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中轻度自闭症到基本正常,我坚持以社交为核心
作者:我是大米 2020-01-18 16:08:27 人际心理

以认知、语言为干预核心的困境

广州中山三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的门口贴着一句话:一切以社交为核心。

但自入圈以来,我看到的理论、机构以及家长讨论的话题往往围绕着语言和认知,极少看到哪个理论、机构真正以社交为核心。更加奇怪的是,以社交为核心的书籍、机构,反被视作洪水猛兽、妖魔鬼怪,群起而攻之。

很多人会说,认知、语言、注意力、刻板兴趣,都是自闭症孩子的缺陷,为什么要去搞人际关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理解的认知、语言与社交的关系。

社交和认知相辅相成,社交带动认知,认知反过来促进社交。

如果家长做的是以社交为核心的干预,会发现后期孩子的认知、语言会提升得非常快;如果家长拼命教认知,孩子的社交也会呈现一些进步,但未必认知好的孩子,社交就自然而然地好。重视认知和语言的家长对这点应该深有体会。

女儿从中轻度自闭症到基本正常,我坚持以社交为核心

为什么会这样?

普通孩子的认知和语言,大都在社交情境中自然而然学会。

但自闭症孩子的认知和语言,大都是家长被动灌输的。

除了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呈现的认知落后,是社交障碍带来的,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不会社交,从而丧失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能力。

认知的学习大都靠家长灌输,如果不去社交,依然会落后,需要不停地补。有的孩子即使某一方面的认知能力超过了同龄人,在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上也仍有差距。

同样去一趟公园,自闭症孩子需要我们不停地讲,告诉他们一些动物的简单特征,实际上吸收了多少,我们还不知道。但普通孩子一去,自己就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一会儿功夫,动物的名称、习性都摸透了。

3岁多的普通儿童已经知道京东、淘宝,知道什么是快递、双十一,他们还会思考家里谁上班,谁在养家糊口。幼儿园小班的同学会发微信,知道什么是班级群,知道什么是断网了,没话费了,什么是没电了。

但同龄的自闭症孩子却不知道,因为他们学到的认知是书本上的、被动灌输的,效率远低于在生活场景中主动吸收、学习的普通孩子。我们都知道一个努力公式:

女儿从中轻度自闭症到基本正常,我坚持以社交为核心

所以对着社交核心去做,提升谱系儿童的社交动机和能力,就是为了追赶与NT的差距和这种学习效率。

语言方面,很多老师、家长都非常重视语言,认为自闭症孩子问题主要是出在语言能力上。

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普通儿童的社交,2岁多的孩子没有特地教,只跟着大孩子瞎玩瞎跑,模仿别人、参照别人,在享受社交的欢乐同时,慢慢地积累了认知和语言。一个聋哑人,没有语言,使用非口语表达意图,也一样可以跟着别人,模仿别人,和别人玩起来。

虽然教会孩子语言表达,的确能解决一些行为问题,对社交也有帮助,但不能放在主要地位,根本问题还是要从解决社交问题出发,并且语言的学习也离不开高社交动机和场景、语境的浸泡。

在干预中,功能性语言好教,如“妈妈帮我拿薯片”,句子长度看起来也不错,很多自闭症孩子也能做到。

但是情感式语言,如感叹“真美啊!”“好神奇啊!”“你真厉害!” 这类简单句子,却往往是自闭症孩子缺乏的。即便你教会他们背出这几个字,他们也常常说得很僵硬或词不达意。这背后其实是社交中分享式情感能力的缺乏,是需要在社交中提升的东西。

以社交为中心的干预

越到后期,越见成效

邹小兵教授评估一个孩子不再是自闭症,他主要看孩子的社交能力,他们是否能应付日常生活的社交,他们的障碍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非语言和认知。

但有些家长不知道社交为核心的干预怎么做,畏难而放弃,有些家长不相信做了社交后,认知和语言会自然而然提升到理想状态。

的确,基础较差的孩子,家长需要拆分得更细,需要足够的量才能教TA们学会一些简单的认知。比如一些孩子学习命名,一定要先做好配对、指认,才能学会命名。这样的孩子也非常需要高结构化,并且排除环境干扰。

当奖励强化物时,家长可以拉拉眼神,放慢节奏,让孩子感受薯片的美味,做个情感共享,“嗯,真好吃”、“好脆”、“好香啊”,而不是硬塞进去,快速进入下一回合。这是社交教学很重要的部分,这些抽象的词汇、情感,不正是我们孩子缺乏的?

