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关心我时,我在愤怒或恐惧什么,怎么解决? 10个回答
我最近发现每当父母关心我的时候,或者对我好的时候,我都会产生恐惧,然后转化为愤怒,我不知道是怎么了,查了资料说愤怒是因为你想要很多爱,但他们是关心我,对我好,我不应该高兴吗,但是确感到愤怒,难道我是被爱无能吗?我该怎么办,还是说我的认知有问题或者心理有创伤,求大家帮帮我,我这是怎么了?
匿名网友 2023-02-04 04:35:42
周水波 向TA咨询 打赏
欧辉凤 向TA咨询 打赏
崔娴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好!
仔细看了你的问题描述,关于题主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发生了一些心理困惑,
这是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
我试着分析和建议如下:
[正确认识你的情绪]
题主没有描述自己的年龄段,但从描述的情况看,大概率是处于青少年期,而青少年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
这个阶段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
正如题主所描述的“父母关心我的时候,或者对我好的时候,我都会产生恐惧,然后转化为愤怒”。
你下意识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不一样”,对父母做的任何事都倾向于抗拒或批判的态度,用包括情绪在内的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从而产生“恐惧”和“愤怒”的情绪体验。
这种心理情绪反应不是“爱无能”或“心理创伤”,但是当它反应过于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原生家庭中找原因]
以上的心理情绪反应除了是青少年处于心理“过渡期”的一般原因外。
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尽管题主没有更多的背景介绍,但缺少家长陪伴和沟通,或是家长控制欲太强都会加速加重“过渡期”负面心理情绪的反应。
特别是后一种情况,题主并没有描述“关心我,对我好”的情况是不是从小就这样。
但一些父母无视孩子成长潜力,总是把孩子当成婴儿,以关心的名义,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却很容易造成孩子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
[从自我调节中找方法]
如何面对“过渡期”的负面心理情绪反应。
当然要父母与你双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你自己,首先还是要建立以上有关自我成长的正确认知,减少紧张无助感;
其次尽量用其他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同时在与父母发生抵抗情况时,多想想他们为你所做的事,将心比心,更好理解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抓住合适机会与父母沟通,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传达给父母,并且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控制负面情绪的产生。
希望以上对你有一点帮助。
王书玲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对自己的愤怒好奇的题主。
看完你的描述,我会有一个好奇:父母对你的关心是怎样的,对你的好是怎样的?你可以试着回忆具体的事例并记录下来,让我们可以慢慢看到,我们是否对父母所有的关心都会产生愤怒,我们通过这样的书写,慢慢让我们看到事实真相是怎样的。
简单来说,愤怒提醒我们,自己感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或者期望落空;恐惧提醒我们,危险就在附近,要提高警惕。当下,你并不清楚自己愤怒或恐惧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先尝试做如下练习:
1、允许情绪的表达,包括【允许偶尔的情绪失控】
先尝试不去不评判自己的情绪表达,这种不评判和允许,是会带来更多的改变的可能性的,因为自责会把注意力放在自我评判的想法上,反而容易忽略了是如何产生这个反应的。
2、【单次愤怒之后的行动】
面对信任的人,又有后悔的情绪,提醒自己主动看到这个情绪信号,看看自己是否有进一步沟通、澄清想法、表达感受的期待,有的话可以尝试付诸行动试试看。
3、长期逐步调整【情绪反应模式】,更多的觉察、更及时的暂停、更觉知的反应。提高对自己情绪、想法、整体状态的觉察,会逐步的体现在反应模式的改变上
遇到愤怒情绪压力事件时,①觉察到触发情绪的线索:哪些特定的事件类型会激发自己的情绪;激发情绪后有哪些身体反应的特征;②尝试【主动暂停】,让注意力先从愤怒情绪里出来,恢复理性后再做行为选择。可以深呼吸几次,让注意力回到呼吸上;可以离开冲突现场,去走一走,稍微冷静后再回来;可以主动和自己陈述此刻有什么想法,让自己看到激发情绪的想法;暂停的目的是让理智恢复上线,然后再做下一步的行动反应。
我们可以做的是先从书写入手,即在每次觉得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发生后:一是减少自我评判,
