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什么是关系?什么是心理独立? 10个回答

    客体关系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关系,寻找和他人的连接。人是群体动物,我们不能独立于他人存活。 因为没有别人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所以我们必须去维持一些关系来让自己活着吗?那岂不是要小心翼翼,毕竟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自己,就没有人际关系了,就活不下去了,可是总有那么些人选择避世隐居,或者长年宅家独居,好像也生活的不错啊

    匿名网友 2023-03-06 03:25:55

杨玥龄
559 人倾诉 好评率 99% 婚姻感情情绪压力两性情感心理健康
找他倾诉
  • 陈彪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王恩虎。和你一起讨论你的话题。


    1 【关系的由来】

    从人类进化角度来说,人是群居动物,需要联结,呆在一起,才能相互扶持,生存下去的概率才会更大。这是本能的需求。对于婴儿来说,没有关系,的确会死亡,因为他无法自我满足。对于成人来说,关系是为了将自己未完成的情结投射给别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处理自己的关系。


    2 【关系的本质】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并非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是我与自己的关系。这些关系可能是成长过程中与父母关系的相处而来。所以在关系中看见的未必是真实的,而是我们投射给对方的结果。

    比如: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想控制我?如果做些翻译,这些关系背后往往是:我希望你爱我,我希望能够被认可,我希望能够做主。

    如果我们能够觉察自己在关系中的投射,就会逐渐放下对他人的怀疑、攻击、指责、抱怨,反而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通过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这些需求,用合理的方式获得满足,这样的关系是有滋养的。

    比如:我希望你能夸夸我,让我感觉我很厉害。当自己的需求被满足后,要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看看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因为关系是彼此促进的。


    3 【关系的改善】

    关系的改善,要从自我成长开始,把自己照顾好了,关系自然就好了。因为当我们开始爱自己,我们就会去寻找爱自己的人,远离伤害自己的人。

    A 情绪觉察日记

    记录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想法,这是非常好的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要想改变,得先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应对模式。

    B 阅读书籍

    看书可以增长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心理的过程,同时掌握一些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属于性价比很高的方式。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你不知道的自己》,《幻想即现实》,《家庭的伤痛与疗愈》。

    C 心理支持

    情绪非常严重的可以去看精神科,通过药物控制;想改善关系的可以参加成长团体;想疗愈创伤的可以进行个体咨询。

    D 在关系中疗愈

    每一段关系,无论好坏,都可以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所以还是要回归关系,觉察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张玥雅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

    很高兴与你一起分享探讨关于【关系】这个话题。透过你的文字表述,让我get到题主针对以下两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困惑: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康利勤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题主:


    感谢你提出了一个极具有哲学思考又具有心理学价值的问题!


    想承接你的话头,客体关系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寻找关系,没有关系可能会死亡,

    这是建立在对母婴关系的观察的角度得出的理论,我们成年后所有的社会关系源自于

    原生家庭跟父母家人关系的养成,换一句话说,我们的依恋模式,跟家人的沟通模式

    决定了我们长大后跟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质量和稳定系。

    我们是群体动物不能独立人群而存活,说到底,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以及对自己主体的认识

    取决于社会的评价系统,我们主体性主体感的建立最早来自于父母的认同,随后从小到大,

    在不同环境中,我们跟周围人的互动中,镜映了我们自己,当然我们借助于“大他”,让“小他”

    存活,从而塑造了我是谁。

    很自然脱离人群,丧失这面镜子,我们对自己就无法认清自己接纳自己。


    要不要维持社会的关系,取决于我们内在的需要,我们的欲望,以及需要和欲望构建的比较

    稳定 的价值观。更取决于我们追求精神的自由度。


    另外心理学一直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又糟糕的关系,要远远的好于他没有关系,

    这说明糟糕的关系很多时候也是一个人存活下去的动力。


    而没有关系站在生存的角度恰恰是一个个体直接面临孤独面临死亡的焦虑。


    没有关系会不会死,取决于我们心理弹性和融合度,这是心理独立力量 的强大。

    谈到这一块离不开你所说的另一个话题心理独立,心理独立的人恰恰是可以直接勇敢面对孤独的人!


