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折磨老父亲老母亲的难题:孩子在外面玩了不肯回家,怎么办?
1、界定这是谁的问题,拿回父母对问题的控制权。
《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中,托马斯·戈登便对亲子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做了分类,分别是“属于孩子的问题”和“属于父母的问题”。
这一点和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的概念很相似,分清什么是父母的课题,什么是孩子的课题。
“属于孩子的问题”指生活中孩子的需求受到影响,和父母无关的情况。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和好朋友吵架,这个问题是孩子自身遇到的,是需要孩子自行解决的事情。
“属于父母的问题”指孩子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行为结果影响到了父母的需求满足。比如孩子在客厅和朋友玩耍,过于吵闹,影响了父母看书。
还有一类是“属于双方的问题”,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相互联系,且会同时受到影响的情况。比如孩子早上起床总是磨磨蹭蹭,导致上学过晚,也影响到了家长的上班时间。
后两者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共同参与解决。无论是哪种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沟通前提,那便是看到父母和孩子作为两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虽是父母,除了奉献,我们也有自身的需要;虽为孩子,但并未完全懂事,也有值得尊重的需求。
界定问题便是看到问题背后的个体,不仅看到真实的自己,也能看见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在外面玩了不肯回家其实是父母的问题,他的行为结果会影响到父母,可是好多人父母以为这是孩子的问题
前几天我带孩子在小区的一个小店里玩手工。
听到旁边的妈妈一直在劝孩子回家:“太晚了,我们回家吧!”“要回去吃饭了,不玩了吧。”“你看,天都黑了。”“你肚子饿不饿,妈妈肚子好饿啊!”“我们再玩一会就回去吧!”
这位妈妈把这些话翻来覆去地讲了快20分钟,孩子要么说“不要”,要么完全不理,继续玩自己手中的玩具。
可见,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是完全无效的,并不能促使孩子结束玩耍,跟着妈妈回家。
为什么呢?
上海有句方言叫“”接领子”,一般指一个人能领会他人话语中的暗示、隐含的意义等。而孩子是最懂得接父母领子的人。
当父母一直就回家的事情和孩子商量、讨论,暗示着父母等孩子发话,孩子同意回,才能回,不同意就不能回。
这位妈妈就是这样,把回家这件事的决定权交到孩子手上了,既然是孩子做决定,那意味着孩子不同意回家,他们就都不能回家了。
但是关于回家这件事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如果满足孩子的需要,太晚回家就会影响到了父母的需要和利益,父母要回家做饭、吃饭,太晚回家,影响父母晚上的活动和时间安排。
只有父母拿回问题的主动权,才能解决问题。
2、温和而坚定的态度。
面对孩子在外面玩了不肯回家的情况,有的父母会强行把孩子抱走,孩子用哇哇大哭表达抗议;有的父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发脾气,责骂孩子,企图用愤怒的情绪控制孩子回家;有的父母会不停地妥协,一味满足孩子,丧失自己的原则;还有的父母会用一些更温和的方法说服孩子,如告诉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诱惑孩子回去或者谁谁打电话来催我们回去了,亦或者说,“天黑了,妖怪要出来了”,用恐惧吓唬孩子回去。
回到前面的那个妈妈让孩子回家的故事上来。
我当时控制不住自己好为人师的一面,对那位妈妈说:“你不需要一直和他商量,你越和他商量,他越觉得你不坚定,这个事情是可以被他讨价还价的。你需要很明确地告诉他,我们什么时候回去,然后到点了,你就带他走。”
其实,我有点担心自己这样说是不是会多管闲事,没想到那位妈妈认同我说的,对我点点头,“哦,要这样啊。”
我试着在她面前做了一个练习,用坚定的语气对女儿小巴掌说:“我们再玩十分钟回家,就是6点的时候回去。”孩子特给我面子地说:“好的。”
记住,是告知的态度,我做了一个决定,告知你,而不是和你协商。
这位妈妈很有领悟力,之后也用坚定地语气对孩子说:“我们五分钟后回去”。
过了五分钟,这位妈妈说:“时间到了,我们走了。”然后站起来准备走,孩子也乖乖起身走了。
在自己带孩子,以及对其他父母的观察中,我发现如果父母能够温和而坚定地提前告知孩子回去的时间,孩子通常都会接受。
孩子是非常敏感又聪明的生物,父母在传递回家信息时,自己要很清楚一个问题,“我是不是真的要孩子回家”,如果你并非真的很确定要回家,孩子是能感受到,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内心和语气的坚定,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和父母进行讨价还价,软磨硬泡。