如果家长走偏了方向,一个高功能的孩子或许依旧可以完成学业、工作,甚至婚姻,但他们在人际关系上遇到的障碍可能又让他们不得不成为社会中的孤岛居民。

尽管当年我无意中走了邹教授认可的方向,孩子进步也非常大,但是过去一年多的干预过程中,至少有8个月以上,我的内心和大家一样煎熬和心虚。

如果使用DTT,我们会觉得教会了孩子某个认知知识点,教会孩子某句语言,这种充实感和立竿见影的成效是教社交无法给予的。

这段煎熬日子里,我反复研读邹教授的文章,反复回味《小明的一天》、BSR模式、社交元素游戏,甚至打听到哪位妈妈去看诊,就拜托她在看诊时,向邹教授一再确认是不是要坚持社交元素游戏。

随着孩子干预之路走到了后期,孩子的进步速度和变化给我带来的信心,又让我坚信,我选对了路,心态越来越放松走入了良性循环。

所以,在认知、语言与社交的抉择上,我很明确要以社交为主,正如大米和小米的RICE理论中,R(社交)是第一位的,认知和语言是放在C(综合性)当中。

社交怎么教?

生活之中,处处是干预

大家都觉得社交太灵活,很难教,不知从何下手。但它并不是无迹可寻,生活中处处都是干预,干预就是将你所学的知识,放在生活的点滴中去教学。

孩子确诊以来,我们顶着一周要密集干预40小时的压力奔波于各个机构之间,生怕少上一节课,耽误孩子的进步,却常常忽略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学校。

我们送孩子去机构插雪花片、蘑菇钉、穿珠子,练习精细,却忘了孩子学习这些目标本身就是为生活服务的。很多孩子穿衣服、系扣子、穿鞋的技能练习得很好,但并不知道这是TA自己的事,必须要别人提醒才会自己穿衣、穿鞋。这就本末倒置了。

01、多看多体验,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和兴趣

生活中有很多教学机会,稍纵即逝,厉害的家长抓住机会做自然情景教学,甚至会创造机会,日复一日地累计下来,总量其实大大超过了在各机构奔波的孩子。

有一次,MM去机构的路上,遇到了本应该在教室上课的老师迎面走来,MM很着急地问,“老师是不是辞职了?”大家都很吃惊,她居然知道辞职。其实是之前有两位教她的老师辞职了,当时我特地和她讨论,启发她想念老师。

但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讲了也未必会懂,让孩子错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这几年,我很重视让孩子体验新鲜事物,买玩具时,第一个想的就是可以带来什么教学,比如买一个坦克,除了命名以外,我们还可以和孩子讲传送带原理,以及哪里还见过传送带,就可以引导她观察挖土机、地铁、火车站的安检机。

我会特地带她买路边自动榨汁机里的橙子,带她去路边的迷你ktv唱歌,教她话筒、耳机、点歌、切歌、调节音量;

出门旅游,除了山山水水,人文趣事,她还知道了请假、导游、安检、护照,不同国家语言不同,也顺便明白了英语的重要性。

这些点点滴滴,都在拓展她的兴趣,她对这个世界的亲验和好奇,都在帮助她成长,我不用费心发掘拓展她的强化物,她对这一切乐于参与,反过来也促进了她主动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02、巧用生活中常见教学工具,处处都是教学点

在我眼中,游戏、动画片、绘本、微信都是教学工具。

在假想游戏中,通过虚拟场景,我们可以教孩子在这个场景中发生的社交行为和符合情境的对话。

动画片,一些无声动画,如企鹅家住、小羊肖恩,非常适合做非语言训练,解读他人想法,还可以做行为教学。我们可以随时暂停,和孩子讨论剧情,如主角为什么生气,它接下来会做什么,还可以孩子尝试给人物配音。

动画片涉及的生活场景也非常多,看的时候可以顺便让孩子知道手机视频软件、广告、多少集、充会员等概念。

对于绘本,目前市面上数量繁多,家长们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精心挑选。我一般会选择画面简洁、主题突出,孩子看图片就能推测大意的绘本。

因为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从具象发展到抽象,读绘本时,我会先让孩子读一遍绘本,让她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解读图画,之后我再来讲解,修正孩子的逻辑。

讲解的过程中,我很注重联系生活去拓展。如《你好,理发师》讲的是有人恶作剧,将理发师的招牌写成了“动物理发师”,导致理发店招徕了几个动物顾客的故事。

除了绘本中的内容,我还和孩子讲“招牌”的概念,同样是理发店,但因招牌不同而区分,人也会用不同名字区分。

我还特地问孩子,“理发师给动物理发了,可是他不开心,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动物没有付钱,他们没有现金,也不能扫一扫。”我又追问她那怎么办,她说等她过年有红包的时候给他们分。