    心理学解释孤独有一种说法,说当母亲十月怀胎,开始分娩,胎儿脱离母体后,

    从母子共体一下子被分离,造成了第一次心灵创伤这种创伤让人产生死亡分离焦虑,

    后来形成被迫弃的孤独感压抑在潜意识里。


    从存在主义理论讲孤独包含三个部分的含义: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的孤独。

    人际孤独,是一种意识到经验到的孤独,如地理上的孤立,人际障碍(自己的人格因素,缺乏必要的交际能力)

    造成的孤立感,以及因为文化因素(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差异很难与人沟通等。

    心理孤独,精神分析理论称之为“孤离”,是一种人为的防御机制的体现,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描述是一种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指个体把自己在精神上分割成跟多部分的体验,

    把自己最不愉快的感受体验分割出来,阻碍其相关的链接,不仅压抑自己的欲望,潜力,也忽视自己其他的快乐体验。并且把这些完全排除在意识经验之外。


    存在孤独,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精神上的孤独。


    是自己和世界任何生物生命无法跨越的鸿沟,是人与世界的分离。换句话说,你便是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区,

    也感觉自己的落寞、寂苦与虚无,它是人际孤独和心理孤独的整合升级。




    不可否认,一些禅学大师,一些悟道的人,一些内在精神世界自由度比较高的人,他们活出了人与自然

    关系,从天人合一中找到内在的真我,找到比较纯粹的我与存在的关系,所以他们生活的很健康。


    至于你纠结的一个问题,如何维系人际关系,这取决于你在社会每一个层面你的社会角色带给你的

    要求,能不能更好的平衡,比如在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在社会中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员工跟领导

    的关系,每一个社会角色背后,如何比较有弹性的看待社会角色带给你的期望。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崔军 向TA咨询 打赏

    Hello,我是Look
    马克思说过“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马斯洛将人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陶君昊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我是羯傲不寻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华巧曦 向TA咨询 打赏

    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是的,我们作为群体动物,的确需要一些关系来让自己存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小心翼翼,也不是说让我们一直处在坏的人际关系之中(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关系),其实不同的关系会给到我们不同的影响,我们要寻求滋养我们的关系,促进我们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经常和那些不喜欢,否定你,攻击你的人在一起。能够避世隐居的人,能够长年宅家独居的人,也并不是没有关系,至少他们处理好了与自己的关系。而有人际关系,与我们是否可以心理独立,也不是矛盾的,其实,一个心理独立的人,他在人际关系中反而会游刃有余,因为他能够接纳和理解自己,自然也可以接纳和理解他人,他会在关系中去负起他的责任,做出他的贡献,从而实现他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独立的体现。


    那么,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供你参考:


    1. 之所以关系那么重要,是因为我们都是因为关系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在关系中感受到爱、温暖与支持,当然,也有否定和质疑,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普遍规律,也是一直留在我们基因里的特质。


    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一定是因为他有他的妈妈,他与他妈妈之间的关系就是他人生中第一份关系。他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能力自己吃饭、没有能力自己走路,也不会说话,是他的妈妈或者其他重要的家人给到了他照顾,否则,他是很难存活下来的。所以,虽然我们现在作为成年人,看似我们不需要一些关系了,但是对于婴儿来说,他必须要有一份关系,可以给到他足够的食物和营养,给到他关怀与呵护,否则,他真的会觉得自己活不了了,甚至真的就是会存活不下去。


    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祖先以前在原始森林里,如果他们是孤身一人,基本都会被野兽吃掉,被洪水冲走,而那些能够团结合作,一起想办法面对洪水猛兽的人类,最终活了下来,而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代。所以,我们的骨子里是害怕自己孤身一人的,是害怕没有群体关系的,我们都是需要有归属感的,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安心和踏实。


    2.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关系进行选择,选择那些支持性的关系,让更多的关系滋养自己,而不是去和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在一起,变得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了。


    你说,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自己,就没有人际关系了,就活不下去了。但,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别人都会不喜欢我们自己呢?其实,就像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一样,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讨厌我们,对吧?