二是可以去整体书写整个愤怒事件,事件始末每个环节的具体事实是什么,激发了什么具体的想法,从而引发了什么样的情绪感受与自动化的应激反应,即每次觉得有困扰的事件,都去还原「事实、情绪、想法」的现场。多次书写后,会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愤怒反应模式:【事件应激、应激的自动化想法、愤怒情绪、愤怒时的身体反应】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
这个「看到」即蕴含了改变的可能性,通过描述来倒逼觉察,而且多次总结后,会发现,其实总共可能就屈指可数的几个应激事件类型。越来越有可能在触发线索再次出现时,更快的觉察到,有更大的概率从惯有的反应模式中暂停下来,为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正念认知疗法创始人马克威廉姆斯这句话:试着像灌溉植物那样,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对待自己,带着开放的心态和温柔的坚持。
当我们尝试这样去做,并有一段时间的书写练习后,或许你会发现你好奇的引发你愤怒的原因。我们对当下世界的反应,有时是在呈现过去的情绪状态,所以你也可以通过回忆帮助自己梳理你记忆中最早的和父母产生类似情绪的事件,然后用现在的认知再去解读当时的事件,看是否有和过去不同的感受。
推荐:莉莎 费德曼 巴瑞特《情绪》和马丁塞利格曼《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希望可以帮你探索你的疑问,更了解自己的需要,且能够比较好的与父母沟通。
最后的最后,祝我们,爱着父母的同时不惧怕对他们的消极情绪。
凤佑年 向TA咨询 打赏
您好,题主
看了您的问题,您的困惑是为什么父母关心自己时自己感觉很愤怒和恐惧,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什么,能看到您是有这方面的觉察的,为您点赞,也能理解您的感受和情绪。
我个人认为您产生这种原因主要有:
【1】父母不相信自己具备独立性。
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遍的,因为许多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具备独立性的,但是父母确实不信任自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所以在父母表达关心时,我们感觉到很愤怒,那是因为感觉父母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是对自己不信任的。
【2】感觉父母对我们过多的关心是一种溺爱。
其实我没有时候会有一种恐惧感,也可能是因为害怕父母对我们过于一年让我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这种情况也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当然我们需要觉察这种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也需要挖掘我们内心层次的自己。你也确实会让我们恐惧,但是也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3】父母的行为侵犯了我们的边界。
这种感觉也是时常有的,因为当别人过多的关心时,就会感觉我们本身是没有具备独立的能力,说明我们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这种底线和原则是需要我们自身来负责的,所以父母对于我们过多的关心,会让我们清感觉侵犯了边界会产生一些不舒服,就像你所产生的一些恐惧或者是愤怒的情绪。
如何破解:
【1】理解父母关心的背后是在爱自己。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技术上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属于长远打算,所以他们在和你相处的时候,对你来也并不一定是溺爱,只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爱的方式也在教育我们如何表达爱这个抽象的名词。
【2】学会关爱父母,有爱别人的能力。
其实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因为已经是无私的,当然他们这个向我们表达时我们也需要明白,我们也要有这种回应对方爱的能力,不管这个人是谁,我们都要有学习,懂得爱,表达爱这样的行为以及动作,来表示我们对对方的这种感情。
【3】学会信任自己,也信任父母。
这种情况是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也并不一定是不相信我们的,我们需要明白父母对于我们的一切教育都有一定的意义,当然我们不要看到表面的那些对我们好、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是出于本能的,也是更加希望我们过得更好,因为没有人会这样无私的对待我们。
【4】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寻找一些方法来调节自己当下的状态。
这种情况是我们可以觉察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当然寻找这些原因也并不一定需要挖掘我们内心层次的自己看到内在的小孩的想法,你可以从外界寻找一些方法来看到我们内在是怎样想的以及需求是什么,或者寻找专业的咨询师,看看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也能慢慢的改善我们的情绪的。
以上拙见希望对您有帮助
杨玉琴 向TA咨询 打赏
许燕 向TA咨询 打赏
崔宣芋 向TA咨询 打赏
刘雅琴 向TA咨询 打赏
刘秀华 向TA咨询 打赏
