雨。
共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30609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6706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51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3439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85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