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硬核的社会,也需要倾听弱者的哭声
作者:实用菌 2020-02-26 18:04:04 心理百科

硬核,是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

简单来说,就是硬气。

不管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就一个字:

硬。

比如这次疫情,说支援就支援,说封城就封城,说建医院就建医院。

简单,粗暴,但高效。

细究一下,硬核代表的是人们心中这样一种倾向:

对力量的推崇和向往。

当你的力量足够强大,你就无坚不摧,能摆平一切问题和挫折。

越是危急的时刻,人们越渴望硬核。

比如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袭来,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它感染力超强,传播速度超快。

更要命的是,我们对它所知甚少,根本没有能用上的特效药。

这种情况下,人们心中的恐慌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强硬的政策和手段,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种力量感很重要,但理性地说,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因为,它是以极大的代价换来的。

再硬核的社会,也需要倾听弱者的哭声

比如自由的代价,经济的代价,甚至包括很多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在最危急的时刻,我们需要暂时忽略这些。

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直忽略这些。

毕竟,社会不能一直停摆,人不能一直在家里蛰伏。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听一听各种“代价”的呼声。

比如作家方方,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在做一件事:

写武汉日记,记录疫情风暴中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点滴,真实的苦与痛。

这让有些人感到不满,甚至愤怒。

觉得她没有鼓励人心,没有传播正能量,是在捣乱。

甚至连新浪微博,都一度停了她的号,为她戴上了无声的“口罩”。

当社会上只有一种声音,看似很团结,很有力量,但却会让这种力量失去方向。

当我们整个社会拧成一股绳,迸发出最大的力量时,要想清楚这种力量是为什么。

是为了显示我们的强大吗?

不是,是为了挽救人的生命。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挽救,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即使因为客观的原因,一些人成为了代价,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感受,也需要去倾听。

听这些声音很痛苦,会有感性上的刺痛感。

但正因为有这种刺痛,我们才会警醒,才会清醒地意识到:

不惜一切代价,可以是一种态度,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可以放弃一切。

我们真正该做的,是尽可能地减少代价,减少生命的损失。

而这,也正是我们社会集聚各种力量的真正目的所在。

所以,硬核是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硬可以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就需要硬。

如果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代价,我们就需要弱。

健康的社会,需要有多元化的声音,这些声音不管好听也好,刺耳也好,只要是真实的,都值得去倾听。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照顾到最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至于走向偏激。

所以,再硬核的社会,也需要倾听弱者的哭声。

真正的强大,是拥有力量后的克制和包容,而不是一意孤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评职业性格心理咨询师女人心理抑郁症情商EPDS哈利波特孤独症回避型人格思维反刍咨询师恐惧心理易怒症心理学家智力心理医生安全感人际关系依赖型人格社会心理学爱情挽回社交恐惧症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