几个可能性,可能猜测的不全面,可以作为排除法,找找原因。
父母的关心过了正常情况,比如让我们多吃点,多穿点,但是我们已经吃的很饱,穿的很适宜当下的温度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想要得到他们的关心,要是父母再多说一句我们就会感到不耐烦,有愤怒的情绪产生。
关心的后果。对于父母的关心我们没有照做后,有了负面的结果,就会被骂。比如我们没有听话多吃点后胃痛了,没有听话多穿点感冒了,父母就会指责,说“不听老人言”之类的话。这个情况可能在我们长大后就不会出现了,但是儿时所经历的过程太深刻了,以至于我们即便长大后不会被骂,也不会发生“不听话的后果”也会有应激反应,会对父母一开始的关心产生恐惧的感觉。但又因为我们长大后没有发生后果,所以不会被骂,就会对自己的恐惧产生厌恶,这个厌恶就会瞬间发展成对父母的愤怒,觉得他们的关心很多余。
父母关心的动机不是单纯的关心我们。比如父母最近犯了胃病或者感冒了,但是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们,甚至直接没有告诉我们。然后因为自己不舒服了,知道要多注意饮食或保暖就会和关心我们,提醒穿衣吃饭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照做就会出现第一和第二的情况。如果我们照做了父母可能还会出现怎么爸妈知道提醒你,你不知道关心爸妈。不仅会让我们陷入两难问题,关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们反过来关心他们却不直说让孩子猜。
阴阳怪气,说出来的关心的话不是关心的意思,有内在含义。这个问题父母方的深层原因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和父母间关于关心问题就是这个情况。过程情况就是明着是关心,但是不管关心内容是什么最后引出的后续话题是指责对方,就是父母指责的对象不是孩子还是父亲说母亲坏话,母亲说父亲坏话。我们在听到这个内容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恐惧和愤怒,不知道怎么回应,因为不论回应内容是什么都是错。
综合原因。当父母一开口关心我们后,我们的大脑就开始四选一(因为总结的并不一定全面,所以选项可能会更多)总有可能会选错,于是就会害怕,继而变成愤怒。愤怒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我们已经长大,知道该如何照顾自己,二是有话不直说,拐弯抹角的和我们交流会让心里有很不舒服的感觉。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害怕“被爱”就想想其他人关心自己的时候会感到害怕和恐惧吗,比如朋友,同事在你不舒服的时候问一句,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呀,之类的。自己会有觉得对方做的事多余吗。如果没有,那害怕的只是来自父母的爱。要处理的是和父母间的关系问题和相处模式的改善。
如果是害怕所有的“被爱”我们也要考虑是不是应激情况的泛化原因。就是我们根本原因还是来源于父母的但是因为过于害怕了以至于直接拒绝所有的爱。比如害怕老鼠,要是过于害怕产生了泛化情况,只要是带毛的动物都会让你感到害怕。
泛化问题要解决的也是要解决根本问题,之后再慢慢从新适应其他事物。一般使用脱敏技术来处理。
如果只是和父母间相处有问题,楼主可以试着和父母多沟通,经常聊聊天,增加彼此的了解。如果不仅仅有父母方面的原因,还是建议去实体的心理咨询机构,做一个测试和咨询,找找原因,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求助问答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行为表现,当你不会说话时,你会发现你受到了别人的排斥。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此时的你就要来了解一下,不会聊天说话怎么办?想想那些不会说话的人,无论你有怎样的行动,怎样的善意,另一半都不会感觉到。这样的你往往在感情中以及在社交过程中都会
去看看走出校园,踏入职场,我们会发现职场真是如战场,充斥着太多的利益纠葛和复杂的关系网。职场中的你我就像等待一只电池,电量会慢慢用光,但我们却很少关注使用情况,每当显示电量不足的时候,我们才会慌乱起来。但电池不能快速充满,必须耗费时间来等待,你可以一边充电一边工作,也可
去看看伴随着《依恋创伤的预防与修复》一书中的理论,我们深入思考“安全基地”和“安全港湾”的心理咨询内涵。
去看看前天,小编给我发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被两个小男孩强行按住,另外一个小男孩用各种碎纸捏成小圆球,不顾小女孩,哭泣挣扎,塞到小女孩眼睛里。你没看错,三个男孩,
去看看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千万种,但你自身的因素却是最大的阻碍。一起做个性格测试,看看你的哪点性格影响了你走向成功。测试开始:1、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你是不会轻易尝试的?A. 是——2B. 不是——3C. 不一定——42、假如打小报告能升职,你愿意做这种事吗?A. 愿意——4
去看看说来惭愧,前几年我抑郁成疾的时候,追我的男生特多,差不多能从五道口排到十里堡吧。但久病成医的我,自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心理健康从业者,桃花运是一落千丈。后来想明白也就释然了:原来大家还是喜欢有抑郁风情的女孩子。大家好,我是抑郁研究所的所长:任有病。别看现在这年头人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