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有一定好处,它和“拖延”的关系是什么? 10个回答
延迟满足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所以,想问问延迟满足和拖延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如果有关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匿名网友 2023-02-02 12:25:26
陈桂梅 向TA咨询 打赏
郎平季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你提出关于“延迟满足”和“拖延”的关系问题,特别好,它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延迟满足”。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经在一所幼儿园里做过一个实验:他找来几十个孩子,然后让每个孩子待在一个小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了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吃桌子上的糖,就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如果能够等他回来以后再吃,就会得到另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实验结束后,发现大多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没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坚持到了研究员回来,获得了另一颗棉花糖的奖励。在后来的跟踪调查中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等待的那部分孩子,无论是学业还是职场,大多都很成功。而那些控制不住欲望,不愿意等待的孩子,后来都活成了路人。
这就是著名的“糖果效应”,也称“延迟满足效应”。所谓的延迟满足,就是说当小孩有需要,有欲望的时候,可以设定一些障碍,然后让对方在这个障碍的过程当中学习接受等待,提高耐挫的能力,自律的能力,提升意志力和克服障碍和困难的能力。延迟满足对孩子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延迟满足是一种长远发展的能力,能够让小孩的自控能力、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更大的提高。所以“延迟满足”具有积极的和发展性的意义。
看到“拖延”大家不由得会与“拖延症”联系,拖延是自我调节失败的表现,表面上拖延是因为“懒”,或不懂时间管理,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拖延本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它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个人因素(缺乏自信,完美主义等)和不稳定的外界环境因素(外界诱惑、自制力差等)。拖延会导致个体只想不做,懒散、胆怯,缺乏干劲,执行力差等,因此拖延会导致一些目标无法达成,在这个层面上“拖延”是非积极的,对人们产生困扰,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延迟满足”和“拖延”在时间上都有延长的意思,但是从结果上来说,“延迟满足”对个人具有积极的意义,能锻炼个人的意志和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而“拖延”对个人往往是消极的,因为它导致人们不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所想的事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你可以继续发布你的思考,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世界和我爱着你”!
徐晓凤 向TA咨询 打赏
卫星睿 向TA咨询 打赏
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说明楼主对此也有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那么,延迟满足和拖延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其实这两者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自控力水平。一个有自控力的人,就会采用很多方法让自己延迟满足,让自己更加精进,更加优秀,实现更大的目标;而一个自控力弱的人,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很可能屈服于眼前的欲望,选择“及时满足”,而放弃对未来更好的选择。
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思考,供你参考:
1.延迟满足实验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 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如果马上吃掉的话就没有奖励,如果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的话,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他们还可以随时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真是太煎熬了。最后,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
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后来,米歇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同样参加上述实验的三个女儿谈到她们幼儿园伙伴们的近况时,他发现这些少年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小时候"延迟满足"的能力存在某种联系。
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逐一联系现今已是高中生的653名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
问卷的结果显示,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这个实验还有后续,米歇尔和其他研究人员继续对当年的实验参加者进行研究,直到他们35岁以后。
研究表明,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但是这都是参加者说的,和他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难免有些出入。”米歇尔解释说。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那些要得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是怎么做到控制自己的?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自我控制能力呢?
通过对孩子们行为的反复观察,米歇尔得出结论,秘诀就在于"转移注意力"。肯等待的孩子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他们有的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的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玩捉迷藏或是唱歌,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暂时被忘记。
在米歇尔看来,这个棉花糖实验对参加者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米歇尔说,“将来他也会积攒更多的钱来养老。他得到的不仅仅是棉花糖。”
这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当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暴露在诱惑面前,去死扛,而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自己可以去做的事情上,让诱惑成为一种动力,来推动自己成长。
因此,你可以从这个实验很直观地看到:“延迟满足”是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可以主动地去做很多事情;但是,拖延的最后,我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2.“延迟满足”会让我们越来越优秀,状态越来越好;拖延,会让我们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没有信心。
你发现了吗?几乎所有能够让人精进变得更加优秀的事,都需要延迟满足。
不管是去健身运动,还是读书写作,还是学会一项技能等等,如果没有耐心,如果总是想要及时满足,比如说减肥的时候三天体重没变化就开始胡吃海塞,下班回家太累就放弃了看书的计划,这是不是就很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正好也说明了,能够做到“延迟满足”,就会让你越来越优秀,状态越来越好;而不断地拖延,你会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没有信心。
有一本书,叫做《延迟满足》,他的作者是稻盛和夫的学生,专门研究延迟满足者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以及很难实现目标的人,究竟犯了哪些错误。作者把这些研究所得总结成了可以操作的方法,也帮助到了无数普通人。比如,书里有一个方法:叫做设立中间目标,比如你想在一年内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这就是属于延迟满足的长远目标,你就可以把它分解成一周读几本书,写几篇文章,并且列出具体的书单。通过这样具体可以执行的中间目标会让你更容易完成目标,也会让你有动力去完成下一周的任务。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延迟满足就是愿意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而放弃即时满足,并且在等待中不断地突破和成长自己,而当一个人有了”延迟满足“的能力,他的行动力是很强的,他会为了他的目标去做很多事情,而不会拖延。
3.提升自己的自控力,理性地面对诱惑,制定长远的目标,并落实到合理的短期目标,提升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可以战胜拖延,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梦想。
一个人的自控力和自律情况息息相关,当一个人的自控力比较弱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拖延,从而带来不太好的结果;而一个人的自控力比较强,就能够做到”延迟满足“,抵抗诱惑,帮助自己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和更有价值的人生梦想。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呢?
