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作者:梁舍予 2020-01-31 17:49:15 人际心理

1. 整天玩手机,这样不行吧?

前阵子,和朋友见面,她一坐下就迫切吐槽,说她儿子最近有一个大问题,整天玩手机。

我问,孩子什么时候玩手机,怎么玩。

她说:“放学回来玩,也不知怎么玩,反正把自己关在房间,长时间不见人。只要我把门打开,他就不耐烦地关上。”

我直接问她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

她说:“起码要把作业先做完再玩吧,一回来就玩手机,怎么行?”

我继续问,老师怎么说,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成绩怎样。

她说,因为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所以老师倒没反应什么,也没有欠功课的投诉,成绩尚可。

我再问她主要担心什么。

她思考了一下说:“整天玩手机,这样,不好吧?”

2. 手机,如何吞噬亲子关系

以上这番对话,再次引起我对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思考。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关于手机引发亲子冲突的案例,已是耳熟能详。

认为“这样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行”,也说不出“不行”背后的担忧,于是只好盲目没收,轻言禁止。这是现在很多父母看待、处理孩子问题的方式。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无疑,这种硬处理方式,只会让本就糟糕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

有人说,手机将会毁掉我们的下一代。我想,就像电视没有毁掉我们的上一代,以及电脑没有毁掉我们这一代一样,手机尚不足以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就像那句老话: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更确切地说,毁掉下一代的,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硬要说手机毁掉下一代,那也是手机引发的矛盾吞噬亲子关系,从而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现在,多少家庭里,手机成了横亘于亲子关系中的屏障。因手机而大打出手的,偷父母的钱买手机的,不给手机就以死相逼的……这些从前骇人听闻的新闻,现已司空见惯。

有没有想过,每一场手机风波背后,都隐藏着父母难以觉察的“秘密”。在竭力阻止孩子玩手机的那一刻,父母内在究竟运行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❶ 你玩手机,我感觉被忽略了

开头谈到的那位妈妈,显然,比起孩子玩手机,更令她不满的,是孩子关着门玩手机,准确地说,是关着门不知玩什么。

关上门,意味着我和你的链接中断了。我看不见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手机里面的内容,我也不懂,我无法获知你现在手里所做、内心所想。你本是我内在的心头肉,但如今,我心里空空的。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换句话说,我被你忽略了,我感到很受伤。

曾老师说,所有人都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把“轻视”换成“忽略”,同样适用。

我们经常听到的版本是父母忽略孩子,殊不知,有些时候,对被忽略更心存恐惧的,是父母。

即便孩子没有关着门,而是毫无遮拦地在你面前玩手机,你内心的手机面积也会放大至掩盖孩子的身影。因为,在孩子玩手机的那些时刻,他对你视若无睹。

❷ 我和你,除了手机,无话可谈

一位妈妈曾对我说,她和女儿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吵架。争吵的原因,正是孩子玩手机。

她形容道:除了手机,我们无话可谈。

换种方式说,我和你,因着手机,才有了共同的话题。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亲密关系到了除去某样东西以外无话可谈的时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这样的“中间物”,必然承载双方大剂量的爱与恨,直至超负荷断裂。

试想,假若手机没有面世,母女之间是不是就可以和平共处、相亲相爱呢?

我看未必。现在不就很多家庭为了孩子功课而苦苦相逼、斗智斗勇吗?可谓“除了学习,无话可谈”。

学习和玩手机,这两个看似死对头的家伙,在左右亲子关系这回事上,竟有同样的“效能”。

手机,看似罪魁祸首,实际上是替罪羔羊。

关系中看似缺乏谈资,事实上是父母选择了“手机”作为谈资,而且是近乎唯一的谈资。

为了和父母保持“唯一”的链接,孩子选择了继续玩手机,以此来配合父母的选择。

❸ 我们用手机,互相伤害

手机可以控制他人的情绪。

孩子对手机的一拿一放,牵动着父母的心,就像按遥控器,随时开启父母或愤怒或平静的情绪模式。而当父母以手机作为奖惩孩子的工具时,孩子也相应地处于时喜时泣的情感波动中。

有些父母一看见孩子玩手机,就暴跳如雷、声色俱厉、情绪失控,甚至做出砸手机、打孩子的激烈举动。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而孩子呢?为了“报复”父母从自己手中夺走手机,做出离家、自残、甚至轻生的举动。

就这样,手机成为了关系中相互控制对方情绪的道具。双方看似折磨,实则乐此不疲。

难道父母就不应该阻止孩子玩手机吗?以手机作为奖惩又有何不妥?

