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先退后进,不敢正面表现自己的行为如何破? 8个回答
今天突然发现,自己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地循环一种行为模式:不敢或不想表现自己,与人正面竞争,反而是在一些场合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放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表示自己还需要努力。 仿佛这样在关系中更为安全,更能赢得他人的善意,减少他人的关注和嫉妒一般。从小,虽然我学习成绩好,但我从来不刻意表现成绩好。在高考时,第一年没考好,现在想来好像也是潜意识的先退后进,复读后考了更好的学校。找工作时,去了一个从来没想过的地方,然后默默努力,慢慢再等机会去到更想去的地方。 还有不少事情似乎都有这样的痕迹。其实,突然想对自己说,其实没必要,你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优秀,与人竞争,获得他人正面积极的关注。而不需要带着“弱者”的面具,偷偷的努力,转个弯来表现自己。所以,如何理解这样的模式?如何破解,建立新的行为模塑呢?谢谢大家。
匿名网友
2023-03-08 19:45:33
章方超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
拍拍肩~看到了你的故事,每当遇到新环境或者适应环境时期,题主因为无法真实的表达,感觉到被削弱、弱化形象,这与真实的客观自我评价是相悖的,由此产生了矛盾感对吗?
&正确的评价自己,形成统一的自我认知。
#一直在默默地循环一种行为模式:不敢或不想表现自己,与人正面竞争。
#反而是在一些场合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放在相对“弱势”的地位,表示自己还需要努力。
#这样在关系中更为安全,更能赢得他人的善意,减少部分嫉妒感。
#从小,虽然我学习成绩好,但我从来不刻意表现成绩好。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他会不断的更替自我认知系统,一方面是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力,如父母的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力都会使个体不断的做出改变和适应融入大环境,个体的认知、价值观以及其他观念上都会发生改变,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直到下一个新的环境变化需要做出改变。
所以,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长期习得的结果,很难孤立的去看待行为模式,因为它是受到环境以及个体对环境认知的态度变化内化为自身的特定的反应模式。
那么,我们理解自身的行为反应就有了突破口,例如,题主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是为特定的环境做出的反应,但是不能够完全确定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自身的内心需求到底来自哪里?有关这一部分,题主提到了有可能是减缓与他人的紧张关系,让自己感觉到更加安全,其他也会减少他人的嫉妒感,可是为何每次都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不能够在合理的环境下表达自己?引起他人的嫉妒感这会让自己感觉到那些情绪?
行为方式最直接受到的影响因素是我们的感受与想法,例如环境冷了,我们下意识的就会拿起盖毯;而面对讨厌的家伙我们可能不会继续想要与他待在一起,转身离开,我们的行为方式是受到我们的感受与想法的直接影响力,当然有时潜意识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否认的,只是它通常更加隐蔽,而我们认知影响力却是希望效果上立竿见影的。
在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以及提高自我的情绪察觉力,会让自己下意识的有了行为反应之前,有更自由的选择空间,而不会让自己无暇思考就进入惯性的行为模式,为其产生更大的情绪反应和担起责任。
&学会缓解压力,为自己积极争取。
突然想对自己说,其实没必要,你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优秀,与人竞争,获得他人正面积极的关注。而不需要带着“弱者”的面具,偷偷的努力,转个弯来表现自己。所以,如何理解这样的模式?如何破解,建立新的行为模塑呢?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当提到竞争时题主提到了“弱者”词汇,在竞争激烈以及不允许“标新立异”的环境中,怎样表达自己才能被大家接纳,让自己感觉到放松,题主对这部分的感受与困惑没有得到正向的疏解,而“表现弱者”是题主唯一学习到和感知的应对方式,但是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情绪时,也备受束缚感,无法放松自己,他人也是无法正常理解解读我们的需求,从而给予自己真实的回应。
慢慢来~
祝好~加油哦~
华巧曦 向TA咨询 打赏
黄晓梅 向TA咨询 打赏
陈晓 向TA咨询 打赏
谢谢你的信任,邀请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文字中,题主对自己“以退为进”的行为模式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了,同时对这样的做的“好处”也理解的挺到位的----仿佛这样在关系中更为安全,更能赢得他人的善意,减少他人的关注和嫉妒一般。
其实,突然想对自己说,其实没必要,你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优秀,与人竞争,获得他人正面积极的关注。而不需要带着“弱者”的面具,偷偷的努力,转个弯来表现自己。
有没有必要这样做,主要看题主心理上是否做好了“准备”。能否接受自己光明正大表现优秀时,可能表现出的不优秀,能否承受和别人面对面直接竞争的张力,以及如果不那么优秀、或竞争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前面的“转个弯”来表现自己,是让自己可进可退,游刃有余,而且对与你竞争的人也具有相当的迷惑性的。当然,为之付出的“代价”是,你要比别人多“转个弯”,多浪费些时间和精力,而且要”蜷缩“着,活得不舒展。
”如何破解,建立新的行为模塑呢?“题主现在自己已经意识化了这部分,那改变迟早会发生的,时间长短就看题主自我感觉到的各环境"安全系数”的高低了。
题主可以从小的事情,熟悉的环境开始尝试做。把自己认为“转弯”的那个部分去掉,直接进行后面的部分就可以了。
我是心玥诚服,希望我的回复部分的帮助到你,祝好!
徐福 向TA咨询 打赏
赵慧婵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
从文字中能看出你有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好事。
模式一般是在早年间形成的,也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只能说模式保护了你,让你发展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加强,你逐渐发现原来的模式在现在不太适用了,需要做些改变,这些都是你成熟的表现。
关于如何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其实你自己已经有答案了:
其实,突然想对自己说,其实没必要,你可以光明正大的表现优秀,与人竞争,获得他人正面积极的关注。而不需要带着“弱者”的面具,偷偷的努力,转个弯来表现自己。
保持自我觉察,然后做和以前不一样的选择,慢慢新的模式就建立了。
祝好!
FF
马井光 向TA咨询 打赏
曹素霜 向TA咨询 打赏
求助问答
每个女性朋友们心中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男人,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男性朋友们对于女孩都喜欢什么样的问题都是比较关注的,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
去看看电影《重庆森林》里,王菲饰演的阿菲喜欢上了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663刚失恋,前女友把他家的钥匙留到了阿菲打工的快餐店。阿菲偷拿了钥匙,每天下午,趁663不在家的时候,就偷偷
去看看梧桐坐在我的对面,举着酒杯,一饮而尽。这个男人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他看着我,借着酒劲,欲言又止,却又情不能自已,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个人,驱车几千里,从小城到最遥远的
去看看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破冰:我们为什么需要和陌生人说话》,作者是:小荻老师,本来当成一本沟通书籍来读,读完几遍之后,这本书实际上更象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说话。书中有
去看看试想,现在是周四下午你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盯着面前的任务清单,想想周末前还有至少十件要完成的是事情。整个人僵住,但心率却逐渐飙高,大
去看看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询时咨询师也会从当下的朋友关系、同事/同学关系、夫妻关系、母(父)子关系问到成长过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