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原生家庭不好,对孩子的教育特别焦虑该怎么调节? 10个回答
我的原生家庭不好,被父母哭穷,亲情绑架,而且父母对我很苛刻,只有做的好才能得到认可,所以我的性格自卑,高敏感,要求完美,易焦虑,心里创伤特别多,我看了很多心理书,做了很多咨询,才疗愈了内心的部分伤痛。现在,我结婚了,有一个8岁女儿,我也学着怎么科学育儿,避免代际相传原生家庭的伤痛。可我焦虑自己做的不好,当不好一个母亲,害怕我也无形在潜意识当中去伤害我的孩子...尤其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她也是不懂教育,观念守旧(苛刻,容错性低),这样的环境,我特别怕培养出下一个我(内心创伤太多)我该如何调节?
匿名网友 2023-01-29 14:47:56
吴国惠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彭呈方。
看到您的描述,能够感觉到您的成长经历特别不容易,有很多的创伤,您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成因等方面有很好的觉察,您通过看书和做心理咨询来进行自我疗愈,这是您的内在生命力顽强向上、不甘于被苦难和伤痛所束缚的体现,对此我感到由衷地欣赏与钦佩。
现在您最大的困扰是您对育儿很焦虑,很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在潜意识中伤害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内心创伤,使孩子成为下一个您。当您在这样思考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您其实是一个很爱孩子的好妈妈,您不想让孩子再次经历您所经历的痛苦,避免创伤的代际传承,努力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您真的已经付出了很多,我相信孩子是能够感受到您对她的爱的。
当您在这样做的时候,您其实已经在阻断创伤的代际传承,您给孩子提供的养育环境和您的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已经大相径庭,您在积极地自我成长与改变,您会经常反思和觉察自己的言行,这是在将潜意识转向意识化的过程。而创伤的代际传承,通常发生在潜意识和无意识层面,是受害者完成了对施害者身份的认同,转变成了施害者。
您问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您该如何调节自己的焦虑。我想首先最重要的是增加自我觉察,当我们没有觉察的时候,就很容易被焦虑的情绪驱使而见诸行动,只有当我们慢下来、放松下来,反求诸己,去觉察焦虑背后有哪些恐惧、担忧、害怕的想法,这些想法背后有哪些未满足的期待和需求,当这些深层次的部分被看见时,焦虑就会放下一部分,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放松下来,进入觉察状态。
其次,您需要减少一些对自己的苛责,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good enough mother”的概念,译为“足够好的妈妈”或者“60分妈妈”,意思是妈妈没必要做得太好、太完美,如果妈妈太完美了,反而会压缩和挤占孩子的成长空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受伤害是在所难免的,要相信孩子的自愈能力,要让孩子承受恰到好处的挫折,才会更利于其心理韧性的养成,重要的不是避免伤害,而是在孩子受伤之后能够及时安抚,让孩子确信自己是被爱的,在受伤之后是可以回到安全基地被滋养的,这就足够了。
再次,您也需要得到丈夫的支持与抚慰,在家庭结构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系统,如果丈夫能够容纳妻子的情绪,妻子才能够更好的容纳孩子的情绪,同时丈夫作为婆媳关系的桥梁,如果在婆媳冲突时能坚定站在妻子一方,整个家庭系统才能更加稳固。
希望上述回答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帮助,祝好。
戚平季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呀,给你一个360度的拥抱。
看了你的问题描述,首先推荐一本书给你,书名是《遍体鳞伤长大的孩子,能自己恢复正常吗?》,这本书有繁体字版的,大陆还没有出版,在 读书会有解读,我觉得很适合你,你可以去听一听。这本书能帮助那些有童年创伤的人,走出创伤制造的困境,了解创伤的成因,处理和治愈,同时也是一本非常棒的育儿书籍,可以帮助那些迷茫不知道如何养育自己孩子的父母,了解作为幼小生命必不可少的生命滋养究竟有哪些。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你,你可以去在 读书会看到这本书的解读。至于纸质书,我刚去各大平台看了,没找到现货,有预售的。
对于创伤的疗愈,一般可以采取下面的几个办法。
第一,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创伤本质上就是成长过程中,缺少稳定的,安全的,温暖的,可控的人际关系。所以疗愈也是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去获得新的经验,重塑大脑神经回路,从而得到疗愈的效果。
所以,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议找心理咨询师陪你一起。
第二,寻找其他资源的社会支持。
比如,去做志愿者,在服务中感受和体验人际关系的美好。
去报团取暖,找到跟自己类似的人,彼此理解,支持,温暖,贡献自己的力量,融入其中,也能体会到温暖的人际关系。
你已经结婚了,老公会是很好的能给你提供支持的人,但不知道你老公本身的共情理解能力如何,如果可以,建议你们去做家庭治疗。在咨询师的帮助下,经营好你的亲密关系,让亲密关系成为你疗愈的有力支持。但这个得看,你老公的配合。
第三,尝试去把你的创伤事件写下来。
写下来,离远点,再去审视它们,可以告诉自己,当时的你太弱小了,这都不是错。而现在的你已经成年了,有能力了,可以把创伤事件踢开了。
可以试试 的口袋练习,里面有很多的练习项目。口袋练习有指导,有理论,有练习,有指导,有解读。如果有不明白的,还可以找心探教练或者咨询师。
试一试,接纳创伤,看见创伤的成因,看见疗愈的曙光。把自己搞明白了,你就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滋养。
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晏玲 向TA咨询 打赏
范巧倩 向TA咨询 打赏
楼主你好!