一是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就像刚才第二点提到的,当我们将自己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并给自己安排每天具体需要做的事情,这就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感知自己的进步,可以给到自己积极的正反馈,从而提高我们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控力。
二是远离诱惑。毫无疑问,诱惑是提高自控力过程中的一个绊脚石。我自己就有很深刻的感受,如果有一天,我看手机的时间长了,或者总是去浏览手机上的信息,时间就会不知不觉地过去,而自己该做的事情又没有做,就会觉得很自责;但是如果我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将手机放在一边,不去关注里面的信息,那么,我的效率就会很高。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远离诱惑”的环境,这也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提升自控力。
三是允许自己的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们有时候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自己想做到最好,最完美。但其实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事情,而我们想要养成自律的习惯,也是没有办法一蹴而就的,就像董宇辉说的:你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准备好,先起飞,再调整姿势,先起跑,再调整呼吸。
我想说:如果你想实现你的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那么就去锻炼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去提升自己的自控力,这样,拖延也就不会是一个问题了。
最后,借用董宇辉的一句话送给你,也送给我自己:太阳光到地球都需要8分钟,静下心修炼自己,你也能散发光芒!
许叶华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
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来尝试将二者做一个比较:
1.
延迟满足,推迟的是完成事情以后的获得与回报;
拖延,推迟的是完成事情本身
2.
延迟满足,锻炼人不满足于即时的回报和结果,而是把目标放在更远大的目标上;而这个过程,需要更坚韧和更持久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结果的收获,更有过程中的珍贵体验;
而拖延,个人感觉它本质上是一种情绪,因为“我不想做这件事”、“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满足感、愉悦感很低”……所以把事情一直搁置;甚至会体验到一种焦虑感,既做不动,又放不下。这种体验,当然也是缺乏长期目标的驱动力的。
3.
即时满足,是一种本能的驱动力;能获得即时满足的行为,大多被有效驱动,不会产生拖延症。
那么,得不到即时满足,或者即时满足的驱动力不足以推动的事情呢,用什么来驱动?是不是我们就只能拖延,甚至搁置了呢?这个时候,锻炼人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一个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才能追求更为长远的价值和成就。
它与拖延的关系,我想是此消彼长的。
只有改变了拖延的习惯,才能看到延迟满足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培养自己延迟满足的习惯,也可以帮助改善拖延的问题。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小思考
很开心遇见这个题目~~~
我是跟你一起努力的答主畅函
世界和我爱着你♥♥
李巧倩 向TA咨询 打赏
王清华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这是一个很好的议题,你一定也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延迟满足”和“拖延”是什么,以及这两者的区别。
先来看看概念,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在很多心理学书籍中都出现过,为了省去查找的繁琐步骤,不妨先借用网络上的解释: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自然的必要条件。
拖延则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的有目的的推迟。
举例来说,等5分钟能拿到小苹果,等50分钟能拿到大苹果,延迟满足是放弃马上能拿到的小苹果,多等一会儿去拿大苹果;而拖延则像是已经有一个大苹果在那,但因为不爱吃或不想要而不去拿,时间久了大苹果蔫了坏了,就不用去拿了。
这样看来,延迟满足的内在动力是“想要,而且想要更好的”,是积极的、适应的;而拖延的内在动力则是“不想要,或者害怕去要”,是消极的、不适应的(当然,为了拒绝而使用拖延的策略不包括在此)。它们的内在动力是不同的,虽然外显行为有相似性,但其实并没有明显的联系。
延迟满足就不多说了,以下通过两个例子稍微聊一下拖延。
例一:小学二年级的小明放学回家不马上写作业,而是要看动画片,妈妈关掉电视后,他就坐在桌子前面玩铅笔,就是拖着不写作业,即便写了也是拖拖拉拉,明明9点就能写完的作业,磨磨蹭蹭写到10点半。这种情况对小明来说,可能是作业太难、太枯燥,不爱写,也可能是早早写完了也不能玩,还有别的课外题要做,所以就一直拖着。这个例子就符合前面所说的“不想要”的内在动力。
例二:上班族大明周一要交一份报告,但一直拖到周日的晚上才开始动笔,问他的时候,他可能会说“我也知道应该马上写,而且整个周末满脑子都是报告的事,根本没休息好,但就是不想写,拖到最后才不得不写”。这种情况则可能是大明担心报告交上去老板会不满意,所以太希望提交一份完美的报告,但是想到要查询各种资料工作量太大太困难,又担心又焦虑又畏难,反而产生了回避行为。这个例子就符合前面所说的“害怕去要”的内在动力。