关键是,在做这一切时,你是否陷入了孩子“玩弄”你情绪的“圈套”中。你越是表现出激烈的情绪,孩子就越是感受到“玩手机”这回事在你们关系中的分量。从而导致每一场手机风波都是一宗大额买卖,他们用“玩手机”这种叛逆的举动,来购买你波涛汹涌的情绪表达。

❹ 我因玩手机而内疚,你也是

成年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也许玩手机的乐趣超越了我们允许自身快乐的限度,所以我们或多或少对此心存内疚。

即便这样,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无法抗拒手机潜藏的无限魅力,于是玩得更深,疚意更重。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而当父母无法消化自身疚意时,就会想方设法做点什么,来弥补这份不安。有一个隐蔽的方法,就是把疚意放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也应该为自己玩手机的行为感到内疚。

我无法控制自己不玩手机,这让我感到羞耻、内疚和受挫。于是,我转过脸,去控制孩子,让孩子远离手机,这可能是比起“自控”更让我感到“力所能及”的事。

经常看到的情景是,父母这会禁止孩子玩手机,那会又手机不离手。于是换来孩子一针见血的辩驳:爸爸(妈妈),你不也经常玩手机吗?

换个角度说,父母越强调不能玩,反映其内心越是想玩,而孩子恰好捕捉到父母渴望疯玩的那一面,并且代替父母去活出这一面。

❺ 孩子玩手机,是我教育失败的表现

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评价,舆论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贬多于褒。孩子玩手机,似乎已默默列入社会评价机制的黑名单。

此处无心讨论孩子玩手机的对错,只是,这种舆论导向已成为部分父母盲目约束孩子,从而降低关系质量的风向标。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有一位妈妈,平时都允许孩子玩手机,控制时间就好,她本觉得没什么。有一次,孩子拿着手机到同学家里,跟同学分享自己玩手机游戏的趣味事儿。对方家长郑重其事地找到她,说了一通孩子玩手机的弊端。此后,这位妈妈对孩子玩手机就开始执着起来,逐渐禁止孩子接触手机。

看似这位妈妈是因为玩手机的弊端而阻止孩子,实质上,她是基于羞愧:我的孩子没有符合正向社会评判标准,这种偏差是我导致的,我的教育失败了。从而恼羞成怒,引发关系冲突。

当多数人都唾弃某样东西时,我们也很容易丧失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就像开头提起的那位妈妈,在孩子没有功课负面评价且成绩尚可的情况下,仍对孩子玩手机的举动忧心忡忡。这种忧虑多少包含着社会评价标准,而非对玩手机背后的深层利弊分析。

很多父母为孩子玩手机而烦恼。何尝不是呢?在我们内心,玩,意味着堕落,从而挫伤生而为人的道德优越感。看见孩子玩手机,就等于看见自己道德上的堕落,暴露无遗。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孩子,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父母。

3.灵活的父母,比手机更有趣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孩子在玩手机方面的一些变化。她说,以前孩子玩手机都是自个儿坐定玩,而现在却整天“抓住”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手机里面“发生”的奇趣事儿。比如,孩子会跟她详细解释游戏的玩法,像足球解说员一样过瘾,又手舞足蹈地饰演手机里的“剧情”角色。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我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她想了想说,也许之前孩子玩手机时,她忙着其他事情,而现在,她经常就坐在孩子身边,什么也不做,之后孩子就抓住她说个不停了。

听她这么说,我一下子也乐了。

有一位父亲更逗。他跟我说,5岁的儿子喜欢玩手机,家人非常反对,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家里能用的所有智能手机在孩子面前一字排开,任君选择,但要求孩子必须详细说出选择这台手机而不选择那台手机的理由,以及负责教爸爸玩手机。儿子被他几番“折腾”后,表示自己不想玩手机了,并奉劝他也别玩那么多。

可见,让孩子不玩手机的法子有很多种,又何止“没收”和“禁止”呢?像那位妈妈,其实也没做什么,只是单纯的陪伴,足以稀释孩子与手机链接的浓度。又比如那位爸爸,用充分满足和积极关注,让孩子把玩手机的乐趣,跟人与人交往的乐趣关联起来,削弱了手机的乐趣占比。

当然,“没收”和“禁止”这些方式也未尝不可,只是这些方式实施起来一般都夹杂着父母生硬、固化的情绪和态度。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关于手机,只有“玩”和“不玩”两种选择;而父母对我,只有“爱”和“不爱”两种结果。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假若父母直直地只盯着手机看,孩子又怎能学会拐弯呢?何不转换一下角度想想:孩子为什么只和手机玩?我为何如此愤怒?我和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没有手机,我和孩子会是怎样的关系?

修通这些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解孩子、理解自己的过程。有了这份理解,我们就会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玩手机的行为,从而找到修复亲子关系的办法。

相信,当父母对手机有更灵活的态度时,孩子绝不会死心塌地的只和手机玩。

因为,这样的父母必然能够为孩子提供比玩手机更有意思的生活场景。或者说,灵活的父母,比手机更有趣。

手机是如何吞噬亲子关系手控制他人情绪的?

在封城的这段日子,我们好像都是抱着手机过的,那孩子呢?在这段日子你跟孩子如何相处的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情商分院测试职业性格正念心理测试孤独症人际关系冥想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咨询师情绪管理容貌焦虑智商测试心理健康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存在主义外貌焦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弗洛伊德亲子关系咨询师绿帽爱丁堡自卑心理叛逆女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