你真的是一个好优秀的妈妈,因为自己的经历,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孩子,所以看书,学习育儿,这真的是非常棒,但同时也还是比较焦虑,担心自己做的不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调节吧。
首先,就像我说的,你已经意识到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已经开始学习心理学,开始看书学习育儿,这非常棒,我们都是第一次做母亲,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做母亲,所以可以通过一些育儿的书来学习,这个真的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所以妈妈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已经开始学习了,所以已经比很大一部分妈妈优秀了,你不相信自己,也要相信这些科学的育儿方法。
另外,因为你的原生家庭给你造成了一些影响,而你因为一些心理学的学习,自己已经越来越好了,所以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治愈自己的,你好了,你的孩子就是在一个很健康的环境下成长,伤痛不存在世代相传的,这个并不是基因遗传的问题,只要你给孩子一个轻松欢乐的环境, 孩子一定会快乐成长的。
关于和婆婆在一起的问题,确实老年人和我们的想法会有些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些想法是多年传下来的,很难改变,有时候也不是说都没有道理的,而且婆婆的初衷肯定也是为了孩子好的,所以如果没有很原则性的问题, 楼主可以学习一下接纳,不用过于焦虑,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但是如果确实是很原则性的问题,影响了家庭的和睦,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可能就需要和老人好好沟通了,甚至可能要考虑和老人分开来住,当然这是比较大的改变,需要周全考虑。
最后,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人生,妈妈只要用心代她就好,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最终结果如何,并不是妈妈能左右的,毕竟还有其他环境,还有爸爸,还有奶奶,所以千万不要把责任与压力放到自己的身上,不然你承担会太多,压力会太大,我们做好妈妈这个角色,用心做好就好,其他的就顺其自然,欣然接受就好。
妈妈只是我们诸多角色中的一个角色,我们还是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媳妇,别人的朋友,别人的同事,我们可以多一点角色,丰富自己的人生,不要纠结在一个角色中,学会平衡,也是一种放松,相信楼主的人生会更完美,更美好,加油
万翠华 向TA咨询 打赏
黄晓梅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的“特别怕培养出下一个我”的想法特别能让人理解啊!从中可以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
我的原生家庭不好,被父母哭穷,亲情绑架,而且父母对我很苛刻,只有做的好才能得到认可,所以我的性格自卑,高敏感,要求完美,易焦虑,心里创伤特别多,我看了很多心理书,做了很多咨询,才疗愈了内心的部分伤痛。
我也学着怎么科学育儿,避免代际相传原生家庭的伤痛。
可以看出,题主对自己是有了解的,并且为了疗愈自己,做了许多努力。为了避免创伤传递给女儿,也做了许多努力。
可我焦虑自己做的不好,当不好一个母亲,害怕我也无形在潜意识当中去伤害我的孩子...尤其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她也是不懂教育,观念守旧(苛刻,容错性低),这样的环境,我特别怕培养出下一个我(内心创伤太多)
这一段让人感觉,你曾经的努力和疗愈好像并没有在育儿这一块帮上你的忙,反而有些加剧了你的担心和恐惧。题主怎么来理解这一点呢?