当然,这只是两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常见的拖延现象成因可能更复杂,而且当事人往往并不希望拖延,甚至会把自己的拖延行为看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更多自我探索,比如长期存在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的性格倾向,以及过度的自责和自我批评等等,这些就需要与咨询师一起讨论慢慢梳理清楚。
以上是我个人的浅见,供题主参考。
焦凯浪 向TA咨询 打赏
费咏梅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
相信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延迟满足与拖延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做到延迟满足,而有拖延症的人,比较难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约束的能力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
自我约束力是指自制力,自控力,自律力。 自我约束力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强调自我约束,立德修身,历来是古代先贤所推崇的高尚品质。 主要是教育人们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贤。
哎呀,这个话看着就浑身头疼,道理谁都懂,我就是做不到啊。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还是很人性化的。在《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孩子,实际上是因为童年遭遇到了严重的情感忽视:令人惊讶的是,非常多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对实现这些我们称为自律的事情有巨大的困难。我发现,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常常对他们不应该做的事欲罢不能,如吃垃圾食品、超额开支和其他自我放纵。相应地,他们也很难强迫自己做那些应该做但又不想做的事,如做家务、任务、工作或锻炼。他们通常会说:“我真受够了自己。一说开始做事我就连根手指也不想动。”诚然,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有为此挣扎的时候。但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的挣扎更加持久也更加强烈,往往会成为一个终身的主题。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来寻求治疗时会自称散漫、懒惰、缺乏动力或者拖拖拉拉。当他们谈起自己的童年,你会发现他们的父母虽然是有奉献精神和爱心的,却没有帮孩子建立起学习自律的真正体系。例如,他们没有教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在外出之前先做好他的家庭作业,或通过做家务、到附近跑腿帮忙、锻炼身体来赚取看电视的时间。
看到这里你大概就能明白这两者的差异与形成的原因了吧,我是心理倾听师张会丽,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觉得有用,点个赞再走啊。
孙慧 向TA咨询 打赏
想弄清关系,先得厘清概念的内涵。
延迟满足,语词重点是满足,而非延迟。
它延迟的是人性的需要。想要得到满足是人性,而延迟满足则是一种理性地权衡和克制,是对人性地反抗,用词严苛点,可以理解为反人性,它的公众口碑通常是正向的,是自律者所拥抱的。
拖延,完整的构词应该是拖延事情。语词重点是延迟,而非事情。
它延迟的是一件具体的事,本身也是对人性地顺从,公众口碑通常是负向的,是自律者所摒弃的。
这个时候来看关系就很简单了,一种是顺应人性,一种是反抗人性,也就是互斥关系。
求助问答
在很多的女儿来做的婚姻咨询中都有类似的烦恼,就是抱怨自己的丈夫好像对待感情越来越不主动,结婚纪念日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也会忘记,不在那么关心自己等等,难道真的是男人对感情越来越淡?可以这么说,但是造成这样是有原因的,为什么男人在感情里越来越不主动你知道吗?为什么男
去看看相信很多的情侣都经历过异地恋的洗礼吧,是不是感觉对于彼此来说异地恋很折磨人,而且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异地恋的高分手率,那么异地恋为什么会分手呢?很多情侣都对此费解,当初我们山盟海誓,彼此深深爱着,为什么异地恋了之后会这样,如果你知道异地恋如何相处的话,相信你们的感情
去看看男人提分手后复合概率有多大?我把一切都给了他,可他为什么会这么对我?!他已经非常冷漠地说出不想和我在一起了,我还能挽回吗?老师,您的挽回方案对他真得会有效果吗?几乎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员,都会问老师这三个问题。她们都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了解那个男人,认为他一旦绝情离
去看看你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也会经历很多次的分分合合,但是只有唯一的那个ta才是愿意长长久久陪你的人,其他人不过是你生命的中的一个过客而已,那你想不想知道到底谁才是那个会陪你到最后的人呢?测试开始:1、你会经常性的感动劳累吗?会→2不会→3偶尔会→42、你有几个关系
去看看婚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女性,这个选择关系到了她的一生,好的婚姻让女人焕发光彩,不好的女人则让女人面容憔悴,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嫁的人对不对,那么下面就来证明一下,符合这十点中的一条,就代表你嫁错人了!符合这十点中的一条,就代表你嫁错人了1.遇事总是
去看看有一类女人,她们会“钓鱼”囤积一些还不错的男人,有点类似“海王”但是她们又不是爱的泛滥。反而,他们极度缺乏自信,对爱的不自信。她们总是盼望下一个会更好,而又不肯放弃手上的。所以就导致储备了很多很多男人。这类癖好叫做:储男癖。储男癖是什么?由囤积狂引申而来,是指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