    你可以设想一下,在你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当中,是不是有一些人,你和他相处起来,你会觉得非常舒服,你在他面前什么都敢说,哪怕是一些你觉得有点不太好意思的,你都可以放心的在他面前讲出来,因为你不担心他会批评你,会觉得你不好,会嫌弃你,会离开你。那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我们就叫做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它可以让你的内心更加的稳定,更加平和,更加的喜悦,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人际关系当中获得很多的温暖和支持。


    我们也会遇到另一些人,当我们与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害怕,很恐惧,很小心翼翼,或者是生怕惹他生气,怕他们会不喜欢自己,会离开自己。这种关系是没有支持性的,在这种关系中,我们会越来越内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人际关系当中,尽量去寻求这种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和那些让我们觉得舒服的人多在一起。你一定要记住哦,你对你的人际关系是有选择权的哦~


    3.学会自己支持自己,建立好的内在关系,当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变得和谐,那么,在人际关系中,也会更加地自在和轻松,并且,我们也是可以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心理独立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投射效应:你会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觉得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心理学中还有这样一个规律:当我们的内在缺失什么,我们就会向外去寻求什么。综合起来,你会发现,如果你害怕在人际关系中不被他人喜欢,或者你觉得别人不喜欢你,其实是我们自己不够喜欢自己,不够认可自己。所以,我们其实非常期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但是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总是很难感受到他人对我们的认可,而事实上,也很难存在一个人,给到我们完全的喜欢和认可,对吧?


    所以,你会发现,向外求,其实是不稳定的,但,我们可以向内求,当你希望别人喜欢你,那你就学会自己喜欢自己,给到自己足够的爱和支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那样关心和鼓励自己,关怀和照顾自己。你会发现,当你足够喜欢和爱自己,你的内在变得充盈,你就不会那么在乎外界是否喜欢你了,而且,你也能够更多地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喜欢和爱。所以,有一句话叫做: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还有一句话叫做:亲爱的,这世界上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另外,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心理独立,送给你一句话:我们可以在独处时做自己,而在关系中我们做我们的角色。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独处的时候,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但是我们在不同的关系里,我们需要呈现出不同的角色,负起相应的责任。比如,当你作为学生的角色,那就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纪律;当你作为丈夫,你就履行丈夫的责任,承担起丈夫这个角色需要做的事情;当你作为一名老师,你在老师的角色里,就尽力去做好老师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也可以叫人格面具,哪一个都不能完全代表我们,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关系里就做好那个角色需要做的事情,而在你独处的时候,你就可以完全地去和自己待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以上,供参考,祝好~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康炜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喜欢用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

    看完题主的问题,好像没有关系与死亡之间画了等号,这个问题给题主带来了一些困惑,那我就这个部分跟题主来聊一聊吧。

    与他人产生连接的过程被称为人际交往,是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的过程,包括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人际关系是指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从需要理论看,人的需求可以分为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类,自然需求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如饮食、运动、排泄、睡眠等。如果基本的生物需要得不到满足,确实会导致死亡。但是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是不会直接导致死亡的,不过确实会引起痛苦、沮丧和焦虑等情绪,甚至会引发疾病。有些人虽然会因为得了抑郁症而自杀,但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很多的,并不能把没有人际关系和导致死亡划等号。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洞穴试验:1996年,著名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利奇·蒙泰尔做了一个试验。他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很深的洞穴中,在这个洞穴里,有足够他吃一年的食物和维持生命的生活用品,有100多部电影碟片和一些健身车、健身球供他娱乐。但是,在这个洞穴里除了他自己,没有其他人。1997年,蒙泰尔从洞穴里出来了。经过一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蒙泰尔变得目光呆滞,脸色惨白,语言不畅。他的记忆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那在这个洞穴专家的试验中,他可以在洞穴中寻求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就是没有与人交往的过程,这一年的独处让他出现了各种不适和身心障碍,虽不至于丧命,但还是告诉我们参与社会交往对人的重要性。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能锻炼记忆、语言等认知技能,促进了认知抵抗力的发展;即使这种抵抗力不能避免大脑变化,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年龄的效应,延迟痴呆出现。即使不需要每个人都变得擅长交际,但在自己的性格可接受的范围内多进行社会交往总是没错的。