创伤可以给人带来伤害,也可以给人带来力量的。成长环境不好,可以戕害一个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的。
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作用的不只有周围的人,环境,还有我们自己。而我们作为一个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选择适应的。
就像题主在认识到自己的“创伤”后,并没有呆在“创伤”里,而是开始寻求自救。并且想到要在女儿教育上不重蹈自己的覆辙。
同样,题主也应该相信女儿有这个能力,但题主似乎忘了这一点,无意中认为女儿就是个“完全被动的接受者”。
温尼科特提倡做“六十分”的妈妈,而不是做“一百分”的妈妈,就是指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给孩子留有一些“空间”,让孩子自己探索和成长。而这个“空间”就是养育者照顾不周,或犯错创造出来的。
也许题主无意中把自己的无力、无助,被迫害者的角色,投射给了女儿。同时又无意中“夸大”了自己在女儿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而完全忽视了,女儿现在所在的环境和你当时所在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女儿和你也不是“同一个人”。
我是心玥诚服,希望我的回复部分的帮到你,祝好!
齐琦 向TA咨询 打赏
答:题主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默默,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看起来你育儿中的问题来自于2个方面,一是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心理创伤;二是和不懂教育婆婆生活在一起造成的困扰。
问题一,原生家庭的困扰,你已经意识到,并且通过学习和咨询在疗愈自己,这个很棒啊!
你说焦虑自己做得不好,害怕在潜意识中去伤害自己的孩子。这的确也有可能,就像我们跟别人打交道,就算出于善意做一些事说一些话,也可能被误解一样,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尤其是,育儿并没有标准答案——这是极大的困难。
但,请相信,孩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跟孩子诚恳道歉并且用行动修正自己的错误,孩子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善解人意,更包容父母。
没有意识到的错误,其实也不算错了,接受我们的认知水平就在这里,留待孩子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去消化。至少,你要相信自己,你已经比你的父母进步多了。
其实有时候,做错事并不可怕,反而是时时害怕自己出错的焦虑状态,会带给孩子更大的影响。
问题二,关于和婆婆的教育理念的不同。这也是很多和老人一起居住的年轻父母的困扰。教育理念的不同,老人又难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这的确会增加家庭中的矛盾。
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分开住。然而现实的约束导致很多时候难以实现。那怎么办呢?
我觉得可以转换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个事。做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并不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自己尽力给予孩子充分的爱,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有底气,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妈妈都是自己坚强的后盾。这样,当孩子面对苛刻的奶奶,孩子自然会分辨,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什么让自己感觉难受,有勇气反抗并且保护自己,不会因为奶奶的三言两语就被打压了自己的自信。
家庭中的矛盾和争端,其实也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这其实是给了孩子一个机会来预演日后社会中一定会遇到的矛盾,孩子长大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会比在家庭生活中一帆风顺的孩子来得更强大。(当然我不是说放任矛盾扩大化)
有必要强调一点,我在这里说的并不是让你跟奶直接对立,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老人对家庭的爱和付出,这是她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只是她的爱的表达让你不能接受。在充分肯定老人用心的前提下,尽量地用感恩和体谅的态度跟老人沟通,同时温柔而坚定地维护自己的边界。(当然,有些情况是例外,因为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就不讨论了)
最后分享一个冷笑话给你,说是一个人去做心理咨询,跟咨询师说:小时候父亲都不管我,所以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创伤。我现在对我的儿子,不管多忙,我都要抽出时间来陪伴他,甚至不惜减少工作机会。
然后过了若干年,他儿子长大了,又去找心理咨询师,跟咨询师说:我爸爸小时候总是控制我,不让我有独立自主的机会。。。
施宇宏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作为妈妈,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其实,再好的养育也会有缺失,孩子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控,心理学里面强调:我们不需要做一百分的妈妈,我们需要做60分的妈妈。你现在也在努力地成长和修复,而且,通过自己的成长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孩子也是一样,都会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她也是有她的生命力的。
给你的建议是:
接纳自己的局限,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以前也非常自卑,追求完美,脆弱敏感,这不仅仅和原生家庭有关,也和自己天生的高敏感特质有关。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当我们对父母没有过多地期待,开始承担自己人生的一切选择和改变,你会发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
很多人都有糟糕的原生家庭,但很多人最后都依然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所以,就算有糟糕的早年经历,就算受到原生家庭不好的影响,但依然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正是由于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有了这么多的机会去成长,去体验生命的丰富内涵。
