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怨恨(父母)太多的时候怎么办? 2个回答
我的“母亲”。我6岁的时候。我妈的朋友来做客。阿姨的孩子想要我的东西。我妈直接把它送给别人。我小时候有什么零食没吃。我妈想把这些零食拿给舅舅的小孩。我说“不要”。她就对我生气。舅舅的小孩来家里玩。我说“为什么来?我不喜欢他们来。”我妈对我生气。并且对我说“我那几天都不想理你”。小时候。我妈认识的一个姐姐父亲去世。姐姐大我九岁。我妈让她住我们家里。姐姐生我气的时候我妈让我道歉。早餐有好吃的让我等姐姐下来再吃。姐姐不高兴吼我的时候我妈笑笑就过去……我对姐姐不恨。对别人的小孩不恨。我非常非常非常恨我“妈”。我叫她“妈”都觉得恶心。一直在想她有一天死了我死都不会看她一眼……
匿名网友
2023-02-18 07:10:18
武海涛 向TA咨询 打赏
唐小奇 向TA咨询 打赏
楼主的情况其实很“平常”貌似大部分的中国式父母都是这样,有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客人”要的东西都会给出去,但实际上家里并不是富裕到可以给出去后再买一份回来给自己的小孩。
这个其实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分享”。大人们觉得只是分享出去了零食,早餐,玩具。但其实对我们来说不是分享,而是赠予,还是被迫赠予。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分享出去的东西我有两个甚至更多,或是给了之后妈妈会再晚上,或者下次购物的时候再买回来,是不是我们就不会感到生气了。
除了物品的分享以外,还有情感的分享。不管是舅舅家的孩子还是那位大姐姐,他们的到来就给了楼主一个信号,妈妈不在了。在他们的出现的那一刻我就像是“外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对让的一定是我。我们不会对“外来闯入者”出现“憎恨”情绪,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和他们就没有情感链接,即使有也是“负向的”,所以不会觉得是失去“外来者”而是失去“母亲”这个情感链接,长大后就会加深这样的情感导致我不喜欢母亲,觉得恶心。
这个表现就很像一句话“没有爱哪里来的恨”。
父母其实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的心里,他们占据了多大的重要性。楼主6岁前(或许更久,在与母亲发生隔阂前的幼年)是很喜欢母亲的,但是自己的喜欢没有回应,只要有另一个孩子出现,不管是比自己小,还是年龄大,都会“强走母亲”。6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即到了记事的年纪也还是不明白母亲行为的年纪,属于童年的疑问和负面情绪没有得到解答和缓解,在未来的日子里依旧在不断加深。
我们许是永远也不可能原谅父母曾经的这些行为的。即便以后我们成为父母,长的记性也是:我不会让我的孩子体会这样的感觉,只要是属于我孩子的物品,我会经过他的同意是否赠送他人,需要分享的事物也会先让孩子得到满足后。
希望楼主可以试着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大人们吧,我们可以不赞同,不认可,不成为。对我们来说何尝不也是一种阅历的学习。如果实在接受不了母亲,不喜欢她,也不是不可以不交流的。只要楼主内心觉得怎么和母亲相处对你来说是舒适的,合理的,就可以。
求助问答
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当你遇到什么事了真正会关心你的人其实并没有几个。不是说你所谓的朋友有很多,关心你的人也会有很多。付出不等于有回报,有人关心是一件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现在让我们来测测看,有多少人是真正关心你的呢?一起来测试一下吧。开始测试:1、你觉得
去看看上周末,我们发起了一个征集,那些让你感到愧疚的事。后台收到了许多消息,认真看完后,才发现我们心底都埋藏着难以说出口的复杂心情,自责、歉意、悔恨......有人会为拒绝身边亲近的人,而常常感到不安;有人因年少时不小心伤害前任,久久不能释怀;有人在亲人已故后,为没能好好尽
去看看有人说,这是个女性自我崛起的时代,看看那些一线城市的精英女性们,她们独立,有事业,会经营自己,会自由生活,有情趣,有魅力。但这个时代,有更多的女人是活在混沌,浑噩,不知所云的世界里挣扎又满足着。总有那么一群女人:我就是啥也不会,所以我不动。我却羡慕着其他人的美丽
去看看人生在世,总有让你看不顺眼的人,看不顺眼的事,你觉得某些人让你不爽?其实不是他的事,而是你的错,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状态,不用生活状态的人在一起会很容易触动对方的心理逆鳞。为什么我们会看某些人不顺眼?为什么我们会看某些人不顺眼?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不
去看看那个在你最难过的时候会逗你开心的人,那个在你生病的时候会照顾你的人,那个人说过会一直在你的身边,但是就真的会陪伴在你的左右吗?如果有一天是他先选择甩了你,你有想过你接下来的日子是怎样的吗?首先我们要知道他会不会甩了你,看看下面的爱情测试吧。测试开始:假设某天你接
去看看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对你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吗?生活嘛,总是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你会在不如意的当下就把情绪宣泄呢,还是会隐忍不发作呢?你觉得你堆积在心中的负面情绪多吗?随小编一起做个情商测试你就会知道了。测试开始:你最不喜欢的朋友聚会方式是?A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