    我们可以选择与他人的人际距离,以此调节人际关系的亲疏,进而利用人际距离灵活调适和他人的关系进而满足我们的需求。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只是能看清自己的心理需求,适度把握心理距离,让自己不是那么别扭就好。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李洲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好
    我是心探Kelly水
    我们每个人都在探索关系,我们和所有的人,万事万物的关系皆有可能。

    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

    客体关系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关系,寻找和他人的连接。
    关于我们和客体的关系,先看看我们的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
    说到客体关系,我们都知道克莱因、马勒、鲍尔比和科恩伯格, 他们都是最重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
    他们各自强调了客体关系理论的不同方面。
    关于你说的。
    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

    客体关系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婴儿刚出生时就拥有一种积极的幻想生活。
    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

    克莱茵认为“婴儿”是持续地处于生之本能与死之本能间的基本冲突,也就是在好与坏、爱和恨、创造和破坏之间。

    为了要处理对于好和坏的这种二分的感觉,婴儿会将他们的经验组织成为心位,它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处理内在和外在客体的方式。

    克莱因认为“年幼”孩童的感受和思维会影响客体关系的发展,比如说,年幼的孩童把客体体验为“坏的”,那么这种坏体验的原因,一半儿是孩童把自身的愤怒想法和感受投射到了客体表征上。

    马勒是动力心理学学派中著名的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她视自体的整个进展性机体,为经由共生、分离和分化的种种过程。

    马勒把分离—个体化过程分成4个亚阶段:①分化、②实践、③和解、④迈向客体恒定性。她也提出了两个更早的阶段,自闭阶段(0~2个月)和共生阶段(2~9个月)。


    温尼科特也认为成功的发展体现为孩童能够整合指向客体的爱与恨,但是他与克莱因不同的是他觉得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有赖于环境,而母亲在提供良好的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和保持性环境这样的概念。
    (这个足够好包括为“婴儿”提供恰到好处的挫折)。

    鲍尔比以客体关系为基础发展了依恋理论,他把依恋定义为人与人之间持久的心理连接状态。

    这些心理学家都提到客体关系的重要。
    婴儿和客体关系的重要性。

    依恋理论通过安斯沃斯的重要研究,进入了精神分析的主流学派。
    也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陌生情境测验。
    通过这个测验他把依恋模式分为 :
    安全型依恋焦虑
    回避型依恋
    焦虑反抗型依恋
    混乱/无指向型依恋

    【所以有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是这么说的:“幸福的童年会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则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这些也可以举几个熟悉的例子:
    1:例如张爱玲,大家说到她,都会联想孤独,刻薄,冷漠,那么她这样的性格特征我们从她的文学中可以去了解部分,早期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
    我个人回猜想她也许是回避型依恋。

    2: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人,我们都很熟悉的杨绛女士,她的原生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家境不算富裕,她是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钱钟书先生的婚姻也是文坛佳话,我记得有句话是这么描述她的原生家庭:
    母亲有母亲的样子,父亲有父亲的样子。

    这些都告诉我们,婴儿以及幼童,儿童,和早期养育者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也是心理学家还在继续研究的课题,带着发展的眼光,继续探索。

    所以相对来说,你提到没有关系会死,虽然有关系,但是我个人理解不能绝对。

    这些研究都指向婴儿时期,幼儿等阶段和客体的重要性。
    我们理解了早期客体的重要性。

    随着我们的成长,带着痛苦或者创伤也是可以继续生活的。
    【那么我们再来正确理解客体的概念】

    客体:
    指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所指向的对象,情感的投注是必备的,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称为客体,客体可以是人、物品、地方、观念(信仰)、幻想。

    就如婴儿,儿童,他们如果没有好的客体或者照料者,因为他们是依附于他人的关系,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所以没有别人,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

    所以我们必须去维持一些关系来让自己活着吗?
    这句话我前面提到相对的。

    【什么是关系】

    我自己总结起来是——主客体之间能量与资源通过配置与交换方式构建的连接。
    有人这么说的。

    那么再了解一下:
    什么是不好的关系,我们常说,和某人说什么都说不到一块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生命中一定也会遇见这样的关系,例如我的亲密关系中:
    我往东,他往西,我高兴说笑,他沉默叹气,我要吃饭,他要睡觉,我要工作,他要休息……你要积极进取,他要享乐安逸。
    很多时候这样的关系会让我不舒服,但是这样的关系却让我成长,去克服自己的不欢喜和痛苦。
    所以有本书《在关系中成长》,我很喜欢。