当然,我们因为自己的经历,不想让女儿也有同样的伤痛,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我们也需要把握好一个度,相信自己可以给女儿创造好的家庭氛围和好的亲子关系,那么,这就能够给她带来安全感和爱的滋养,这些,就足以让她有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2.做好自己,就是给女儿最好的教育,你不需要做100分的妈妈,但你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其实,如果你可以去活好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对生活满意,那么,孩子自然可以感受到你的快乐和幸福,感受到你对生命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享受,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影响和教育。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一个从100分,渐渐变成60分的过程。”我们不需要刻意将孩子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只需要尊重自己眼前的这个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她是她自己,她有她的成长规律和成长节奏。我们只需要接纳她的样子,让她成为独一无二的她自己,当她能够感受到你的接纳和尊重,她自然就可以独立、勇敢、自信地去迎接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而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挫折,而不是一帆风顺,没有一点创伤,否则,孩子将来在适应社会的时候不一定拥有好的抗挫折能力哦~
3.越焦虑,越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保持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经常沟通,做孩子的观察者、陪伴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孩子一般都可以健康成长。
放轻松,你的情绪越稳定,对孩子来说就有好的影响。当你能够和孩子保持好的亲子关系,你能够经常和孩子保持有效的良好的沟通,能够通过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做孩子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给到孩子支持和力量,这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
而且,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规则。一般来说,妈妈会更多地给予爱,而爸爸会更多地注重孩子的规则培养。孩子到了八岁,这个时候,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比较重要的,我们也需要将父亲拉进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亲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和将来的事业上更有信心哦。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爱,也懂得如何遵守规则,那么,将来,就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上,供参考,祝好!
谢泽霞 向TA咨询 打赏
武海涛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我是Evan。
从题主的描述来看,题主的焦虑情绪来源与自己的育儿与亲密关系,想把一切都经营好,但一旦自己无法做到持续,就会有焦虑的情绪,一种对孩子的担心。我感觉题主的焦虑情绪,多数还是来自于题主的对现在家庭里,和婆婆相处之间的理念冲突。
从题主的自述来看,题主通过了咨询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不让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努力的学习育儿,但婆婆的教育理念和你不同,导致自己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在中国,很多的时候,夫妻两人的结合,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多的是两个家庭的事。如果两个家庭的三观比较相近,那么题主和婆婆相处起来还比较愉快,就算做出什么决定也会轻易得到支持,要是三观不合,那么题主不仅很难融入新的家庭,也很难在新家里得到长辈的支持。
那么在新的家庭里,题主有没有就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丈夫,或者和自己的公婆,好好的阐述一下呢?他们是否有理解你的做法呢?如果题主只是自己闷头的做一件事,家人是否也很难对题主的做法给予一定的支持呢?因为题主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明白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痛苦,想要改变孩子的状况,但在新家里没能得到家人的支持,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也很不容易。
在这里拍拍题主的肩膀,期望给题主一点力量。由于题主在平台提出求助,所以我们无法就题主的问题展开来详谈。由于题主对原生家庭也有了解,也能自我觉察,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所以我就题主的问题提供一些简单的建议:
写下可能出现的结果
题主对育儿和婆媳关系有焦虑,那就把最坏的结果写下来,题主如果没有经营好这些关系会出现什么结果?题主可以试着把自己能想到的最坏结果用一张纸都写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有什么办法能避免糟糕的结果出现。比如如果,孩子被婆婆带大,会出现什么样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呢?这些性格和行为模式是否有改变的可能呢?既然题主自己在成人后都可以通过咨询来改变,那么为什么会担心孩子无法变好呢?
人最难的是改变他人,题主是否可以先改变自己呢?自己变好了,自己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变好了呢?题主可以察觉一下自己的焦虑情绪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情绪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把困扰的问题列举出来
当真的有现实的困难困扰着自己的时候,诚实面对自己,列出目前最困扰你的三个问题,甚至可以选择一个你觉得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聚焦一个问题上,把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拿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有谁能够帮助到题主解决这个困扰的,或者说这个问题能通过什么渠道来解决。这样一步步来,当真的发生这些问题的时候,题主就可以按照之前做好的应对方案来应对问题了,当问题不再困扰着题主的时候,这个焦虑情绪是否又有所减轻了呢?
