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逼着我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有一种无力感 2个回答
我从小被父母培养了凡事打提前量的好习惯,我老爸最近神经衰弱,说好了,让他中午就先睡,我时间自己把握,但是听到我布置工作,他还是醒了,怕我迟到赶不上车,然后送我到站点。 我都习惯了,我就早点来,然后自己很自觉的昭和地方带着,总是第一个到也挺寂寞的。 但是这次虽然来早了,自己却哭了,有这么一个人关心,有可能这个方式是你不打接受的也不错。 回去还会说,姑娘这次我送你送早了。 我再来句没事 最近神经衰弱怎么这样呢? 我想这个和我大龄没嫁有关,没有感受到孩子成长,感受的是一种爱吧,也有一种无力感,深深的担忧却无能为力。 大龄未婚,这是社会出了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还是说本来不是问题,只是一种现象呢? 很多人还在忙着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时候,不小心发现父母出了很严重的疾病,或者是说没就没了。没有我这种真心体会到父母的变化,从是你的保护,变成有点无力的感觉,但却努力的在自己的认知里保护着你
匿名网友
2023-03-05 11:02:43
杨玥龄 向TA咨询 打赏
唐羽诗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您好!
打了很多字呢,看来这个问题是困扰你很激烈的。
能感受到你被父母保护着长大,现在还被保护着的感受,你说你大龄未婚,一直处于在一种类似孩子的状态里,一方面感觉到很爱,一方面感觉到无力感。
你有不少困惑,困惑于“大龄未婚”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你自己的状态没有改变的动力;你也困惑于你父母渐渐年长的身体,他们的那一部分焦虑你也清晰的感受到了。
你爱着他们,也想在自己的认知里保护着他们,配合着他们。作为他们唯一的女儿,你们都配合着让彼此都能过的更好。
关于提早到地点的问题,你从小就有提前量的习惯,我猜你应该有很多可以利用时间的办法,关键是你用的“逼”这个字,似乎是有被强制被掌控的无力感,这是你困惑的总来源。
不能就凭借上面那么短的文字,就评估你的父母就是强制型的父母,但是如果有这个可能,下面的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1. 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这个强大分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上的独立,可以实现自我照顾。一个人人格的独立是建立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的。
二是心理上的独立和强大。这一点可能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我探索和成长上面。你可以通过学习,自我觉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分析的方式更加高效率的实现自我成长。
2. 和控制型的家长划清界限
要和控制型的家长划清界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这样的关系,父母和孩子在心理层面是融合,没有边界的。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可以尝试着跟父母去设定双方的界限,哪些事情是属于你的隐私,是父母不能逾越的边界,希望他们能够尊重你,而你也会尊重父母的隐私和边界。当你的边界受到父母侵犯的时候,勇敢的将问题说出来。
3. 远离控制型家长
如果父母又开始控制干扰你的生活,你也许需要再次减少和父母见面的时间。这并不是要你和父母断绝一切往来。由于你和父母彼此之间缺少距离感,所以之前双方共同制定的界限开始变得难以遵守。建议延长和父母分开的时间,然后再尝试和他们相处。
以上仅供参考,祝好!
求助问答
每个女性朋友们心中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男人,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男性朋友们对于女孩都喜欢什么样的问题都是比较关注的,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
去看看电影《重庆森林》里,王菲饰演的阿菲喜欢上了梁朝伟饰演的警察663。663刚失恋,前女友把他家的钥匙留到了阿菲打工的快餐店。阿菲偷拿了钥匙,每天下午,趁663不在家的时候,就偷偷
去看看梧桐坐在我的对面,举着酒杯,一饮而尽。这个男人的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他看着我,借着酒劲,欲言又止,却又情不能自已,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个人,驱车几千里,从小城到最遥远的
去看看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破冰:我们为什么需要和陌生人说话》,作者是:小荻老师,本来当成一本沟通书籍来读,读完几遍之后,这本书实际上更象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说话。书中有
去看看试想,现在是周四下午你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盯着面前的任务清单,想想周末前还有至少十件要完成的是事情。整个人僵住,但心率却逐渐飙高,大
去看看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询时咨询师也会从当下的朋友关系、同事/同学关系、夫妻关系、母(父)子关系问到成长过
去看看