    【我们和物或者自己的信仰关系】

    朱光潜先生有本书《文艺心理学》,里面提到移情,包括对艺术,文学的寄托和关系。
    弗洛伊德老爷子讲的防御里面的“升华”。

    就如我前面提到,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和客体的关系可以是人,物,信仰,地方,包括幻想。
    【关于和幻想的关系】

    记得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先生说过他学生时代没有老师表扬他。

    尽管他很努力,很优秀,但是不被看见,于是他送给自己一个“幻想”,每天骑着自行车幻想有个老师夸他是天才。

    例如我和母亲关系不好,我在文学里也可以找寻很多“客体关系”,例如我喜欢宋庆龄,杨绛,李清照,张爱玲,林徽因,王菲等等女性。

    我可以有无数幻想,例如在阅读中穿越过去和张爱玲聊孤独,和杨绛聊父母之爱。
    例如李叔同出家,他在信仰里找到寄托。
    所有的关系没有好坏,成长后我们可以正确理解和明白这些人和关系。

    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先了解我们自己,探索自己,再去和世界链接。

    【什么是心理独立】

    我们前面提到心理学家讲到我们早期的养育方式确实会带来不同的性格,依恋类型,或者有一些心理问题。
    但是影响我们的一生吗?
    或者哪一种关系更好?
    痛苦也会带来力量,有人在痛苦中得到成长,例如苏东坡,也有人在幸福快乐里沉沦消沉。
    就如很多人了解了自己,选择了孤独,孤独可以有很多自己和自己的时间。

    一个人独居过的很好的例子也很多,例如有很幸福关系的杨绛女士,一个人独居活到100多岁。
    她有自己的精神王国。
    还有我自己,我喜欢一个人旅行,逛街,独处,这样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看看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关系。
    看到一朵花我可以安静的欣赏它们,这样的关系是我自己喜欢的,选择的,我很享受。
    我们可以选择和人相处,也可以选择独处。

    心理独立的人,都享受孤独。

    孤独,这种心境或感受,不是坏事。
    还记得我们熟悉的李白诗人吗?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梭罗说:“空间上的亲近并不意味着心灵上的亲昵。”
    即使在长安朝堂,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也无法打败孤独与寂寞,终将独自面对一切。
    这种寂寞的背后,也有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傲娇这是小我之境。

    人精神独立后,与天地万物相连。

    谢谢你的提问,再一次让我梳理这些关系和自己的思考。

    愿我们都走向真正的独立。

    世界和我爱着你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周凌娇 向TA咨询 打赏


    您好,题主,我是倾听师徐冰。

    你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已对它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相关的观察,你投注思考在这个问题上很可能说明这件事对你非常重要,可能和你生命中的一些重要感受相关。希望我的回应对你有帮助。

    1,与人连接是本能也是生而有之的能力。我理解的关系是连接。这既是生物性的也是心理性的。是活下来的需要也是能活好的需要。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对婴孩而言,关系类似心理脐带。

    先说生理的层面,连接几乎是活下去的必需。这要涉及到生物进化的一些知识。

    最低等的动物是不需要关系的,因为它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即使刚一出生时。比如鱼,甩完籽就完事了,才不会在意它的孩子们是否会活下来。所以很多“鱼籽”长不成鱼就被吃掉了,每个鱼籽是孤孤单单听天由命的。低等动物的存活是靠数量取胜的。

    随着生物的进化,更高级的生物出现了,而高级生物的幼崽需要一段时间父母的照顾,因为生物越高级成熟期来的越晚。于是进化出了“哺乳动物脑”,就是负责情绪感受的部分。这个脑最核心的能力也是一种需要就是与同类连接。就如我们都知道的舐犊之情,这是一种高等生物生而就会的连接本能,靠着这种本能,狗妈妈可照顾它的孩子们、也靠着这种本能母亲照顾幼崽时,父亲会去外出觅食。