我接着提醒她小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她依旧没想出来,我又把故事重新讲了一遍,她听完就告诉我“可以用自己的东西交换”。

有了这个回答后,我就可以继续衍生,狮子可以去抓小动物,拿肉肉换钱,付理发师费用。鳄鱼可以抓小鱼,绵羊身上有毛,可以做成毛衣,小松鼠会采松果,这是特征、特长的泛化。

这些都不属于绘本中的内容,但我们借助里面的故事,可以去关联日常生活,关联我们的生活经验。

我还经常在孩子吃饭磨磨蹭蹭的时候讲绘本,突然中断或者做出生气的表情,用眼神或者努努嘴,让孩子意会到我不满意TA光听讲而没有吃饭。虽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在练习孩子解读我的情绪和想法,胜过不断啰嗦,催促她吃饭。

微信也是很好的教导孩子聊天的工具。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与NT孩子聊天、玩耍的机会,但我们的孩子常常很快就露馅,失败的经验多了,家长也动了放弃锻炼社交的念头。这时候,微信发语音的功能就是好帮手。

起初,我会辅助孩子和亲人聊几句,亲属知道孩子情况,会很配合;接着,我将孩子的聊天对象泛化到机构老师;最后,才到孩子有好感的同龄同伴。

一开始,我找的是好友家的孩子给MM发语音,因为我们孩子接收信息、反馈信息总是慢半拍或无反应,选择发语音,孩子就可以多次回应。我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尝试回答,回答得不好,我们可以撤回,再辅助孩子回答。对话结束后,我们可以孩子复盘整个对话,让她记住这个场景对话怎么做。

用微信发语音,对方不会很快觉察我们孩子的异常,而且有家长的辅助,孩子也能减少社交挫败的体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女儿从中轻度自闭症到基本正常,我坚持以社交为核心

03、将教导目标,灵活化在生活之中

我有这些体会,得益于身边的NT孩子。在幼儿园、朋友圈我会经常留意NT孩子说的话,并去拆解NT孩子能说出这句话需要具备的能力。

比如朋友女儿说“妈妈,你不要怪外婆了,她年纪大了,总忘记事情。”我就发现她具备:

①对人的关注,对周围的关注;

②同理心;

③ 生活经验和常识,知道老人记性差。

④语言表达能力。

我时时刻刻关注我的孩子与普通儿童的差异在哪里,并帮他们一点点去补足,缩短距离。

对于孩子的干预,方法不重要,采用什么工具不重要,但是教导者一定要灵活根据孩子的状态和喜好调整。

当孩子能力弱时,我们需要细致拆分,一点一滴去教孩子仿说。

当孩子能力提升后,我们要尽量退出辅助,给足成长的土壤,多将社交的目标放在生活中,让孩子自己领悟和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去灌输。

有人说MM这种灵活与自然,绝对不是谱系孩子应当具备的。殊不知,我对MM后期的干预就是将教导的目标,灵活化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她的很多灵活反应,都有过我的教导。我带孩子过马路,看见外卖员闯红灯,我都会编出一个外卖员被交警叔叔抓走的故事。

故事情节里,除了没收、罚款、罚单、被扣车、交警大队领车这样的生活常识,还有关于解读他人想法,同理心的教学,如外卖员是因为顾客催促才闯红灯,被处罚的外卖员很可怜,可是交警是为了他的安全才没收。虽然交警的行为在外卖员看来是不好的,但是实际是在保护他的安全,这里也呼应了邹教授关于知好歹的教学。

为了提升MM对外界的关注,我会抓住生活中的每个机会。如,有一天,MM班里一个同学得了腮腺炎,导致班级隔离,MM也提前回家了。

我就故意问她,“你怎么回来了,搞错了吧?”

她回答是我让外婆接的她。

我又继续说,“外婆搞错了吧,今天下午有XX课呀,你赶紧回去。”

她继续回答“老师让我回来的呀。”始终她没关注到为什么她可以提早回来。

于是我假装打电话给老师,故意问,“老师,为什么她回家了?不是有课吗……哦!有同学生病了,所以全部小朋友都提早回家了。”

然后我再去问她,她就从我跟老师假装打电话的过程中,理解到了答案。

所以,教社交需要教导者剥丝抽茧发现教学重点,知道了重点就可以引导孩子,有时候孩子不够灵活,可能确实是教导者的教学方式太过刻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思维反刍叛逆爱丁堡焦虑症安全感恐惧心理PUA弗洛伊德回避型人格障碍职业价值观职场心理分院测试爱情挽回MBTI心理健康测试源码亲子关系抑郁症社交恐惧症倾诉心理咨询自卑心理心理孤独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