和婆婆沟通
题主可以试着在婆婆愉悦的时候尝试和她沟通,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虽然题主是和婆婆住在一起,但是题主也可以站在婆婆的角度出发,看看她的做法是否也是为了多照顾下题主的家庭呢?题主对婆婆的行为,有什么感受,都可以尝试着和她沟通一下。看看婆婆是怎么想的,她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很多时候父母的心里对于孩子的看法,更多的是来自上一辈的观念,或者她自己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模式,这些模式和观念也会直接影响着题主现在的家庭。题主的婆婆是什么情况,题主可以通过了解她的观念来了解清楚。
表现对婆婆的善意
可能题主的内心里对婆婆的做法有一肚子意见,但为了家庭的和谐,题主还是委屈了自己没有直接的和婆婆爆发冲突,确实为难题主了。在这里个人的建议是,不要轻易的释放你的意见,如果题主还想和现在的婆婆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联系。
老人家有些从原生家庭带过来的做法,这些做法已经刻在她的骨子里,一下子是很难改变的。对婆婆释放自己的善意,即使婆婆一些做法你并不赞同,也不要和他们直接进行冲突,更多的时候是站在她的角度为她着想,并把自己这些为她着想的想法说给她听,让婆婆从心底里接纳你。告诉丈夫自己会和婆婆相处好,并且告诉他自己是怎样和婆婆相处的。如果对于教育理念有冲突,或者婆婆的某些做法确实和时代不符合了,题主也可以在睡前和丈夫主动先提出来是自己的问题,并努力让丈夫认可自己的教育理念,让丈夫来帮你和婆婆进行沟通。这样题主的理念能够执行,题主也不会和婆婆产生口角。
学会抒发自己的焦虑情绪
面对焦虑情绪,我们对它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它是一种人体的一种本能防御机制,当人遇到某些危险的情况,就会激发自己的焦虑情绪。当我们认识到焦虑的情绪出现的并不是正确的时候,要学会去抒发它。题主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自己平时发泄情绪的方式里。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兴趣爱好要注意一点,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你的兴趣最好要跟你的脑力劳动相反;反过来如果你是个体力劳动者,你的兴趣爱好最好跟你的体力劳动相反。人的心身是统一的,你完全习惯于体力劳动而不动脑不行,只动脑不动身体也不行,需要有一个脑力和体力的平衡。
寻找家庭指导师
如果通过上述的办法还是无法和婆婆沟通,明确大家的育儿理念统一,题主可以试着去寻找专业的心理支持。个人建议题主可以在一些心理平台找一些心理咨询师,家庭指导师,或者倾听师,向这些专业的人倾述你的烦恼,相信他们会有相关的沟通技巧能让题主在这个家庭里更好的和每个人都相处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题主。
求助问答
人习惯用眼睛去观察,对于看见的会下意识的相信。有句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看见的真的是对的吗?不谈什么马赫带效应,就海市蜃楼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光折射嘛。生活中看见的错觉很多,还有把衣服看成鬼。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想看的基础,眼睛长在自己身上,有些东西看见了
去看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生活中有很多的男人都会有“红颜”,有情人,并且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男人会对这些“情人”很大方,并且相对应的是男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老婆会很“小气”!为什么男人对老婆小气对情人大方?难道情人给你的更多,对你更好?不如要陪伴你一生的妻子吗?老婆和情
去看看在爱情世界中一不小心就辜负另外一半,今天随堂测验就进入你的潜意识,来看你辜负人的指数到底有多高。测试开始:你搭飞机出国,下飞机之后然后发现自己竟然回到清朝时代,你会怎么办?A 拿出你的手机,跟清朝人炫耀。B 想办法看能不能回到现代。C 难得回到清朝,去逛一逛大
去看看过去精神病院是被老百姓称为“疯人院”的地方,想想似乎都是苔藓遍地, 藤萝包围的神秘印象。什么人会想成为精神病医生?他们究竟具体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当我自己有机会接近这个群体之后发现,应该说许多人愿意成为精神病医生,可能是基于他们对大脑和人心的好奇,毕竟我们所有的
去看看今日事,今日毕,这样的说辞谁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大部分的人都是多多少少有一些拖延症的,有的人甚至已经是拖延症晚期了,无药可救了。不知道你是不这一类人,来测测吧。测试开始:1、你是晚睡族吗?是→2不是→3看情况→42、你喜欢快走还是
去看看聊天怎么开头?此文主要告诉大家聊天的方法,解决你们的聊天问题,一步一步来,没有正确的聊天方法,女生怎么愿意和你走下去?(重点在后面)如果你有以下的问题:1.如果你不会聊天,经常找不到话题,聊着聊着就死机了!2.如果你分手了,想要挽回爱情追回女友!3.如果你有喜欢的人不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