    这种连接的本能不仅连接着家庭也连接着族群。与同类的连接保证了整个种群的生存。换句话说,没有情绪脑的生物(两栖类之前的生物)只关注生物个体是否能活下来。而进化到有情绪脑之后,生物关心的是“我们”要活下来。

    人类是最高级的生物,所以人类的小孩在生理层面是成熟最晚的,也就是生物界中需要父母照顾最久的。孩子生下来就会哭、会有拥抱反射、很快就会笑等都是在进入与人的连接。

    在二战期间,有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是被在送到孤儿院的,这些孩子并不缺少食物,但孩子的死亡率很高,而且也发育迟缓。这第一次让人开始研究到底孩子怎样才能健康活下来,才发现这些孩子虽然有温饱,但缺少拥抱、抚触、交流等等,而后面的这些互动就是关系。

    所以婴儿不是单纯靠食物活下来的,更需要在关系中感受到他人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才会映射出我的存在。人不是机械性的存在而更是精神性的存在。成为一个人更多是精神性的,而不是指有着人的躯体。

    再说心理层面,孩子心智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关系,温暖健康的关系可以滋养一个人的心智。糟糕的关系会破坏一个人心智,但无论关系好坏都好过“没关系”。

    有个著名的实验。在一群猴子幼崽生活的笼子中放入两个猴妈妈,一个猴妈妈是铁丝做的,但其胸前挂着永远喝不完的牛奶,另外一个猴妈妈也是铁丝做的,但在铁丝身体外面缠上了厚厚的柔软的绒布。实验人员观察到:小猴子们只是在饿了的时候去找“铁丝猴妈妈”,而一旦吃饱,小猴们会一直待在“绒布猴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只提供食物是不足以满足猴子的需要的,而人类的情感需要要胜过猴子,因为人类的心智更高级发展需要的情感和精神营养更多。

    其次,关系中的一方的状态与特点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展,比如被狼收养的婴孩。她有关系(与狼形成关系,而且狼有情绪脑能懂基本感受,比如饥渴,也懂基本情绪,比如害怕、气愤),但婴孩尽管有人类的潜能却无法在狼的环境中被发展起来。

    当然还有一些孤独实验验证,一个成年人长期与人隔绝会对生理健康和心理状态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均说明关系对人的重要性,人离不开关系

    2,关系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

    我们被养育过程中一定是处在关系中的,而这些关系经年累月就内化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即使他身边没有任何人,他也是处在内在的关系中的。比如会有与人有关系的记忆浮现出来,比如会以他既往的关系模式和感觉来看待陌生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想寻找一个好人很多的村庄,他走过很多村庄都有些失望。有一天。他又到了一个村口,他看到村口有位长者,就想着先去打听一下,看看这里的人是不是很不错,再决定是否进村。

    于是他问长者:“您觉得这个村里的人人性都好吗?”。
    长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年轻人:“你来的地方人性都好吗?”。
    年轻人很困惑,于是问长者:“这有什么关系吗?这里人不是我来的那里的人啊?”
    老人说:“很有关系。如果你觉得你来的地方的人都很好,这里的人也会很好,如果你觉得你来的地方的人都不太好,这里人也会是这样;如果你觉得你来的地方的人有好有坏,这个地方的人是有好有坏”。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作为婴孩和年幼的我们,一定是在关系中被抚养的,因为孩子一定要连接父母。只要我们活下来了,那我们就得到了能够让我们活下来的关系营养,但同时这个精神脐带中也输给我们不那么有营养甚至有毒的因素。这样就会在心中留下对关系的阴影。

    可能我们逐渐会痛恨关系、破坏关系、也可能很回避关系。这种感觉可以跟随一个人很久甚至终身。

    小时候的关系体验的确对我们影响很大,而且我们未成熟时很被动,自主选择的能力较弱。成年后,如果我们愿意,对关系的感觉以及关系模式并非不可以改变。但也的确需要些过程。

    外在关系可以回避,内在的关系躲无可躲。当一个人选择躲避关系时,不恰恰说明在他心中存在这关系吗?

