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岁男生,我要不要“广泛了解社会知识”? 4个回答

    我跟我妈大吵了一架。我妈让我没事去看新闻广泛了解社会知识,要不然以后不会跟人相处,吃亏。为什么我不答应呢? 以某打人案为例,我得知以后心情阴郁了好几天,每天被愤懑、恐惧、怀疑勒紧脖子,我想控制自己不想却适得其反。现在打开相关软件,那些热搜(根本没法屏蔽)——网暴、扶老人被讹、PUA、拐卖、歧视……随随便便那个都能心如刀割,然后几天的好心情就都毁了。严重时我甚至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都不适合呆着了,并开始怀疑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是一个个都别有用心。虽然我也能冷静下来告诉自己我想多了,但是我又总是反复思考这些有没有可能发生,哪怕是小概率。我想逃避。我觉得了解社会知识还不如省点钱买相关书籍看看,知识密度大,不像网上的,十斤“资料”九斤废话。 我妈说你这就是缺乏锻炼,更要看。我说不行你给我找个心理医生看看,提升效果快。她说不行,这像什么东西,你自己干什么人的?! 所幸,我控制住了自己的越来越硬的拳头...

    匿名网友 2023-01-27 17:08:20

杨玥龄
559 人倾诉 好评率 99% 婚姻感情情绪压力两性情感心理健康
找他倾诉
  • 苏灿柯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好!

           仔细看了你的问题描述,应该是和妈妈在社会知识的认知上产生了矛盾,甚至一定的语言冲突,造成题主目前的心理困惑。

           我想试着分析和建议如下:


          【了解社会知识的方式】

           如题主所描述的“我妈让我没事去看新闻广泛了解社会知识,要不然以后不会跟人相处,吃亏”的情况,应该说这的确是一种了解和认知社会的方式,但并不是全部的方式和途径。

           这涉及到认知方式的不同。认知方式是指题主或你妈妈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研究认知方式和人格特征关系的心理学家,就根据个体和环境影响的程度提出过两个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


          【两种认知方式的不同】

           场依存者的认知类型的人,容易受到环境和他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倾向于从整体上认知事物,这更像你妈妈相信“看新闻广泛了解社会知识”的认知方式。

           而场独立者的认知类型的人,则很少受环境和他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依靠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框架,从整体场中分离出来,自己独立分析问题。

           这正如你在看新闻打人案时,有自己的独立分析和感受一样。

           还比如对“相关书籍”与“网络资料”的个人有一定价值的独立分析判断等。


         【全面培养自我认知的建议】

           基于题主与妈妈的矛盾冲突主要还是来源于认知方式,建议题主在目前认知方式基础上,更全面地培养自我认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是接受各种反馈。在和妈妈的生活中,开放性地接受来自妈妈的反馈。虽然这个反馈可能不准确或有偏见,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看待自己;

           二是写下自己感恩的事情,正在努力的事情,记录内心的状态,这有助于增加快乐和满足感,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

           三是做好一个听众,当你成为一个好听众的时候,你也更会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成为你自己最好的朋友。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0评论 2023-03-26 09:50:31 回复
  • 禅心 向TA咨询 打赏

    您好,题主

    通过你的描述,看来你的妈妈希望你去看一些新闻,看一些社会时事新闻,然后了解人性是具备的特点,其实我能理解你这样的感受,可能你的妈妈希望你看一看这样的实事,然后总结一些经验,避免被受到类似的伤害,所以会对你有这样的一些希望你学习人性的想法。

    其实我们所面对的那些实事也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会发生,只是说这种发生的概率也并不大,所以我们面对这些事情需要明白我们该做出怎样的反应以及语言行为等等,具备怎样的观念和行动,才能平衡一些人性上的关系。

    个人认为:

    【1】人性的特点是坏的,好人是从后天习得而来的。
    所以你看到每一个人似乎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是亲人还是伴侣,他们都会有自私的那一面,希望自己是不吃亏的,是占到便宜的,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人性特点都是权衡利弊或者是为自己考虑的,我们需要接纳这样的人性,当然也需要看到和保护好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在美女的相处之中,也是有真情和真诚所在的,我们真诚的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诚的对待我们。

    【2】学会不被事情影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种情况是我们要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有我们内心内在的力量,可能你的母亲希望你变得成熟一些,能够看到人性是怎样的,也希望你在这方面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然后保护好自己,但其实我们看到这些行为首先要做到的是看到这些新闻,不要被它们所影响,看到自己内在的负面情绪,区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些仅仅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真实存在,所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被事情所影响。

    【3】提升内在的自信,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面对人性我们可能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想法,所以做出事情的反映一些行为都是不同的,自信、有力量感的人不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自信的人也会看到自己哪方面的缺失,然后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以及技能,学会独立思考,也要学会独立判断,这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做到的。

    【4】读书或者其他方式也是了解社会的方式。
    例如你认为读书也是可以的,其实确实是通过读书以及其他例如影视剧、小说或者是和人相处、与有人际关系,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人性方面的特点,也能让我们总结和反思,所以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些对内在的我们都有帮助的方式,提升我们的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一个独立的人,也需要学会了解人性,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人性的特点也是可以的。

    最后,学会觉察自己的感受与情绪,避免被情绪所影响,提升自信,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多交一些朋友也会看到这些对我们都是有一定的学习的能力的帮助的,也会看到人性的特点是多变或者想不到的一面。