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在养育过程中可以广泛使用。比如我家孩子到了十一点还不睡觉,会找各种方法拖延睡觉时间,一会要喝水,一会要抱抱,一会要和我聊天,如果我自己内心没有坚定“要睡觉”这一点,就会被孩子牵着走;如果我内心坚定,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她的一些要求,她就不再搞这些动作了,很快地安心入睡。
温和而坚定的行事态度很重要,既传达了我们的行为和想法,又不会伤到孩子。希望我们都能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
3、提前告知法。
孩子不肯回家时,父母如果能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提前告知孩子回家的时间也会很有效果。
提前告知法,相当于给孩子打了一针预防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正玩得高兴时,父母忽然告诉你马上就要结束玩耍,回家去。你一定无法接受,也会不高兴。
提前告知孩子,比如“十分钟之后回家”,中间再提醒一次“还有5分钟就要回家了”,这样给孩子一个接受的过程。
在孩子转换环境时,提前告知法对帮助孩子适应和接受环境非常有用。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每一次带孩子去打疫苗的前一两天都会告知她,我们要去哪里,那里有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她要做什么等。去医院看病也是如此。
现在孩子三岁,去医院抽血扎针的时候,不会哭,只会发出“嗯哼嗯哼”的声音。我认为,是父母每一次的告知,帮助她形成了对打针这件事的适应性,降低了她对扎针的恐惧。
去外面旅行,去别人家里做客,回外公外婆家,去上托班……我们都会提前告诉孩子,要去哪里,那里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人,她要做什么……这帮助孩子在环境转变的时候,更快适应。
4、给二选一的选择。
孩子从一岁左右就有自主选择的意愿了。父母如果能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但是现实生活远远比理论复杂,父母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因为:
1】孩子太小的时候,对自己选择的判断并不清楚,对选择的后果也无法承担。比如孩子只有4岁,要选择独自一人去朋友家过夜。
2】有的时候,让孩子自主选择会严重损害到父母的利益。如:父亲要赶飞机出差并顺便带着全家旅行,准备出发时,孩子还磨磨蹭蹭地要再理一遍行李。
那有没有既尊重孩子自主性,又让孩子与父母合作的方式呢?
有的,给孩子二选一的选择。
这种方式在育儿的过程中很好用。
我女儿2岁左右,经常洗完澡不肯穿衣服,喜欢光溜溜地在家里跑来跑去,我担心她会生病,希望她尽快配合我穿衣服,就会拿出两件衣服给她:“你是穿这一件,还是穿这一件?”
通常,这个方法都会奏效。
那面对孩子在外面玩了不肯回家的情况,可以给孩子二选一的选择,在尊重孩子自主选择权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决定回家的时间。
“你是10分钟之后回家,还是15分钟之后回家?”
不仅给了孩子选择的自主,也达成了父母的目的:无论孩子选择哪一个,反正只要能回家就行。
5、取代法。
当孩子在外面玩得不肯回家时,我还会提议回家玩某一种游戏或者玩具,用一种玩耍取代另一种玩耍。比如:“我们回家给鱼喂食,然后比赛谁捞得鱼比较多。”
这种用一种方式取代另一种方式的方法在养育的过程其实经常被父母们使用,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比如孩子拿一把锋利的刀子在切彩泥,你给他换了一把塑料刀;孩子对着你电脑的邮件界面敲敲打打,你把电脑切换到一个无关紧要的网站界面……
养育不容易,父母要把自己的位置坐稳。
何为坐稳?就是像父母一样。父母也是人,不是神,无法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你是孩子的父母,不是孩子的仆人,不是去牺牲自己,讨好孩子,而是教育和引导孩子。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也有自己的需要,也有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只是父母在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不要去否定和攻击孩子的需要,而是努力做到兼顾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这样孩子和父母都能快乐地生活,共同成长。
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愿我们育儿如育己,一边养育孩子,也一边努力学习,每天提高1%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394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23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778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086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345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