    那怎么办呢?如果对关系有恐惧。可以选择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尝试进入关系,当然也可以退回到独处保护自己。总之慢慢尝试就好。我们可以主动寻找好的建设性的关系体验,比如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让这些好的关系体验慢慢疗愈之前关系中的受伤,同时也可以启动我们的精神自愈功能,逐渐找回爱自己和爱身边人的感觉。

    心理独立,恰恰是经由关系中的种种体验树立起来的,恰恰体现在与人连接的成熟度上。

    独立不是不需要别人、不需要与人连接,相反是可以在“与人保持很远的距离到与人很亲密” 这个关系轴线的连续谱上可以任意自由选择,即既可以离人很远切断关系,也可以与人非常亲密、仿佛融合在一起,也可以不远不近。无论与人是什么距离,自我都是稳定的,自我认可的,没有纠结的。

    保有自我也能连接别人,不会因为别人的拉扯而失去自己,又不是僵化的维护自己。自我是有边界的,边界是有弹性的、有一定渗透性和开放性,允许自己的内在释放出去,也可以吸收外界的影响进入自己,这个过程就是走向自己精神独立的过程。

    独立不是孤绝,是在连接的同时拥有完整的自我。

    至于那些躲进深山常年修行的人,外在表现都是进山了,至于他们的内在,是在躲避关系,以为独自苦修就可跨越人间的烦恼,还是内心带着非常温暖充实的关系滋养去修定修悟,这是外人仅看表面现象所不知的。

    修行有时是修行,有时是防御。特此声明,本人即敬重修行者也敬重修行,只是不想一概而论。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
  • 朱晨波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亲,先给你一个大赞赞,一个拥抱!不知道你现在多大年纪,能悟出这么深层次的问题,你让我觉得你有优秀。

    在你的信息当中能感觉到你还是有点纠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又不知道怎么办,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想让自己也有一个很健康的心里情绪和幸福生活。

    ★★★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你的诉求

    1.在现实当中人活着就是为了关系而活,说的很对,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健康的活着,健康的活着又要去学习,工作,生活,所以不管是什么动作都需要和人打交道。人生来就是一个群居动物。

    2.人没有关系就会死,也不至于就死,有点绝对,只是很多事情做的不是很顺利而已,比如说我们常说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亲朋好友这都是以人为中心。

    3.对自己不自信,担心做了不让关系中的对方不高兴,会损失关系,其实这是对的,积极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夫妻,同事之间有很多的不和谐,最终分道扬镳,分开各自去寻找各自舒服的对象。

    4.对于那些高人确实他们看透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和人间疾苦去隐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积极的,让自己清静,没有繁杂的事和人,自己开心自在,不用去维护关系。另一个是消极的,是一种对现实中的逃避。

    5.人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不管你喜欢哪一种,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不是说在人群中就一定好,或者不好,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时候也能会有大的成就。

    ★★★现在你爱人的状态还是很好的,虽然有点小小的焦虑,有你爱着,她又很优秀,过一段时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会好很多的。

    ————————————————————————
    ★★★接下来我给你一些建议

    一.建立自信,自信心,让别人喜欢你,你自己喜欢自己了,别人才会尊重你,喜欢你,乐于跟你交往。

    二.看看自己属于什么性格,内向还是外向,选择一个合适的朋友圈,觉得能让自己轻松的,不在多三两好友就足够了,能懂你,愿意为你倾听,一起分享的人。

    三.人生中虽然关系很重要,但还有很多值得去做的,比如学习,一生都需要做的,健身让自己更健康,养生,培养兴趣,听歌,跳舞等等。

    四.你不要担心别人会不接受你的关系,关系是相互的,你值得他,她值得你去投入,这才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中途就要下车,他下车了还会有别人上车,一生就像一个公交车,有站着的走几站就下车了,有的坐下来陪你有一半,还有人到终点。

    五.倾听自己的声音,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也都可以去拥有,不管在哪里,怎么生活都会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自己开心,舒服。

    ★★★只要人健康的活着,怎么个活法都是好的,不用去考虑别人,适合自己最重要,你很优秀,以后会更加优秀,所以今天也有幸和你一起探讨关系的意义,助人自助也让我又对关系有了一次理解。


    以上是的一些理解和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加油吧!世界和我爱着你。有缘我们在续,你身边的咨询师-刘畦。
    0评论 2023-03-26 10:0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