    以上拙见希望对您有帮助
    0评论 2023-03-26 09:50:31 回复
  • 王清华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呀,给你一个360度的拥抱。


    首先说,要不要"广泛了解社会知识”,这个我认为是需要的。


    但什么时候去“广泛了解社会知识”,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最好是循序渐进的,先有点关于社会,关于人性,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合理的认知,再去“广泛了解社会知识”,这样不至于受到很大的冲击。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把孩子保护的很好,不让孩子接触社会的黑暗面,孩子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像是冒着粉红色的泡泡。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很容易被骗,很容易受挫,心理承受能力差。但社会不会惯着TA。


    有一句话很直观:社会又不是你妈,不会惯着你。


    所以,在给孩子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是很从残酷的。别人不会惯着你,别人还可能欺骗你,另外有的人可能是没有人性的。


    但这些应该在什么时候让孩子知道的,应该是从幼儿园就应该开始了。幼儿园就是孩子走进社会的开始,孩子就会开始跟老师和其他同学合作,TA就会知道,TA要遵守规则,不能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需要一定的妥协。


    到了小学又是另外一种景象,老师会管的更好,不会管他吃饭,犯了是要被批评的,同学可能会给TA起外号等等。


    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家长的指引,需要家长的带领,需要家长的护航。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见识,孩子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到底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可能还需要踩踩坑,吃吃亏,被磨平了棱角,然后可能情商高了,人也圆滑了。


    但这个世界并不美好,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依然有很多黑暗的勾当在发生,否则要警察干嘛,要监狱干嘛,要法律干嘛。


    你应该也是知道要了解社会知识,但在如何了解的方法上,跟妈妈的意见有分歧。


    书是要看的,看书可以让我们更了解社会,了解人性,让我们对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我建议你看看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典的文学作品,简单一点的,不用太深刻。然后多思考,让自己能够与这个社会自洽,无法自洽也没关系,只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完美,这不是我们的错。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美好的地方,有很多善良的人。


    我建议你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你现在19岁,大概高三或者刚上大学,现在的大学是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的,去学校找找相关的人员问一问。或者也可以找到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的咨询服务,比如有的地方卫健委有心理服务热线等等,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这样你不用妈妈为你付钱,你也可以不用让她知道。这不是说谎,这只是选择有些事情不跟妈妈分享。


    你是很有自制力的人,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能控制自己的拳头,你可以帮助我到自己。


    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0评论 2023-03-26 09:50:31 回复
  • 赵志宇 向TA咨询 打赏

    好可爱的题主:


           为你控制住自己越来越硬的拳头点赞,为你独立思考的能力点赞,为你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点赞,为你的善良和正义感点赞。题主的问题真的很有深度,其实是一个哲学命题,因为我们东方人的成长路线确实是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中国文人强调知行合一,却也有“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的困惑,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这当中缺少了一种体验。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人生格言相信题主并不陌生,知识是头脑层面的东西,智慧却是心灵层面的东西,与感受,感悟相关,妈妈担心你会在人际交往方面吃亏,建议你多看社会新闻,这种想法是妈妈个人的人生经验,她看到了很多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下意识的希望你能够通过看新闻获得保护自己的能力,她这样的想法是用普遍代替了特殊,新闻具备特殊性和突发性,你所看到的网络上充斥的那些暴力、PUA、被拐、歧视,是普遍现象还是特殊现象呢?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真的经历过这些特殊事情,或者天天都在上演这些特殊事情呢?现实的生活千变万化,补充一些保护自己的知识没有错,但是如果过度保护了,是不是让你与人交往的欲望就没有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我们小时候都会读到的一片寓言故事《小马过河》小马第一次驮着麦子去磨坊,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松鼠和牛伯伯分别分享了他们各自的人生体验:河水太深VS河水很浅,小马左右为难,后来妈妈告诉它,你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小马在妈妈的鼓励下蹚进了河水,才发现河水既没有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没有牛伯伯说的那样浅。这就是它通过实践获得的个人体验。河水就像这个社会,新闻就像各种小动物的体验,我们既不能全信,也不能轻视,多参与社会实践,就能够慢慢的建立自己关于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智慧了。


    题主说今年19岁,疫情三年,恐怕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呆着吧,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满十八岁以后就可以参加社会实践了,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建设,就是最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过疫情也慢慢的结束了,整个社会的运转都会慢慢正常起来的,相信满腔热血的题主一定愿意参与到经济复苏的洪流中来,做一匹勇敢又有智慧的小马,蹚过你的生命之河。


    【社会即人性】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那就是人性,而心理学恰巧是研究人心的科学,题主这么爱读书,求知欲旺盛,又对踏入社会满怀雀跃,所以不妨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做一些理论上的准备吧。这里推荐你一个心理学课程,就是 平台上的免费课程:三分钟心理学,你可以每天花一点点碎片时间,来学习心理学知识。这个课程一共四百多集,我觉得涉及到了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当你遇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的时候,不妨根据主题搜索一下,也可以像今天这样,在平台上积极提问,会有热心而且专业的答主为你献上回答的。


    我是阳光海豚张会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觉得有用,就请为我点赞吧。

    0评论 2023-03-26 09:5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