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是最近特别流行的一个词。
简单来说,就是硬气。
不管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就一个字:
硬。
比如这次疫情,说支援就支援,说封城就封城,说建医院就建医院。
简单,粗暴,但高效。
细究一下,硬核代表的是人们心中这样一种倾向:
对力量的推崇和向往。
当你的力量足够强大,你就无坚不摧,能摆平一切问题和挫折。
越是危急的时刻,人们越渴望硬核。
比如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袭来,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它感染力超强,传播速度超快。
更要命的是,我们对它所知甚少,根本没有能用上的特效药。
这种情况下,人们心中的恐慌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强硬的政策和手段,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这种力量感很重要,但理性地说,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因为,它是以极大的代价换来的。
比如自由的代价,经济的代价,甚至包括很多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在最危急的时刻,我们需要暂时忽略这些。
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直忽略这些。
毕竟,社会不能一直停摆,人不能一直在家里蛰伏。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听一听各种“代价”的呼声。
比如作家方方,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在做一件事:
写武汉日记,记录疫情风暴中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点滴,真实的苦与痛。
这让有些人感到不满,甚至愤怒。
觉得她没有鼓励人心,没有传播正能量,是在捣乱。
甚至连新浪微博,都一度停了她的号,为她戴上了无声的“口罩”。
当社会上只有一种声音,看似很团结,很有力量,但却会让这种力量失去方向。
当我们整个社会拧成一股绳,迸发出最大的力量时,要想清楚这种力量是为什么。
是为了显示我们的强大吗?
不是,是为了挽救人的生命。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挽救,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即使因为客观的原因,一些人成为了代价,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感受,也需要去倾听。
听这些声音很痛苦,会有感性上的刺痛感。
但正因为有这种刺痛,我们才会警醒,才会清醒地意识到:
不惜一切代价,可以是一种态度,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可以放弃一切。
我们真正该做的,是尽可能地减少代价,减少生命的损失。
而这,也正是我们社会集聚各种力量的真正目的所在。
所以,硬核是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硬可以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就需要硬。
如果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代价,我们就需要弱。
健康的社会,需要有多元化的声音,这些声音不管好听也好,刺耳也好,只要是真实的,都值得去倾听。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照顾到最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至于走向偏激。
所以,再硬核的社会,也需要倾听弱者的哭声。
真正的强大,是拥有力量后的克制和包容,而不是一意孤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6694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82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18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730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5062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